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连城专利>正文

智能电子防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11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防盗用的智能电子防盗器,是由外壳,外接插件及其内部的控制电路构成,外壳前后面板上有多种功能指示灯及插座,外插接有应急开关、密码盒及发射台,其控制电路是由电源、信号驱动、编解码、报警、反击驱动、应急发射几部分构成,发射台上装有发射架,发射架上装有反击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独特、新颖,是对现有防盗器的一次改革,使防盗变被动为主动,且对人无伤害,安全有效,市场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ntelligent electronic anti-thef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anti-theft anti-theft device used, is composed of a casing, a control circuit and the external connector arranged inside the shell, the front and rear panels have a variety of function indicator and socket plugging emergency switch, password box and launch pad, the control circuit is composed of power supply, signal driving, codec alarm, emergency, counter drive, launch several parts, launch pad is arranged on the launcher launch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ounter projecti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unique and novel structure, is a reform of the existing anti-theft device, the anti-theft become passive dynamic, and no harm to people, safe and effective, broad market, economy and great social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防盗用的电器装置智能电子防盗器。目前市场上防盗器种类很多,其结构多是由机壳与控制电路构成,其电路构成是以声、光、时报警,达到防盗目的,是被动防范,防盗报警并不十分有效,特别是在没有比较可靠的备用电源时,当切断外电网的情况下,不能可靠地工作,甚而存在严重的误报现象,达不到应有的防盗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防盗器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电子防盗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在机壳内装控制电路,该电路由电源部分、信号驱动部分、编解码部分、报警部分、反击驱动部分及应急发射部分构成,机壳外经插头连接有密码盒、发射台及应急开关。本技术其结构独特、新颖,是对现有防盗器的一大革新,使防盗变被动为主动,且对人无伤害,安全有效,市场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前部面板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后部面板结构图。图3为反击发射应急开关图。图4为发射台结构图。图5为密码盒图。图6为反击弹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控制电路图。由图1、图2所示,本技术是由外壳及外接插件5与其内部的控制电路构成,壳体1的前面板上依次装有报警喇叭2、电源指示灯3、充电指示灯5和报警指示灯7,其上面并排装有一路发射指示灯4、二路发射指示灯6、三路发射指示灯8,前面板一侧上有商标9,壳体1后部面板上依次装有备用接口10、密码盒插座11、应急反击报警插座12、电源保险13、交流220V电源插孔14,其上面并排装有一路反击发射插座17、二路反击发射插座16、三路反击发射插座15及报警探测插座18,应急开关20经导线连接的插头19插在壳体1后部的应急反击报警插座12内,密码盒25经导线连接的插头26插在密码盒插座11内,发射台21经导线连接的插头24插在反击发射插座内,由电源部分、信号驱动部分、编解码部分、报警部分、反击驱动部分、应急发射部分构成的控制电路装在外壳1内;发射台21上装有发射架23及控制发射反击与探测器连线端子22,反击弹27装在发射架23上,发射架有6个,每两个发射架并联接地,经发射电缆引出6根导线,其中3根分别连接在三组发射架上,两根为发射反击控制信号线接在端子22上,端子22上另三个接头分别接于探测器及地。反击弹由弹壳和化学材料及填充物等组成。弹壳为外径14mm,内径为13mm,长度为45mm(或55mm、65mm)园筒状金属壳。底部有发火装置,使用手电筒灯泡灯丝作为发热丝,电信号作为发热源。弹壳有两电极,壳壁作为正极,弹壳底部有一外凸金属导电帽作为负极,用两个塑料园形垫片(即五号电池上正极导电帽周围之绝缘塑料片)与弹壳壁绝缘,发火丝一端焊在导电帽中央,另一端挤压在弹壳壁上(塑料绝缘片挤压),化学材料及填充物装入弹壳后,用石腊封闭。反击弹由电信号引燃火药,产生高温,气化化学材料靠火药引燃后的反作用力将化学气体推出弹壳的。化学气体施放在保护区内,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驱赶罪犯(不会造成人身伤残)。发射架由发射筒、绝缘尼龙衬套、底座轴及连接头组成。发射筒系钢质镀铬材料,内径14mm,壁厚3mm左右(前半部),筒长42mm。发射筒后半部内径16mm,反击弹从后部装入靠反击弹底部约1.2mm-圈凸起卡在发射筒的前半部内。尼龙衬套为尼龙1010.Φ-0.05mm,内套丝M10。尼龙衬套内装有压力弹簧及金属顶帽,当入发射筒时,顶帽靠弹簧压力,紧紧地顶在反击弹的底部导电金属帽上。尼龙衬套底部由底座轴和连接头与底座相连接,底座轴可以调整发射架的发射方向。底座轴还作为反击发射电信号负极。由信号正极直接用螺丝连接在发射筒外壁上。密码盒25内装有12个按键A1………A12及指示灯HD4和电阻R48;应急开关20由开关K1……Kn构成。所说的控制电路各部分其构成如下电源部分由电源插头、保险丝RD、变压器ZB、继电器J1、J2、指示灯HD1、HD2、整流集成电路IC1(型号QS2)、稳压集成电路IC2(7815型)、二极管D1至D6、电容C1至C4、电阻R1、R3及备用电源E构成。交流220V电源插头经保险丝RD,把电网与机内电源变压器ZB相连接。电源变压器ZB有两个次级绕组,一个为6V与电源指示灯HD1相接;另一个为15V向电路供电。经继电器J1、J2与集成电路(电桥)IC1输入端两接头相连接。IC1输出两接头,负极接地,正极与集成电路IC2输入端相连接。IC2负极与地线相连接,输入端与负极之间连接着电容C1和C2,二极管D1连接在IC2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IC2输出端与二极管D2、电阻R1相连接。R1与指示灯HD2串联后一端接IC2输出端,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D3、D4相串联,D2一端接IC2输出端;D4一端接电容C3、C4、电阻R3、R41、电容C3、C4另一端与地线相连接,电阻R3一端与二极管D4相连接,另一端与继电器J1常开触点相连接。二极管D6负极与二级管D4相连接,另一端与R3和J1常开触点相连接。二级管D5正极接地,负极与D4相连接。备用电池E正极与继电器J2常闭触点相连接,负极接地。J2常闭触点一端连接电池E+,另一端与J1常开触点串联后与D6、R3相连接。E+与开关K1……Kn相连接。信号驱动电路部分由按键A1、A2、二极管D7、D8、电阻R2、R4、R5、R48、指示灯HD3、HD4、可控硅SCR1(2P4M型)、磁控开关CK1、电容C5至C8构成。按键A1-端与继电器J1常开触点和继电器J2常闭触点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7正极和电阻R2相连接。R2与指示灯HD3串联后一端连接D4和A2、R3、D6,另一端接地。按键A2一端接二极管D4、D6,另一端与指示灯HD4相连接,HD4另一端连接电阻R48,R48另一端与地连接。二极管D7正极与A1、D4、D6相连接,另一端与二级管D8正极相连接,D8负极与J1线圈相连接,J1线圈另一端接地。可控硅SCR1输入端与二极管D4、D6相连接,输出端与磁控开关CK1、电容C6相连接。R4一端与SCR1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5、CK1相连接。R5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可控硅SCR1控制极相连接。CK1一端与R5、R4相连接,另一端与SCR1输出端相连接。电容C5接于SCR1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电容C6正极与SCR1输出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电容C7接于SCR1输出端与地之间。SCR1输出端与电阻R6、集成电路IC4的6脚和可控硅SCR2输入端、可控硅SCR5输入端、二极管D11正极相连接。编解码电路部分由二极管D9、D10、继电器J2、三极管Q、电容C8、C25至C30,按键A3至A12、可控硅SCR11、SCR12、SCR13(均采用PCR100-4型)、电阻R41至R46构成。D9负极与二极管D4、D6负极相连接,D9正极与J2线圈相连接。二极管D10正极与D4和D6负极相连接,负极与J2线圈另一端相连接。电容C8一端接地,另一端与D10正极相连接。J2线圈一端与D10负极、电容C30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9正极、三极管Q集电极C相连接。电容C30正极与D10负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电阻R41一端与D4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可控硅SCR11、电阻R42相连接。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电子仿盗器,是由壳体及外接插件与其内部的控制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前面极上依次装有报警嗽叭(2)、电源指示灯(3)、充电指示灯(5)和报警指示灯(7),其上面并排装有一路发射指示灯(4)、二路发射指示灯(6)、三路发射指示灯(8),壳体(1)后部面板上依次装有备用接口(10)、密码盒插座(11)、应急反击报警插座(12)、电源保险(13)、电源插孔(14),其上面并排装有一路反击发射插座(17)、二路反击发射插座(16)、三路反击发射插座(15)及报警探测插座(18),应急开关(20)经导线连接的插头(19)插在壳体(1)后部的应急反击报警插座(12)内,密码盒(25)经导线连接的插头(26)插在密码盒插座(11)内,发射台(21)经导线连接的插头(24)插在反击发射插座内,由电源部分、信号驱动部分、编解码部分、报警部分、反击驱动部分、应急发射部分构成的控制电路装在外壳(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连城
申请(专利权)人:田连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