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073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显示面板包括:基底;显示层,设于基底上;显示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触控层,设置在显示层远离基底的一侧,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触控电极层、第二绝缘层,其中,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触控电极对应发光单元处设置第一开口,第一绝缘层对应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处设置第一凹槽,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一凹槽中,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一凹槽中的触控电极,并在第一开口处与第一绝缘层接触,第一凹槽的侧壁与第一凹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可以有效提高面板的出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通常为了提高发光效率、降低功耗以及延长寿命,会设置一些光提取结构进行出光提取,进而提高发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目前是在触控层上制备两层低温固化有机材料,通过具有低折射率的有机层与高折射率有机层组成倾斜界面,汇聚光线,提高效率。然而由于有机材料的折射率提升受限,因此,无法有效提高面板的出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可以有效提高面板的出光效率。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底;显示层,设于所述基底上;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触控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触控电极层、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对应所述发光单元处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绝缘层对应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处设置第一凹槽,所述触控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凹槽中的触控电极,并在所述第一开口处与所述第一绝缘层接触,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折射率。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3至1.6,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6至1.9。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凹槽侧壁的截面形状为弯折状。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子凹槽和与所述第一子凹槽对应设置的第二子凹槽,所述第二子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一子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不等。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子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于述第一子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子凹槽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子凹槽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凹槽侧壁的截面形状为弧形。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对应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与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形状相同。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积相同。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材料为无机材料,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材料为有机材料。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层与所述触控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还设置有桥接线;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桥接线连接。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包括:基底;显示层,设于基底上;显示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触控层,设置在显示层远离基底的一侧,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触控电极层、第二绝缘层,其中,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触控电极对应发光单元处设置第一开口,第一绝缘层对应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处设置第一凹槽,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一凹槽中,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一凹槽中的触控电极,并在第一开口处与第一绝缘层接触,第一凹槽的侧壁与第一凹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由于将触控层中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相结合,形成光取出结构,因此有效地提高了界面处的折射率差值,有效地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发光单元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单元和第一凹槽的俯视图。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发光单元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单元和第一凹槽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包括基底10、显示层20、封装层30、第三绝缘层40以及触控层50。其中,基底10、显示层20、封装层30、第三绝缘层40以及触控层50依次层叠设置。基底10包括衬底基板和开关阵列层,衬底基板的材质包括玻璃、二氧化硅、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或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开关阵列层包括构成晶体管的各个膜层。晶体管可以采用顶栅结构的晶体管,也可以采用底栅结构的晶体管,在此不做限制。显示层20包括多个发光单元21,结合图2,发光单元21包括红色发光单元211、绿色发光单元212以及蓝色发光单元213。发光单元21的截面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为阳极、第二电极为阴极。第一电极的材料可为ITO/Ag/ITO的叠层结构。发光层的材料可包括第一发光材料、第二发光材料以及第三发光材料,第二电极设于发光层上,第二电极的材料可为透明导电材料。当然可以理解的,显示层的结构不限于此。封装层30设于显示层20上;在一实施方式中,封装层30包括第一无机层(图中未示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封装层30包括第一无机层和设于第一无机层上的第二无机层(图中均未示出);此外,封装层30还可包括有机层,有机层设于第一无机层和第二无机层之间。第三绝缘层40设于封装层30上;第三绝缘层40的材料包括SiO2、SiNx以及Al2O3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三绝缘层40用于隔离封装层30与触控层50。触控层50设置在第三绝缘层40上。也即,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基底;/n显示层,设于所述基底上;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n触控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触控电极层、第二绝缘层,/n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对应所述发光单元处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绝缘层对应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处设置第一凹槽,所述触控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凹槽中的触控电极,并在所述第一开口处与所述第一绝缘层接触,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底;
显示层,设于所述基底上;所述显示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
触控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触控电极层、第二绝缘层,
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对应所述发光单元处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绝缘层对应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处设置第一凹槽,所述触控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凹槽中的触控电极,并在所述第一开口处与所述第一绝缘层接触,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3至1.6,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6至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侧壁的截面形状为弯折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子凹槽和与所述第一子凹槽对应设置的第二子凹槽,所述第二子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一子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不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于述第一子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然黄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