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65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绕线机,包括底座和卷筒本体,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气缸和固定块,所述第一气缸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固定块靠近第一气缸的一端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顶部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卷筒本体的两端均设有辊轴,且辊轴端分别活动连接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上,所述固定块顶部通过支撑块固定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底座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气缸以及固定块相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槽、第二转动电机、双向丝杆、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滑道;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绕线机便于对卷筒本体进行安装和拆卸,拆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绕线机
本技术属于绕线机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绕线机。
技术介绍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不仅便于提高生产加工效率,且省时省力,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在汽车零部件生产时,也需要用到绕线机,对生产现场的线状物体进行缠绕,便于线状物体后期的使用。但是,现有的绕线机结构比较固定,不便于现场安装和拆卸,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绕线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绕线机,便于对卷筒本体进行安装和拆卸,拆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推广使用。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绕线机,包括底座和卷筒本体,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气缸和固定块,所述第一气缸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固定块靠近第一气缸的一端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顶部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卷筒本体的两端均设有辊轴,且辊轴端分别活动连接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上,所述固定块顶部通过支撑块固定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法兰与卷筒本体一端的辊轴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气缸以及固定块相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槽、第二转动电机、双向丝杆、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滑道,所述固定槽开设于底座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电机安装于底座的端部,且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底座进入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与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一端与固定槽的内壁通过转动接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分别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的两端,所述滑道开设于底座的顶面,且与固定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分别穿过滑道与第一气缸以及固定块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调节机构,可将卷筒本体的端部与连接法兰分离后,通过启动调节结构带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相互远离,使得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与卷筒本体自动分离,完成对卷筒本体的拆卸,拆卸较为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推广使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滑槽与两块滑块,所述滑槽开设于固定槽的内壁,两块所述滑块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上且与滑槽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滑块与滑槽对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进行限位,使得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移动时更为稳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转动设有两组滚轮,两组滚轮的底部与底座相抵触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滚轮,使得固定块在底座上移动时更为顺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卷筒本体两端的辊轴上均设有限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板对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进行限位,保持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的位置相对稳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相对卷筒本体端部位置对称设有两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与卷筒本体端部相适配的半圆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撑座和半圆槽,用于支撑卷筒本体,有利于在安装和拆卸卷筒本体时使用,降低安装和拆卸难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半圆槽的内部设有缓冲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缓冲垫,减少卷筒本体与半圆槽接触时产生的压力和磨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机,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将卷筒本体的端部与连接法兰分离后,通过启动调节结构带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相互远离,使得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与卷筒本体自动分离,完成对卷筒本体的拆卸,拆卸较为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推广使用。(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机,通过设置滑块与滑槽对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进行限位,使得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移动时更为稳定,通过设置滚轮,使得固定块在底座上移动时更为顺畅,通过设置限位板对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进行限位,保持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的位置相对稳定,通过设置支撑座和半圆槽,用于支撑卷筒本体,有利于在安装和拆卸卷筒本体时使用,降低安装和拆卸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底座;2、第一气缸;3、第一轴承座;4、固定块;5、第二气缸;6、第二轴承座;7、卷筒本体;8、辊轴;9、支撑块;10、第一转动电机;11、连接法兰;12、固定槽;13、第二转动电机;14、丝杆;15、第一固定座;16、第二固定座;17、滑道;18、滑槽;19、滑块;20、滚轮;21、限位板;22、支撑座;23、半圆槽;24、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机,包括底座1和卷筒本体7,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一气缸2和固定块4,所述第一气缸2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轴承座3,所述固定块4靠近第一气缸2的一端设有第二气缸5,所述第二气缸5的顶部设有第二轴承座6,所述卷筒本体7的两端均设有辊轴8,且辊轴8端分别活动连接到第一轴承座3和第二轴承座6上,所述固定块4顶部通过支撑块9固定有第一转动电机10,所述第一转动电机10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法兰11与卷筒本体7一端的辊轴8相连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气缸2以及固定块4相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槽12、第二转动电机13、双向丝杆14、第一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6和滑道17,所述固定槽12开设于底座1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电机13安装于底座1的端部,且第二转动电机13的输出端穿过底座1进入固定槽12的内部,所述双向丝杆14的一端与第二转动电机13的输出端相连接,一端与固定槽12的内壁通过转动接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6分别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14的两端,所述滑道17开设于底座1的顶面,且与固定槽12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6分别穿过滑道17与第一气缸2以及固定块4相连接,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将卷筒本体7的端部与连接法兰11分离后,通过启动调节结构带动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5相互远离,使得第一轴承座3与第二轴承座6与卷筒本体7自动分离,完成对卷筒本体7的拆卸,拆卸较为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推广使用,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滑槽18与两块滑块19,所述滑槽18开设于固定槽12的内壁,两块所述滑块19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6上且与滑槽18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块19与滑槽18对第一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6进行限位,使得第一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6移动时更为稳定,所述固定块4的底部转动设有两组滚轮20,两组滚轮20的底部与底座1相抵触连接,通过设置滚轮20,使得固定块4在底座1上移动时更为顺畅,所述卷筒本体7两端的辊轴8上均设有限位板21,通过设置限位板21对第一轴承座3和第二轴承座6进行限位,保持第一轴承座3和第二轴承座6的位置相对稳定,所述底座1上相对卷筒本体7端部位置对称设有两组支撑座22,所述支撑座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卷筒本体(7),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一气缸(2)和固定块(4),所述第一气缸(2)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轴承座(3),所述固定块(4)靠近第一气缸(2)的一端设有第二气缸(5),所述第二气缸(5)的顶部设有第二轴承座(6),所述卷筒本体(7)的两端均设有辊轴(8),且辊轴(8)端分别活动连接到第一轴承座(3)和第二轴承座(6)上,所述固定块(4)顶部通过支撑块(9)固定有第一转动电机(10),所述第一转动电机(10)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法兰(11)与卷筒本体(7)一端的辊轴(8)相连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气缸(2)以及固定块(4)相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槽(12)、第二转动电机(13)、双向丝杆(14)、第一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6)和滑道(17),所述固定槽(12)开设于底座(1)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电机(13)安装于底座(1)的端部,且第二转动电机(13)的输出端穿过底座(1)进入固定槽(12)的内部,所述双向丝杆(14)的一端与第二转动电机(13)的输出端相连接,一端与固定槽(12)的内壁通过转动接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6)分别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14)的两端,所述滑道(17)开设于底座(1)的顶面,且与固定槽(12)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6)分别穿过滑道(17)与第一气缸(2)以及固定块(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卷筒本体(7),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一气缸(2)和固定块(4),所述第一气缸(2)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轴承座(3),所述固定块(4)靠近第一气缸(2)的一端设有第二气缸(5),所述第二气缸(5)的顶部设有第二轴承座(6),所述卷筒本体(7)的两端均设有辊轴(8),且辊轴(8)端分别活动连接到第一轴承座(3)和第二轴承座(6)上,所述固定块(4)顶部通过支撑块(9)固定有第一转动电机(10),所述第一转动电机(10)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法兰(11)与卷筒本体(7)一端的辊轴(8)相连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气缸(2)以及固定块(4)相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槽(12)、第二转动电机(13)、双向丝杆(14)、第一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6)和滑道(17),所述固定槽(12)开设于底座(1)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电机(13)安装于底座(1)的端部,且第二转动电机(13)的输出端穿过底座(1)进入固定槽(12)的内部,所述双向丝杆(14)的一端与第二转动电机(13)的输出端相连接,一端与固定槽(12)的内壁通过转动接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6)分别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洪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诚斗源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