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加载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14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伺服加载油缸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伺服加载油缸,包括油缸本体、底座和顶座,所述底座和顶座均有多个,多个所述底座和顶座两两为一组,包覆在油缸本体的外表面,多个所述底座底壁的中部均开设有卡装槽,多个所述卡装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软垫,多个所述底座底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底座的底壁设置软垫,在底座的顶面开设放置槽,在顶座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在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扣箍,使用时,通过锁紧部件贯穿扣箍与底座的放置槽固定连接,对油缸本体进行固定,软垫的使用,可对油缸本体起到支撑作用,还能达到保护作用,使得整个装置可以对多个尺寸的油缸本体进行固定,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加载油缸
本技术涉及伺服加载油缸
,特别是一种伺服加载油缸。
技术介绍
伺服油缸是用于油缸精密控制而专门研发的,是液压伺服系统的执行元件,能够对活塞实现高精度、高响应控制,可对油缸的速度和加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中国专利CN207018291U中公开的一种伺服加载油缸,该伺服加载油缸,设有导向套,活塞上设有支撑环和格莱圈,活塞杆设有缸支撑环、斯特封、防尘圈,能够使活塞杆在低摩擦系数的情况下高速滑动;设有阀组安装支架能够缩短伺服阀组与油缸之间的距离,减少管路压力损失对控制精度的不良影响;磁致式位移传感器和伺服比例阀配合,可对油缸做闭环控制,有效的实现油缸的精准位置、速度及加速度控制,满足高导向性能、低摩擦、无外露、无爬行、无带涩、小惯量、高响应、寿命长等要求,但是,该伺服加载油缸,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具有以下缺点:在进行安装时,多是通过油缸上相应的安装孔位进行安装,不方便调整安装位置,且对油缸不能进行较好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伺服加载油缸,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伺服加载油缸,包括油缸本体、底座和顶座;所述底座和顶座均有多个,多个所述底座和顶座两两为一组,包覆在油缸本体的外表面;多个所述底座底壁的中部均开设有卡装槽,多个所述卡装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软垫,多个所述底座底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延板,多个所述底座顶面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多个所述底座顶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多个所述顶座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多个所述顶座顶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扣箍,多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均设置有锁紧部件;多个所述放置槽的底壁均开设有第三安装孔,多个所述锁紧部件分别与多个第三安装孔螺纹连接。可选的,多个所述软垫的长度均与卡装槽的长度相等,多个所述软垫的厚度均大于卡装槽内壁的深度。可选的,多个所述放置槽的位置分别与安装槽的位置相对应,多个所述放置槽的宽度均与安装槽的宽度相等,软垫的使用,可以对油缸本体起到支撑作用,并且还能达到保护作用,使得整个装置可以对多个尺寸的油缸本体进行固定,便于使用。可选的,多个所述扣箍的形状均与安装槽的形状相适配,多个所述扣箍的宽度均与安装槽的宽度相等,使用时,通过锁紧部件贯穿扣箍与底座的放置槽固定连接,可以对油缸本体进行固定。可选的,多个所述通孔的内径均大于锁紧部件的直径,多个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内径相等,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分别与多个第二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便于使用者使用螺栓将整个底座和顶座固定安装在一起。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该伺服加载油缸,通过在底座的底壁设置软垫,在底座的顶面开设放置槽,在顶座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在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扣箍,使用时,通过锁紧部件贯穿扣箍与底座的放置槽固定连接,可以对油缸本体进行固定,其中软垫的使用,可以对油缸本体起到支撑作用,并且还能达到保护作用,使得整个装置可以对多个尺寸的油缸本体进行固定,便于使用。2、该伺服加载油缸,通过分别在底座和顶座顶面的四角处开设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便于使用者使用螺栓将整个底座和顶座固定安装在一起,且在底座底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外延板,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贯穿螺栓将底座固定安装在相应位置,便于使用者进行安装和拆卸,且不会对底座和顶座的正常使用产生干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顶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缸本体,2-底座,3-顶座,4-软垫,5-扣箍,6-锁紧部件,7-外延板,8-卡装槽,9-放置槽,10-第三安装孔,11-第一安装孔,12-安装槽,13-通孔,14-第二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伺服加载油缸,包括油缸本体1、底座2和顶座3;底座2和顶座3均有多个,多个底座2和顶座3两两为一组,包覆在油缸本体1的外表面;多个底座2底壁的中部均开设有卡装槽8,多个卡装槽8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软垫4,多个底座2底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延板7,多个底座2顶面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9,多个底座2顶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多个顶座3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安装槽12,多个安装槽1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13,多个顶座3顶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4,多个安装槽12的内部均设置有扣箍5,多个通孔13的内部均设置有锁紧部件6;多个放置槽9的底壁均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0,多个锁紧部件6分别与多个第三安装孔10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多个软垫4的长度均与卡装槽8的长度相等,多个软垫4的厚度均大于卡装槽8内壁的深度,软垫4可通过粘胶进行固定连接,能够达到便于使用者进行后期拆卸更换的目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多个放置槽9的位置分别与安装槽12的位置相对应,多个放置槽9的宽度均与安装槽12的宽度相等,保证扣箍5在放置槽9和安装槽12的内部有足够的调整空间,便于使用者使用扣箍5对油缸本体1进行位置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多个扣箍5的形状均与安装槽12的形状相适配,多个扣箍5的宽度均与安装槽12的宽度相等,防止扣箍5在安装槽12的内部不会晃动,并且便于使用者对扣箍5进行安装和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多个通孔13的内径均大于锁紧部件6的直径,多个放置槽9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方便使用者对锁紧部件6进行安装,使得整个装置可以对多种规格的油缸本体1进行位置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多个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4的内径相等,多个第一安装孔11的位置分别与多个第二安装孔14的位置相对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螺栓将底座2和顶座3固定安装在一起,便于使用者进行拆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与中国专利CN207018291U中公开的一种伺服加载油缸的工作原理相同,本技术只是对其外部结构进行了改进。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者使用时,通过在底座2的底壁设置软垫4,在底座的顶面开设放置槽9,在顶座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12,在安装槽12的内部设置有扣箍5,使用时,通过锁紧部件6贯穿扣箍5与底座2的放置槽9固定连接,可以对油缸本体1进行固定,其中软垫4的使用,可以对油缸本体1起到支撑作用,并且还能达到保护作用,使得整个装置可以对多个尺寸的油缸本体1进行固定,便于使用,通过分别在底座2和顶座3顶面的四角处开设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加载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本体(1)、底座(2)和顶座(3);所述底座(2)和顶座(3)均有多个,多个所述底座(2)和顶座(3)两两为一组,包覆在油缸本体(1)的外表面;/n多个所述底座(2)底壁的中部均开设有卡装槽(8),多个所述卡装槽(8)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软垫(4),多个所述底座(2)底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延板(7),多个所述底座(2)顶面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9),多个所述底座(2)顶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n多个所述顶座(3)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安装槽(12),多个所述安装槽(1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13),多个所述顶座(3)顶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4),多个所述安装槽(12)的内部均设置有扣箍(5),多个所述通孔(13)的内部均设置有锁紧部件(6);/n多个所述放置槽(9)的底壁均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0),多个所述锁紧部件(6)分别与多个第三安装孔(10)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加载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本体(1)、底座(2)和顶座(3);所述底座(2)和顶座(3)均有多个,多个所述底座(2)和顶座(3)两两为一组,包覆在油缸本体(1)的外表面;
多个所述底座(2)底壁的中部均开设有卡装槽(8),多个所述卡装槽(8)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软垫(4),多个所述底座(2)底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延板(7),多个所述底座(2)顶面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9),多个所述底座(2)顶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
多个所述顶座(3)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安装槽(12),多个所述安装槽(1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13),多个所述顶座(3)顶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4),多个所述安装槽(12)的内部均设置有扣箍(5),多个所述通孔(13)的内部均设置有锁紧部件(6);
多个所述放置槽(9)的底壁均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0),多个所述锁紧部件(6)分别与多个第三安装孔(10)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兴帮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