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二燃室的高温裂解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36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二燃室的高温裂解炉,涉及裂解炉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包括高温炉、循环管、一号燃烧器、二号燃烧器、冷却塔、活性炭吸附塔,所述高温炉的顶部左侧壁上设置有入气管,所述循环管两端分别与高温炉顶部左侧壁上下端部位连通,所述一号燃烧器的喷火口设置在入气管下侧,所述二号燃烧器的喷火口设置在入气管下侧,所述冷却塔内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两端分别与高温炉和活性炭吸附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物料燃烧充分,减少了烟尘中的有机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二燃室的高温裂解炉
本技术涉及裂解炉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二燃室的高温裂解炉。
技术介绍
工业废气中包含有机废气,有机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碳烃化合物、苯及苯系物、酮类、醇类、醛类等有机化合物,其具有容易燃烧、容易爆炸、处理难度高等特点,所以有机废气通常采用高温燃烧处理,需要用到高温裂解炉。现有技术的高温裂解炉的单炉中只能进行一次燃烧,不能充分燃烧废气。如果想要多次燃烧使得废气彻底分解,需要多个单炉连续多次燃烧,不仅消耗经费还影响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主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单炉中只能进行一次燃烧。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二燃室的高温裂解炉,包括,燃烧装置,燃烧装置结构包括,高温炉,高温炉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高温炉的上半部分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入气管;循环管,循环管呈U型圆管结构,所述循环管的顶端连通高温炉顶部左侧壁,底端连通高温炉底部左侧壁,所述循环管将高温炉上部一次燃烧废气导入高温炉底部,进行二次燃烧;一号燃烧器,一号燃烧器的喷火口设置在入气管下侧,所述一号燃烧器将火焰喷入高温炉上半部,将废气进行一次燃烧;二号燃烧器,二号燃烧器的喷火口设置在入气管下侧,所述二号燃烧器将火焰喷入高温炉的下半部,将一次燃烧的废气进行二次燃烧;冷却塔,冷却塔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冷却塔内设置有从上至下螺旋盘绕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穿过冷却塔左右侧壁,所述螺旋管的顶端通过高温管,与高温炉下部右侧壁连通,所述冷却塔的壳体内腔中盛装冷却水,所述高温炉中的燃烧后废气从高温管导入螺旋管,冷却水通过螺旋管吸收废气中的热量,使得废气冷却;活性炭吸附塔,活性炭吸附塔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活性炭吸附塔内中间部位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螺旋管的底端与活性炭吸附塔底部左侧壁连通,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顶部右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螺旋管中冷却后的燃烧废气排入到活性炭吸附塔底部空腔中,经过活性炭过滤层过滤后的废气排入到活性炭吸附塔顶部空腔中,并从排气管排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温炉的底侧壁通孔中设置有圆形底盖,所述底盖与高温炉拆分后,可清理高温炉中的燃烧废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温炉中设置有漏斗状隔离斗,所述隔离斗的顶端固定在高温炉中层内壁上,所述隔离斗防止一次燃烧废气流入高温管中。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温炉、冷却塔、活性炭吸附塔从左到右排列,且放置在长方体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起到保护作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的左部空腔中设置有四个长方形隔热板,四个所述隔热板围成长方体空腔,所述高温炉置于长方体空腔内,所述隔热板阻止高温炉上热量传递到外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温炉的底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呈圆台管体结构,所述底座下方的保护壳上设置有排灰口,所述底座防止高温炉与保护壳直接接触,所述排灰口便于排出高温炉中废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温管和螺旋管都呈双层管道结构,所述双层管道结构包括外管和内管,且内管和外管两端密封连接,所述外管和内管的间隙固定有螺旋板,所述螺旋板、外管、内管围成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内侧的内管壁上设置有弧形通孔为吹灰口,所述吹灰口的方向与螺旋板的盘绕方向一致,所述内管中导通废气,向螺旋通道中鼓入空气,空气从吹灰口排入到内管中,并在吹灰口处形成螺旋气流,螺旋气流将内管壁上残存的灰尘吹落,使得灰尘沿着内管继续向前流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塔与隔热板之间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入风口连通外部,出风口通过入风管与高温管的螺旋通道左端连通,所述鼓风机将空气通过入风管,鼓入螺旋通道中。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温管和螺旋管的螺旋通道密闭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燃烧装置,使用时,废气从入气管中进入高温炉上部空腔中,一号燃烧器将火焰喷入高温炉上半部,将废气进行一次燃烧,循环管将高温炉上部一次燃烧废气导入高温炉底部,二号燃烧器将火焰喷入高温炉的下半部,将一次燃烧的废气进行二次燃烧。本技术使物料燃烧充分,减少了烟尘中的有机物。(2)本技术设置活性炭吸附塔,高温炉中的燃烧后废气从高温管导入螺旋管,冷却水通过螺旋管吸收废气中的热量,使得废气冷却;螺旋管中冷却后的燃烧废气排入到活性炭吸附塔底部空腔中,经过活性炭过滤层过滤后的废气排入到活性炭吸附塔顶部空腔中,并从排气管排出。本技术可除去燃烧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螺旋管或高温管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高温炉10、入气管11、一号燃烧器12、循环管13、二号燃烧器14、高温管15、冷却塔16、螺旋管17、活性炭吸附塔18、隔离斗19、排气管20、底盖22、底座23、排灰口24、保护壳27、隔热板28、外管30、内管31、螺旋板32、螺旋通道33、吹灰口34、鼓风机35、入风管36。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二燃室的高温裂解炉,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燃烧装置,燃烧装置结构包括,高温炉10,高温炉10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高温炉10的上半部分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入气管11;循环管13,循环管13呈U型圆管结构,所述循环管13的顶端连通高温炉10顶部左侧壁,底端连通高温炉10底部左侧壁,所述循环管13将高温炉上部一次燃烧废气导入高温炉10底部,进行二次燃烧;一号燃烧器12,一号燃烧器12的喷火口设置在入气管11下侧,所述一号燃烧器12将火焰喷入高温炉10上半部,将废气进行一次燃烧;二号燃烧器14,二号燃烧器14的喷火口设置在入气管11下侧,所述二号燃烧器14将火焰喷入高温炉10的下半部,将一次燃烧的废气进行二次燃烧;冷却塔16,冷却塔16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冷却塔16内设置有从上至下螺旋盘绕的螺旋管17,所述螺旋管17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穿过冷却塔16左右侧壁,所述螺旋管17的顶端通过高温管15,与高温炉10下部右侧壁连通,所述冷却塔16的壳体内腔中盛装冷却水,所述高温炉10中的燃烧后废气从高温管15导入螺旋管17,冷却水通过螺旋管17吸收废气中的热量,使得废气冷却;活性炭吸附塔18,活性炭吸附塔18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8内中间部位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螺旋管17的底端与活性炭吸附塔18底部左侧壁连通,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8的顶部右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管20,所述螺旋管17中冷却后的燃烧废气排入到活性炭吸附塔底部空腔中,经过活性炭过滤层过滤后的废气排入到活性炭吸附塔18顶部空腔中,并从排气管20排出。所述高温炉10的底侧壁通孔中设置有圆形底盖22,所述底盖22与高温炉10拆分后,可清理高温炉10中的燃烧废渣。所述高温炉10中设置有漏斗状隔离斗19,所述隔离斗19的顶端固定在高温炉10中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二燃室的高温裂解炉,其特征在于,包括,/n燃烧装置,燃烧装置结构包括,高温炉(10),高温炉(10)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高温炉(10)的上半部分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入气管(11);循环管(13),循环管(13)呈U型圆管结构,所述循环管(13)的顶端连通高温炉(10)顶部左侧壁,底端连通高温炉(10)底部左侧壁,所述循环管(13)将高温炉上部一次燃烧废气导入高温炉(10)底部,进行二次燃烧;一号燃烧器(12),一号燃烧器(12)的喷火口设置在入气管(11)下侧,所述一号燃烧器(12)将火焰喷入高温炉(10)上半部,将废气进行一次燃烧;二号燃烧器(14),二号燃烧器(14)的喷火口设置在入气管(11)下侧,所述二号燃烧器(14)将火焰喷入高温炉(10)的下半部,将一次燃烧的废气进行二次燃烧;/n冷却塔(16),冷却塔(16)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冷却塔(16)内设置有从上至下螺旋盘绕的螺旋管(17),所述螺旋管(17)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穿过冷却塔(16)左右侧壁,所述螺旋管(17)的顶端通过高温管(15),与高温炉(10)下部右侧壁连通,所述冷却塔(16)的壳体内腔中盛装冷却水,所述高温炉(10)中的燃烧后废气从高温管(15)导入螺旋管(17),冷却水通过螺旋管(17)吸收废气中的热量,使得废气冷却;/n活性炭吸附塔(18),活性炭吸附塔(18)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8)内中间部位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螺旋管(17)的底端与活性炭吸附塔(18)底部左侧壁连通,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8)的顶部右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管(20),所述螺旋管(17)中冷却后的燃烧废气排入到活性炭吸附塔底部空腔中,经过活性炭过滤层过滤后的废气排入到活性炭吸附塔(18)顶部空腔中,并从排气管(20)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二燃室的高温裂解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装置,燃烧装置结构包括,高温炉(10),高温炉(10)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高温炉(10)的上半部分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入气管(11);循环管(13),循环管(13)呈U型圆管结构,所述循环管(13)的顶端连通高温炉(10)顶部左侧壁,底端连通高温炉(10)底部左侧壁,所述循环管(13)将高温炉上部一次燃烧废气导入高温炉(10)底部,进行二次燃烧;一号燃烧器(12),一号燃烧器(12)的喷火口设置在入气管(11)下侧,所述一号燃烧器(12)将火焰喷入高温炉(10)上半部,将废气进行一次燃烧;二号燃烧器(14),二号燃烧器(14)的喷火口设置在入气管(11)下侧,所述二号燃烧器(14)将火焰喷入高温炉(10)的下半部,将一次燃烧的废气进行二次燃烧;
冷却塔(16),冷却塔(16)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冷却塔(16)内设置有从上至下螺旋盘绕的螺旋管(17),所述螺旋管(17)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穿过冷却塔(16)左右侧壁,所述螺旋管(17)的顶端通过高温管(15),与高温炉(10)下部右侧壁连通,所述冷却塔(16)的壳体内腔中盛装冷却水,所述高温炉(10)中的燃烧后废气从高温管(15)导入螺旋管(17),冷却水通过螺旋管(17)吸收废气中的热量,使得废气冷却;
活性炭吸附塔(18),活性炭吸附塔(18)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8)内中间部位设置有活性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浒墅关化工添加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