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结构及防尘罩装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067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结构及防尘罩装配机构,其中,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驱动板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呈环形排列的第一导向槽;所述从动齿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对应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沿所述驱动板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槽与第一导向槽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导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尘罩装配机构可通过电机来驱动,实现对防尘罩的快速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结构及防尘罩装配机构
本技术涉及防尘罩装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尘罩装配机构。
技术介绍
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将防尘罩200装配于球销300时,通常是利用人工来操作。防尘罩200具有弹性,通过手工将防尘罩200下端的内孔210撑开后,将其套设在球销300的卡台310上。然而,人工操作的方式,装配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能满足装配需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效率高的防尘罩装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的防尘罩装配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驱动板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呈环形排列的第一导向槽;所述从动齿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对应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沿所述驱动板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槽与第一导向槽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导向槽。较佳的,所述驱动板上设有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本技术还提供各类一种防尘罩装配机构,包括上述的驱动结构;所述第一导向槽中均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经第二导向槽伸出所述从动齿轮。为了撑开防尘罩,所述滑块伸出从动齿轮的一端设有定位卡扣;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卡扣呈环形排列,且其相对端围合形成一个圆形;滑块处于最小极限距离时,所述圆形的直径小于防尘罩下端的孔径;滑块处于最大极限距离时,所述圆形的直径大于球销上卡台的外径。>为了压紧防尘罩,所述滑块伸出从动齿轮的一端还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的运动方向与所述驱动板的径向相同。为了便于滑块导向,所述滑块包括与所述第一导向槽配合的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导向槽配合的第二滑动部、第三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截面呈圆形。为了更好的对滑块导向,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板上方的导向限位板;所述导向限位板上设有与第一导向槽对应的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三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同。较佳的,所述第三导向槽与所述第三滑动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部和第三滑动部的截面呈方形。为了让驱动结构可以升降,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板下方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板固定连接。为了对驱动结构导向,所述底板和驱动板之间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伸出所述底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防尘罩装配机构可通过电机来驱动,实现对防尘罩的快速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球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防尘罩装配于球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驱动结构中驱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驱动结构中从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防尘罩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防尘罩装配机构中导向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防尘罩装配机构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4-图6所示,一种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驱动板10和从动齿轮20,驱动板10上设有至少两个呈环形排列的第一导向槽11,从动齿轮20上设有与第一导向槽11对应的第二导向槽21,第一导向槽11沿驱动板10的径向延伸,第二导向槽21与第一导向槽11倾斜设置,第二导向槽2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导向槽11。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槽11的数量为五个,五个第一导向槽11环形排列于驱动板10,呈五角星状;第二导向槽21与第一导向槽11对应,五个第二导向槽21环形排列于从动齿轮20,呈五边形。驱动板10上设有与第一电机30的输出轴连接的驱动齿轮40,驱动齿轮40与从动齿轮20啮合。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30为伺服电机。如图7-图10所示,上述的驱动结构可应用于一种防尘罩装配机构,该防尘罩装配机构包括上述的驱动结构,第一导向槽11中均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50,滑块50的一端经第二导向槽21伸出从动齿轮20。滑块50伸出从动齿轮20的一端设有定位卡扣51,五个定位卡扣51呈环形排列,且其相对端围合形成一个圆形。滑块50处于最小极限距离时,即五个滑块的相对端距离最小时,圆形的直径小于防尘罩200下端的孔径;滑块50处于最大极限距离时,即五个滑块的相对端距离最大时,圆形的直径大于球销300上卡台310的外径。滑块50处于最小极限距离时,可以使定位卡扣51伸入防尘罩200下端的内孔210;滑块50处于最大极限距离时,可以通过定位卡扣51将防尘罩200下端的内孔210撑开。滑块50伸出从动齿轮20的一端还设有气缸60,气缸60的输出端设有压紧块61,压紧块61的运动方向与驱动板10的径向相同,即压紧块61在气缸的作用下可以沿驱动板10的径向伸缩。滑块50包括与第一导向槽11配合的第一滑动部52、与第二导向槽21配合的第二滑动部53、第三滑动部54,第二滑动部53的截面呈圆形。第二滑动部53的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小第二滑动部53与第二导向槽21之间的摩擦力。还包括位于驱动板10上方的导向限位板70,导向限位板70上设有与第一导向槽11对应的第三导向槽71,第三导向槽7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导向槽11的延伸方向相同。导向限位板70的设置,有利于对滑块导向。第三导向槽71与第三滑动部54配合,第一滑动部52和第三滑动部54的截面呈方形。还包括位于驱动板10下方的底板80,底板80上设有第二电机90,第二电机90的输出轴与驱动板1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90为直线电机,可以实现驱动板10的上下运动。底板80和驱动板10之间设有导向杆81,导向杆81的下端伸出底板80。有利于对驱动板10上下运动时导向。上述的防尘罩装配机构装配防尘罩时,先把球销300置于装配位置,使球销300的卡台310与驱动板10共轴心线;启动第一电机30,通过驱动齿轮40驱动从动齿轮20,使滑块50处于最小极限距离,把防尘罩200置于定位卡扣51形成的圆形;然后通过气缸60使压紧块61压紧防尘罩200;启动第二电机90,带动驱动结构向下运动,待防尘罩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驱动板(10)和从动齿轮(20);所述驱动板(10)上设有至少两个呈环形排列的第一导向槽(11);所述从动齿轮(2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1)对应的第二导向槽(21);所述第一导向槽(11)沿所述驱动板(10)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槽(21)与第一导向槽(11)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槽(2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导向槽(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驱动板(10)和从动齿轮(20);所述驱动板(10)上设有至少两个呈环形排列的第一导向槽(11);所述从动齿轮(2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1)对应的第二导向槽(21);所述第一导向槽(11)沿所述驱动板(10)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槽(21)与第一导向槽(11)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槽(2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导向槽(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10)上设有与第一电机(30)的输出轴连接的驱动齿轮(40);所述驱动齿轮(40)与所述从动齿轮(20)啮合。


3.一种防尘罩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结构;所述第一导向槽(11)中均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50);所述滑块(50)的一端经第二导向槽(21)伸出所述从动齿轮(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罩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0)伸出从动齿轮(20)的一端设有定位卡扣(51);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卡扣(51)呈环形排列,且其相对端围合形成一个圆形;滑块(50)处于最小极限距离时,所述圆形的直径小于防尘罩(200)下端的孔径;滑块(50)处于最大极限距离时,所述圆形的直径大于球销(300)上卡台(310)的外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罩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0)伸出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旭东胡春华孙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