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催化反应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40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污水处理催化反应釜结构,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的上部侧壁上设有进水管;所述的釜体的中部侧壁上设有出水管;所述的釜体的下部侧壁上设有排空管;所述的釜体的内腔设有清洁部件和混合部件;所述的清洁部件与所述的混合部件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的混合部件设置于所述的清洁部件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药剂箱与流量计和进水管的配合计算污水流量,按量投放药剂,保证了反应釜中反应的进行不会造成药剂的浪费。另外清洁部件和混合部件相互配合对釜体的上部和下部的内壁进行清洗,防止药剂附着于釜体内壁上。同时混合部件带有的搅拌功能能够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催化反应釜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催化反应釜结构,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尤其是目前化工行业产生的污水污物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化工生产污水处理困难,若不能将污水进行处理,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还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在污水处理时反应罐在污水处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反应罐在处理污水时,一般将药物一次性加入其中不能根据污水的流量进行药物量的改变从而造成药物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污水回用率低,造成化工企业环境污染严重,并且用水成本难以降低。另外,污水处理过程中氧化剂与污水混合程度不够,导致污水处理效率降低;一些氧化剂会附着在反应釜内壁,也会导致效率变低,同时浪费了氧化材料,在处理结束后不能对反应釜内壁进行清理,导致后期的清理难度变大,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投放药剂、清除反应釜内壁和污水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催化反应釜结构。一种优化方案,一种污水处理催化反应釜结构,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的上部侧壁上设有进水管;所述的釜体的中部侧壁上设有出水管;所述的釜体的下部侧壁上设有排空管;所述的釜体的内腔设有清洁部件和混合部件;所述的清洁部件与所述的混合部件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的混合部件设置于所述的清洁部件的上部;所述的清洁部件包括转轴和刮板;所述的刮板设有多个;所述的刮板均匀分布于所述的转轴的外表面;所述的混合部件包括转管、扁管和连接套管;所述的转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的转轴的上部;所述的扁管设有多个;所述的扁管均匀错列分布于所述的转管的外表面;所述的连接套管设置于所述的转管的上部。进一步地,所述的扁管与所述的转管连通设置;所述的扁管的头部设有压力喷头;所述的压力喷头朝向釜体的内壁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的釜体的顶部设有药剂箱、流量计和液位计;所述的流量计与所述的进水管连通设置;所述的液位计与所述的釜体的内腔连通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的转管轴接密封设置,所述的连接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药剂箱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连接套管与所述的进水管管道连接。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药剂箱与流量计和进水管的配合计算污水流量,按量投放药剂,保证了反应釜中反应的进行,不会造成药剂的浪费。另外清洁部件和混合部件相互配合对釜体的上部和下部的内壁进行清洗,防止药剂附着于釜体内壁上。同时混合部件带有的搅拌功能能够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催化反应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进水管,3-出水管,4-排空管,5-电机,6-药剂箱,7-流量计,8-液位计,9-密封板,10-清洁部件,11-混合部件,12-转轴,13-刮板,14-转管,15-扁管,16-连接套管,17-压力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催化反应釜结构,包括釜体1,所述的釜体1的上部侧壁上设有进水管2,所述的釜体1的中部侧壁上设有出水管3,所述的釜体1的下部侧壁上设有排空管4。所述的釜体1的底部设有电机5,所述的釜体1的顶部设有药剂箱6、流量计7和液位计8。所述的流量计7与所述的进水管2连通设置。所述的液位计8与所述的釜体1的内腔连通设置。所述的电机5固定设置于所述的釜体1的内腔底部,所述的电机5的上部设有密封板9,所述的密封板9将电机5与釜体1的内腔密封隔绝。所述的釜体1的内腔设有清洁部件10和混合部件11,所述的清洁部件10与所述的混合部件11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的混合部件11设置于所述的清洁部件10的上部。所述的清洁部件10与所述的电机5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的清洁部件10包括转轴12和刮板13,所述的刮板13设有多个,所述的刮板13均匀分布于所述的转轴12的外表面。所述的刮板13设置于所述的出水管3和排空管4之间。所述的转轴12与所述的密封板9通过密封防水轴承贯穿连接设置,所述的转轴12与所述的电机5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的混合部件11包括转管14、扁管15和连接套管16,所述的转管14固定连接于所述的转轴12的上部,所述的扁管15设有多个,所述的扁管15均匀错列分布于所述的转管14的外表面,所述的连接套管16设置于所述的转管14的上部。所述的扁管15与所述的转管14连通设置,所述的扁管15的头部设有压力喷头17,所述的压力喷头17朝向釜体1的内壁设置。所述的连接套管16的一端与所述的转管14轴接密封设置,所述的连接套管16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药剂箱6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连接套管16与所述的进水管2管道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污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连接套管16内,此时通过流量计7计量污水的流量,同时药剂箱6按照污水的流量定量的均匀释放药剂与污水混合于混合部件11内,通过转管14、扁管15和压力喷头17进入釜体1的内腔,液位计8检测釜体1内腔中的污水的水位,检测到污水量足够后,停止向釜体1的内腔中注入污水。同时电机5带动混合部件11旋转,将药剂与污水均匀混合于釜体1的内腔中,待混合均匀后,静置3到5分钟,待反应结束后,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出水管3排出,反应后的产生的沉淀物沉积于釜体1的底部,沉积于一定量的沉淀物后通过排空管4将沉淀物排出。釜体1上部侧壁上附着的药剂可以通过压力喷头17进行高压喷射清洗,釜体1下部侧壁上附着的药剂通过清洁部件10的刮板13进行清理。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催化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n所述的釜体(1)的上部侧壁上设有进水管(2);/n所述的釜体(1)的中部侧壁上设有出水管(3);/n所述的釜体(1)的下部侧壁上设有排空管(4);/n所述的釜体(1)的内腔设有清洁部件(10)和混合部件(11);/n所述的清洁部件(10)与所述的混合部件(11)固定连接设置;/n所述的混合部件(11)设置于所述的清洁部件(10)的上部;/n所述的清洁部件(10)包括转轴(12)和刮板(13);/n所述的刮板(13)设有多个;/n所述的刮板(13)均匀分布于所述的转轴(12)的外表面;/n所述的混合部件(11)包括转管(14)、扁管(15)和连接套管(16);/n所述的转管(14)固定连接于所述的转轴(12)的上部;/n所述的扁管(15)设有多个;/n所述的扁管(15)均匀错列分布于所述的转管(14)的外表面;/n所述的连接套管(16)设置于所述的转管(14)的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催化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
所述的釜体(1)的上部侧壁上设有进水管(2);
所述的釜体(1)的中部侧壁上设有出水管(3);
所述的釜体(1)的下部侧壁上设有排空管(4);
所述的釜体(1)的内腔设有清洁部件(10)和混合部件(11);
所述的清洁部件(10)与所述的混合部件(11)固定连接设置;
所述的混合部件(11)设置于所述的清洁部件(10)的上部;
所述的清洁部件(10)包括转轴(12)和刮板(13);
所述的刮板(13)设有多个;
所述的刮板(13)均匀分布于所述的转轴(12)的外表面;
所述的混合部件(11)包括转管(14)、扁管(15)和连接套管(16);
所述的转管(14)固定连接于所述的转轴(12)的上部;
所述的扁管(15)设有多个;
所述的扁管(15)均匀错列分布于所述的转管(14)的外表面;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汉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