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封装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89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21
本申请提出一种组合式封装外壳,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及设置在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的外壳;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外壳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浮动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外壳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浮动端板;所述外壳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的第一外壳单体、第二外壳单体、第三外壳单体、第四外壳单体;所述第一外壳单体和所述第二外壳单体之间、所述第二外壳单体和所述第三外壳单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外壳单体和所述第四外壳单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外壳单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浮动端板连接;所述第四外壳单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浮动端板连接。本申请可适配不同功率的燃料电池电堆,量产成本低,供货周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封装外壳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封装外壳。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是通过通入的燃料与氧气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为了保证燃料电池电堆的有效性和耐用性,通常需要给燃料电池电堆加装外壳,用于保护燃料电池电堆内的双极板和膜电极等部件,避免外界环境的侵蚀。在燃料电池电堆的量产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定制不同功率的燃料电池电堆。目前,市场上的燃料电池电堆的封装外壳,开模后只适用于单一功率的燃料电池电堆,对于不同功率的燃料电池电堆的适用性较差,无法适配其它功率的燃料电池电堆,导致燃料电池电堆的封装需要重新开模或多次开模,从而造成开发成本增加,也延长了燃料电池电堆的供货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封装外壳,旨在解决燃料电池电堆的封装外壳开模后只适用于单一功率的电堆,对于不同功率的燃料电池电堆的适用性较差、无法适配其它功率电堆,导致燃料电池电堆的封装需要重新开模或多次开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封装外壳,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的外壳;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外壳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浮动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外壳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浮动端板;所述外壳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的第一外壳单体、第二外壳单体、第三外壳单体、第四外壳单体;所述第一外壳单体和所述第二外壳单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外壳单体和所述第三外壳单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三外壳单体和所述第四外壳单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外壳单体远离所述第二外壳单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浮动端板连接;所述第四外壳单体远离所述第三外壳单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浮动端板连接。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外壳单体、所述第二外壳单体、所述第三外壳单体和所述第四外壳单体分别适配不同功率的燃料电池电堆。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一外壳单体、所述第二外壳单体、所述第三外壳单体、所述第四外壳单体和所述第二端板的两端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安装孔。安装孔设置在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外壳的外表面,便于组装和拆卸。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一外壳单体、所述第二外壳单体、所述第三外壳单体、所述第四外壳单体和所述第二端板依次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螺丝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示例性地,所述第一浮动端板和所述第二浮动端板均为弹性浮动端板。弹性浮动端板在外壳单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能够保证不同功率的电堆组合时的绝缘性与密封性,也可以在由于磨损等原因导致电堆的高度发生变化时能够继续为电堆提供支撑。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和所述第三密封圈均为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在外壳单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能够保证不同功率的电堆组合时的绝缘性与密封性,也可以在由于磨损等原因导致电堆的高度发生变化后能继续为电堆提供支撑,起到缓冲作用。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外壳单体靠近所述第二外壳单体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密封槽。示例性地,所述第二外壳单体靠近所述第一外壳单体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二密封槽。示例性地,所述第二外壳单体靠近所述第三外壳单体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三密封槽。示例性地,所述第三外壳单体靠近所述第二外壳单体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四密封槽。示例性地,所述第三外壳单体靠近所述第四外壳单体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三密封圈的第五密封槽。示例性地,所述第四外壳单体靠近所述第三外壳单体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三密封圈的第六密封槽。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式封装外壳,通过设置一批适配不同功率的燃料电池电堆的外壳单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自由组合所述外壳单体,适配不同功率的燃料电池电堆需求;所述外壳单体只需要一次开模,极大地降低了外壳的量产成本,有效缩短了电堆的供货周期。通过在所述外壳单体之间设置弹性密封圈,有效地在保证了所述外壳的密封性,同时,当外部因素导致燃料电池电堆高度变化的时候,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一种组合式封装外壳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目前,市场上的燃料电池的封装外壳,开模后只适用于单一功率的电堆,无法适配其它功率电堆,导致燃料电池的封装需要多次开模或者重新开模,成本较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组合式封装外壳。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组合式封装外壳,包括第一端板1、第二端板2、以及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的外壳;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外壳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浮动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外壳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浮动端板;所述外壳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的第一外壳单体、第二外壳单体、第三外壳单体、第四外壳单体;所述第一外壳单体和所述第二外壳单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外壳单体和所述第三外壳单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三外壳单体和所述第四外壳单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外壳单体远离所述第二外壳单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浮动端板连接;所述第四外壳单体远离所述第三外壳单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浮动端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的外壳;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外壳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浮动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外壳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浮动端板;所述外壳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的第一外壳单体、第二外壳单体、第三外壳单体、第四外壳单体;所述第一外壳单体和所述第二外壳单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外壳单体和所述第三外壳单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三外壳单体和所述第四外壳单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外壳单体远离所述第二外壳单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浮动端板连接;所述第四外壳单体远离所述第三外壳单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浮动端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单体、所述第二外壳单体、所述第三外壳单体和所述第四外壳单体分别适配不同功率的燃料电池电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一外壳单体、所述第二外壳单体、所述第三外壳单体、所述第四外壳单体和所述第二端板的两端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一外壳单体、所述第二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洪春秦连庆邬智宇于强侯金亮张华农董志亮高鹏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