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073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7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设置于阵列基板上的阳极层,阳极层包括第一导电层和位于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的朝向第二导电层的表面具有第一光栅结构,第一导电层为反射光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为透射光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上设置有发光层;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导电层上设置第一光栅结构,减弱了阳极附近的介质层中出现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效应和波导效应,降低了这两种效应消耗的光量,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显示技术用于平面显示的商业化标准不断提高。得益于OLED商业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目前OLED屏幕已经具备了高亮度、高对比度、广色域等特点,但在工艺和技术方面仍有一些亟待解决和提升的问题。OLED器件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器件,其出光效率是实际射出器件的光子能量器件产生的总光子能量的比值,反映了OLED器件对光能的利用率。OLED器件的发光单元发出光子能量中的一部分会被金属界面上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效应和有机层中的波导效应所消耗,造成出光效率降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效应主要发生在OLED器件的金属阳极与相邻介质层的界面、以及金属阴极与相邻介质层的界面,该效应会消耗总产光量的40%左右;波导效应主要发生在OLED器件的有机发光功能层中,会消耗总产光量的40%左右。在相同的显示条件下,出光效率低下会导致OLED器件的功耗升高、寿命缩短。因此,目前的显示器件存在因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效应和波导效应而导致的出光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用于缓解显示器件因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效应和波导效应而导致的出光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阵列基板;阳极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包括第一导电层和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朝向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具有第一光栅结构;以及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上。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光栅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凹槽和与第一凹槽临近的第一凸起部。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凸起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弧形中的任一种。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凹槽由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是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凸起部沿着相同方向延伸设置。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等间距分布。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层包括用于发光的有机功能层,所述有机功能层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在平面的方向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投影区域为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凹槽至少分布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光栅结构包括纳米光栅。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阳极层还包括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远离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导电层与对应的所述薄膜晶体管电连接。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ITO,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Ag,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ITO。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上的阴极,所述阴极朝向所述发光层的表面具有第二光栅结构。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层包括用于发光的有机功能层,所述有机功能层沿垂直于所述阴极所在平面的方向在所述阴极上的投影区域为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光栅结构至少分布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光栅结构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光栅结构重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设置于阵列基板上的阳极层,阳极层包括第一导电层和位于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的朝向第二导电层的表面具有第一光栅结构,所述第一导电层为反射光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透射光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上设置有发光层;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导电层上设置第一光栅结构,减弱了阳极附近的介质层中出现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效应和波导效应,降低了这两种效应消耗的光量,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导电层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第一导电层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阴极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的阴极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阳极层,所述阳极层包括第一导电层和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朝向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具有第一光栅结构,第一导电层为反射光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为透射光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上设置有发光层;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导电层上设置第一光栅结构,减弱了阳极附近的介质层中出现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效应和波导效应,降低了这两种效应消耗的光量,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0、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10上的阳极层20、设置于所述阳极层20上的发光层30、设置于所述发光层30上的阴极层40、设置于所述阴极层40上的薄膜封装层50、以及设置于所述薄膜封装层50上的聚光层60。所述阵列基板10内设置有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阳极层20电性连接,用于向所述阳极层20提供驱动信号。所述驱动电路可以包括多种驱动信号走线和多个薄膜晶体管器件,所述驱动信号走线和所述薄膜晶体管器件可以为阵列式分布。所述阳极层20包括第一导电层21和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21上的第二导电层22,所述发光层30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22上,所述第一导电层21为反射光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22为透射光导电层。可选地,所述阳极层20还包括第三导电层23,所述第三导电层23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21与所述阵列基板10之间。所述第三导电层23、所述第一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2共同构成所述显示面板的阳极。可选地,所述第三导电层23为氧化铟锡(ITO)电极,所述第一导电层21为银电极,所述第二导电层22为氧化铟锡(ITO)电极。具体地,所述第一导电层21为不透光的金属导电层,所述发光层30发射的光线中的一部分射向所述阳极层20,并被所述阳极层20反射,进而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射出。光线射至所述阳极层20及所述阳极层20附近的膜层时,会有一部分光线因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效应和波导效应而被消耗掉;被表面等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阵列基板;/n阳极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包括第一导电层和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朝向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具有第一光栅结构;以及/n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
阳极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包括第一导电层和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朝向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具有第一光栅结构;以及
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栅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凹槽和与所述第一凹槽临近的第一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弧形中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由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是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凸起部沿着相同方向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等间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用于发光的有机功能层,所述有机功能层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在平面的方向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投影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