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170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溶药箱体,溶药箱体内腔安装有匀药系统、进水系统和搅拌系统,匀药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匀药筒,匀药筒的两端与溶药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匀药筒两端部的上方分别设置有连通管,匀药筒的内部穿设有螺杆,螺杆的一端与匀药电机相连接,匀药筒筒壁的下方开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匀药口;所述搅拌系统包括多个搅拌杆,相邻搅拌杆之间等间距设置,搅拌杆的下端分别安装有搅拌叶片,相邻搅拌杆上搅拌叶片的高度不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加药装置,可以提高药剂溶解速度的同时,很好的避免加药时结团情况的发生,可以提高药剂溶解过程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加药装置是以计量泵为主要投加设备、将溶药箱、搅拌器、加药装置液位计、安全阀、止回阀、压力表、过滤器、缓冲器、管路、阀门、底座、扶梯、自动监视系统、电力控制系统等按工艺流程需要组装在一个公共平台上,形成一个模块。按需要将定量的药剂放入搅拌溶液箱内进行搅拌溶解,溶解完毕后再通过计量泵送至投加点的工作过程,加药量的大小可自由任意调节,以满足不同加药量的场所。目前的加药装置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容易形成无法溶解的絮团,某些药剂的分子量都比较大,溶解的时候会先溶胀,然后慢慢的溶解,如果一次性的往水里投加的药剂量大,而且又不能均匀缓慢的加入的话,先接触水的部分,就开始溶胀,然后表面积变大,进而包住了未接触到水的部分,所以形成一些无法溶解的絮团;另外药剂的溶解速度以及溶解过程的均匀性均有待提高。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可以提高药剂溶解速度的同时,很好的避免加药时结团情况的发生,可以提高药剂溶解过程的均匀性。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包括溶药箱体,溶药箱体内腔安装有匀药系统、进水系统和搅拌系统;所述匀药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匀药筒,匀药筒的两端与溶药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匀药筒两端部的上方分别设置有连通管;所述匀药筒的内部穿设有螺杆,螺杆的一端与匀药电机相连接,匀药筒筒壁的下方开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匀药口;所述搅拌系统包括多个搅拌杆,相邻搅拌杆之间等间距设置,搅拌杆的下端分别安装有搅拌叶片,相邻搅拌杆上搅拌叶片的高度不同。进一步地,所述匀药系统和进水系统位于溶药箱体的内腔上部。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的下端与匀药筒筒壁相连接,连通管与匀药筒内腔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的上端与储药筒的底部相连接,连通管与储药筒内腔相连通,储药筒位于溶药箱体的上方;所述连通管上分别安装有开关阀。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系统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进水支管,进水支管分别与进水主管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的顶部装配有轴承座和双排从动链轮。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位于溶药箱体的顶部盖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双排从动链轮通过双排链条与双排主动链轮连接;所述双排主动链轮装配在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搅拌电机通过链传动同步驱动多个搅拌杆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溶药箱体的底部安装有出液管,出液管上安装有计量泵。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中的匀药电机带动螺杆进行正转或反转,螺杆的正、反转可以将两个储药筒内的不同药剂分别均匀洒至溶药箱体中,药剂被均匀缓慢的投加至水中,避免一次性的往水里投加的药剂量大,而形成一些无法溶解的絮团;药剂溶解的同时,搅拌电机通过链传动同步驱动多个搅拌杆和搅拌叶片转动,进一步可以加快药剂的溶解速度,相邻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片的高度不一,便于对不同深度的溶液进行搅拌,以确保药剂溶解过程的均匀性。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匀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搅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溶药箱体,11-出液管,12-计量泵;2-匀药系统,21-匀药筒,22-储药筒,23-连通管,24-开关阀,25-螺杆,26-匀药电机,27-匀药口;3-进水系统,31-进水支管,32-进水主管;4-搅拌系统,41-搅拌杆,42-搅拌叶片,43-轴承座,44-双排从动链轮,45-双排主动链轮,46-搅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共同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包括溶药箱体1,溶药箱体1的内腔安装有匀药系统2、进水系统3和搅拌系统4;所述匀药系统2和进水系统3位于溶药箱体1的内腔上部。所述匀药系统2包括水平设置的匀药筒21,匀药筒21的两端与溶药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匀药筒21两端部的上方分别设置有连通管23,连通管23的下端与匀药筒21筒壁相连接,连通管23与匀药筒21内腔相连通;连通管23的上端与储药筒22的底部相连接,连通管23与储药筒22内腔相连通,储药筒22位于溶药箱体1的上方;所述连通管23上分别安装有开关阀24,开关阀24用于控制药剂的流通。所述匀药筒21的内部穿设有螺杆25,螺杆25的一端与匀药电机26相连接;所述匀药筒21筒壁的下方开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匀药口27。所述匀药电机26可以带动螺杆25进行正转或反转,螺杆25的正、反转可以将两个储药筒22内的不同药剂分别均匀缓慢的投加至溶药箱体1中。所述进水系统3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进水支管31,进水支管31分别与进水主管32相连通;多个进水支管31同步进水。所述搅拌系统4包括多个搅拌杆41,相邻搅拌杆41之间等间距设置,搅拌杆41和匀药筒21前后设置,搅拌杆41的运动不会与匀药筒21发生干涉。所述搅拌杆41的下端分别安装有搅拌叶片42,相邻搅拌杆41上的搅拌叶片42的高度不同,便于对不同深度的溶液进行搅拌,以确保药剂溶解过程的均匀性。所述搅拌杆41的顶部装配有轴承座43和双排从动链轮44。所述轴承座43位于溶药箱体1的顶部盖板上,轴承座43对搅拌杆41进行转动支撑。所述双排从动链轮44通过双排链条与双排主动链轮45连接;所述双排主动链轮45装配在搅拌电机46的输出轴上;所述搅拌电机46通过链传动同步驱动多个搅拌杆41转动。所述溶药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出液管11,出液管11上安装有计量泵12。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本技术中的匀药电机26可以带动螺杆25进行正转或反转,螺杆25的正、反转可以将两个储药筒22内的不同药剂分别均匀洒至溶药箱体1中,药剂均匀缓慢的投加至水中,避免一次性的往水里投加的药剂量大,而形成一些无法溶解的絮团;药剂溶解的同时,搅拌电机46通过链传动同步驱动多个搅拌杆41和搅拌叶片42转动,进一步可以加快药剂的溶解速度,相邻搅拌杆41上的搅拌叶片42的高度不一,便于对不同深度的溶液进行搅拌,以确保药剂溶解过程的均匀性。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药箱体(1),溶药箱体(1)内腔安装有匀药系统(2)、进水系统(3)和搅拌系统(4);/n所述匀药系统(2)包括水平设置的匀药筒(21),匀药筒(21)的两端与溶药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n所述匀药筒(21)两端部的上方分别设置有连通管(23);/n所述匀药筒(21)的内部穿设有螺杆(25),螺杆(25)的一端与匀药电机(26)相连接,匀药筒(21)筒壁的下方开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匀药口(27);/n所述搅拌系统(4)包括多个搅拌杆(41),相邻搅拌杆(41)之间等间距设置,搅拌杆(41)的下端分别安装有搅拌叶片(42),相邻搅拌杆(41)上搅拌叶片(42)的高度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药箱体(1),溶药箱体(1)内腔安装有匀药系统(2)、进水系统(3)和搅拌系统(4);
所述匀药系统(2)包括水平设置的匀药筒(21),匀药筒(21)的两端与溶药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匀药筒(21)两端部的上方分别设置有连通管(23);
所述匀药筒(21)的内部穿设有螺杆(25),螺杆(25)的一端与匀药电机(26)相连接,匀药筒(21)筒壁的下方开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匀药口(27);
所述搅拌系统(4)包括多个搅拌杆(41),相邻搅拌杆(41)之间等间距设置,搅拌杆(41)的下端分别安装有搅拌叶片(42),相邻搅拌杆(41)上搅拌叶片(42)的高度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药系统(2)和进水系统(3)位于溶药箱体(1)的内腔上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23)的下端与匀药筒(21)筒壁相连接,连通管(23)与匀药筒(21)内腔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2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汉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