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的高温节能辊道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454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0
本申请涉及一种稳定的高温节能辊道窑,其包括:固定设置在炉体上换热管、固定设置在炉体上的进气管以及加压件,换热管的一端与出气孔相连通,另一端向延伸出气孔的方向延伸,并且用于将烟气排至外界中;进气管一端与进气孔相连通,另一端伸入换热管内并穿过换热管;加压件设置在进气管上,加压件用于引导外界空气流入进气管内。本申请具有使得辊道窑能利用自身所产生的烟气的余热,从而有助于节约能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的高温节能辊道窑
本申请涉及工业窑炉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的高温节能辊道窑。
技术介绍
陶瓷行业中主要有三种窑炉,分别为梭式窑、隧道窑和辊道窑,其中以辊道窑的数量最多,而辊道窑又称辊底窑,主要用于瓷砖陶瓷建材的生产,并且辊道窑是连续烧成的窑,以转动的辊子作为坯体运载工具,并靠辊子的转动使陶瓷从窑头传送到窑尾,从而达到完成烧制陶瓷的目的。相关技术中辊道窑包括炉体和辊子,炉体在长度方向上分为烘干(低温)、烧成(高温)、冷却(低温)这几个功能区,并且这几个功能区对应的温度要求各不相同,此外炉体上还形成有用于烧制陶瓷的腔室,腔室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炉体的长度方向,而且腔室长度方向的两端与炉体外部连通,并且腔室在每个功能区内分别设置对应温度要求的热源,而烧成区的热源通常为燃气。炉体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和出气孔均位于烧成区内,并且进气孔与烧成区内的热源相对,进气孔用于使空气流入烧成区内,使得烧成区内能够有适量的氧气以供热源燃烧,出气孔则位于腔室的顶部,出气孔用于将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排出炉体。辊子转动设置在炉体的腔室内,并且辊子设置有多根,多根辊子沿炉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辊子的长度方向与炉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而且辊子还位于热源的上方,此外为了能同时驱动多根辊子转动,辊子的端部处固定有链轮,链轮上套设有链条,接着再通过电机使得链条同时驱动多根辊子转动,从而达到使陶瓷从窑头移动到窑尾的目的。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该种辊道窑的烟气直接向外排出,从而造成能源浪费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够利用辊道窑所产生的烟气的余热,本申请提供一种稳定的高温节能辊道窑。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稳定的高温节能辊道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稳定的高温节能辊道窑,包括:固定设置在炉体上换热管、固定设置在炉体上的进气管以及加压件,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出气孔相连通,另一端向延伸出气孔的方向延伸,并且用于将烟气排至外界中;所述进气管一端与进气孔相连通,另一端伸入换热管内并穿过换热管;所述加压件设置在进气管上,加压件用于引导外界空气流入进气管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陶瓷被辊子运送至烧成功能区时,陶瓷处于烧制阶段,则烧成功能区内所产生的烟气会从出气孔处流入换热管内,接着烟气会从换热管远离出气孔的一端排至外界中,与此加压件会将外界空气引导至进气管内,则当空气随着进气管流入换热管内时,进气管内的空气会与烟气发生热交换,从而使得进气管内的空气温度上升,最后空气从进气孔处流入炉体的烧成功能区内,此种设计方式,一方面使得导入烧成功能区的空气与该功能区之间的温差不易过大,从而不易降低烧制产品的质量,而另一方面,通过烟气的余热来加热导入炉体内的空气,使得烟气的余热得到有效地利用,从而有助于节约能源。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位于换热管外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隔热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一种为热传导,故隔热层的设置,可使空气从换热管处流出至流入炉体内的过程中,空气中的热量不易向进气管外扩散出去,从而使得空气的热量不易发生损失,则导入炉体烧成功能区内的空气与该功能区之间的温差不易变大,进而不易削弱烧制质量。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位于换热管内的部分呈S形延伸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进气管位于换热管内的表面积变大,则烟气能更充分地对进气管内的空气加热,从而有助于提升热交换速率,并且进气管的S形延伸设置,还使得空气在换热管内的滞留时间变长,从而进气管中的空气温度会上升更多,则导入炉体烧成功能区内的空气与该功能区之间的温差会更小,有助于提升烧制质量。优选的,所述炉体上固定设置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一端伸入冷却功能区的腔室内,另一端伸入烘干功能区的腔室内;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抽风件,抽风件用于引导冷却功能区内的空气进入循环管道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炉体冷却功能区内通常也会有热风和部分烟气排出,并且热风和烟气的温度与烘干功能区所要求的温度大致相同,故可通过抽风件冷却功能区处的热风和烟气引导至烘干功能区中,使得烘干功能区内的坯体更加干燥,从而有助于后续陶瓷制品的烧制,相比于在烘干功能区单独添加热源来完成烘干工序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一方面有效地利用热风和烟气中的余热,从而有助于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可以节省单独购买热源的成本,从而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道位于冷却功能区的一端内固定有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烟气中带有部分烟尘,故滤网的设置,一方面可使得烟气中的烟尘不易堵塞循环管道,另一方面使得烟气中的烟尘不易落在烘干功能区的坯体上,从而不易影响后续烧制的质量。优选的,所述烧成功能区的腔室内水平固定有块导热隔焰板,导热隔焰板两端分别与腔室相对的两侧竖向内壁固定连接,并且导热隔焰板位于辊子与热源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导热隔焰板的设置,使得热源所发出的火焰不易直接对陶瓷制品加热,从而使得陶瓷制品的受热能更加均匀,有助于提升烧制质量。优选的,所述导热隔焰板弯折设置,并且弯折内侧朝向辊子,而且导热隔焰板弯折内侧的底部位于热源所发出的火焰的正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离火焰越远温度越低,故导热隔焰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温度会低于导热隔焰板弯折底部的温度,而导热隔焰板的弯折内侧朝向辊子,可使得导热隔焰板温度较低部分距离辊子上的陶瓷制品更近,而导热隔焰板温度较高的部分距离辊子上的陶瓷制品更远,则当辊子带动陶瓷制品在烧成功能区移动时,陶瓷制品所受到的温度不易发生较大变化,从而有助于提升烧制质量。优选的,所述腔室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均分别固定有弹性挡板,弹性挡板竖向设置,弹性挡板的上端与腔室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下端则向辊子的上方延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腔室与炉体外部的连通处常常会有热风排出,故弹性挡板的设置,使得炉体内的热风不易排出炉体,从而可减少炉体的散热损失,有助于节约能源,并且因弹性挡板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从而使得弹性挡板不易影响陶瓷制品出入腔室。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换热管、进气管以及加压件的设置,使得烟气的余热可用来加热导入炉体内的空气,则烟气的余热得到了有效地利用,从而有助于节约能源;2.通过隔热层的设置,使得空气从换热管处流出至流入炉体内的过程中,空气中的热量不易向进气管外扩散出去,从而使得空气的热量不易发生损失,进而有助于节约能源;3.通过导热隔焰板的设置,使得热源所发出的火焰不易直接对陶瓷制品加热,从而使得陶瓷制品的受热能更加均匀,有助于提升烧制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高温节能辊道窑的立体图。图2是为体现烧成功能区的具体结构所做的剖视图。图3是为体现循环管道与烘干功能区以及冷却功能区之间的连接关系所做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炉体;11、烘干功能区;111、循环出孔;12、烧成功能区;121、进气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的高温节能辊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炉体(1)上的换热管(3)、固定设置在炉体(1)上的进气管(4)以及加压件(41),所述换热管(3)的一端与出气孔(122)相连通,另一端向延伸出气孔(122)的方向延伸,并且用于将烟气排至外界中;所述进气管(4)一端与进气孔(121)相连通,另一端伸入换热管(3)内并穿过换热管(3);所述加压件(41)设置在进气管(4)上,加压件(41)用于引导外界空气流入进气管(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的高温节能辊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炉体(1)上的换热管(3)、固定设置在炉体(1)上的进气管(4)以及加压件(41),所述换热管(3)的一端与出气孔(122)相连通,另一端向延伸出气孔(122)的方向延伸,并且用于将烟气排至外界中;所述进气管(4)一端与进气孔(121)相连通,另一端伸入换热管(3)内并穿过换热管(3);所述加压件(41)设置在进气管(4)上,加压件(41)用于引导外界空气流入进气管(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的高温节能辊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4)位于换热管(3)外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隔热层(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的高温节能辊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4)位于换热管(3)内的部分呈S形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的高温节能辊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上固定设置有循环管道(5),循环管道(5)一端伸入冷却功能区(13)的腔室(14)内,另一端伸入烘干功能区(11)的腔室(14)内;所述循环管道(5)上设置抽风件(51),抽风件(51)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荣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东忠窑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