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卸料的铁片挤压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042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挤压成型机,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卸料的铁片挤压成型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且能够灵活操作的可自卸料的铁片挤压成型机。一种可自卸料的铁片挤压成型机,包括有:底板和第一支架,底板上设有两根第一支架;桌面,两根第一支架顶部连接有桌面;第二支架,桌面上设有第二支架;电机,桌面上安装有电机;折弯机构,桌面上设有折弯机构,折弯机构与第二支架连接,折弯机构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卸料机构,折弯机构上设有卸料机构,卸料机构与第二支架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缺齿轮转动带动大滚轮转动,大滚轮转动带动铁片移动,铁片移动使挤压滚轮转动,同时挤压滚轮将铁片折弯,达到自动折弯的效果,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卸料的铁片挤压成型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挤压成型机,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卸料的铁片挤压成型机。
技术介绍
铁片是一种主要由金属铁制成的片状物体,其有多种用途,例如铁片常被用于制作各种机械部件。铁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尤其是机械产业和工艺等方面,人们可以将铁片挤压成任意形状,再投入机械零部件制作或工艺制作等产业,传统的铁片挤压方法是工人手动使用工具将铁片挤压成型,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较低,另外,由于铁片具有一定的厚度和硬度,人工手动操作灵活性较弱,如此会导致最终挤压出的铁片形状各有差异。专利申请CN2017214750835,公开日为2017.11.07,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热片挤压成型设备,包括有机架、辊轮机构、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和控制系统等,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均与控制系统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调节机构自动调节上压辊与中压辊之间的间距和第二调节机构自动调节下压辊与中压辊之间的间距,如此生产出满足需求厚度的智能电热片,然而该装置不能实现自动卸料的目的。因此,亟待提出一种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且能够灵活操作的可自卸料的铁片挤压成型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手动挤压铁片费时费力、效率较低且操作不太灵活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且能够灵活操作的可自卸料的铁片挤压成型机。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自卸料的铁片挤压成型机,包括有:第一支架,底板上设有两根第一支架;桌面,两根第一支架顶部连接有桌面;第二支架,桌面上设有第二支架;r>电机,桌面上安装有电机;折弯机构,桌面上设有折弯机构,折弯机构与第二支架连接,折弯机构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卸料机构,折弯机构上设有卸料机构,卸料机构与第二支架配合。进一步的,折弯机构包括有:承重板,第二支架上设有承重板;第三支架,桌面上设有第三支架;转轴,第三支架上转动式设有转轴,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轴与卸料机构连接;第一齿轮,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四支架,桌面上设有第四支架;横板,第四支架上滑动式设有横板,承重板与横板配合,横板与卸料机构连接;第一伸缩组件,横板与第四支架滑动式连接有三根第一伸缩组件;挤压滚轮,横板上转动式设有挤压滚轮;踏板,横板上设有踏板;大滚轮,横板上转动式设有大滚轮;缺齿轮,大滚轮上设有缺齿轮,缺齿轮与第一齿轮配合;扭力弹簧,大滚轮上绕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与横板内侧连接,扭力弹簧与缺齿轮连接;卡扣,大滚轮上设有卡扣。进一步的,卸料机构包括有:齿条,第二支架上滑动式设有齿条;复位弹簧,齿条与第四支架连接有复位弹簧;第二齿轮,横板上转动式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齿条啮合;锥齿轮,第二齿轮上与转轴上均设有锥齿轮,上下两侧的锥齿轮相互啮合;移动支架,桌面上滑动式连接有移动支架;推板,移动支架上设有推板,推板与齿条连接,推板与大滚轮配合。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支撑机构,底板上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二伸缩组件,底板上设有第二伸缩组件;支撑滚轮,第二伸缩组件上转动式设有支撑滚轮,支撑滚轮与大滚轮配合。进一步的,移动支架的材料为合金。进一步的,转轴的形状为圆柱形。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横板移至与承重板配合时,缺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缺齿轮转动,缺齿轮转动带动大滚轮转动,扭力弹簧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大滚轮转动带动铁片移动,铁片移动使挤压滚轮转动,同时挤压滚轮将铁片折弯,达到了自动折弯的效果,省时省力;2、本技术通过人们踩住踏板,当上下两侧的锥齿轮相互啮合时,下侧的锥齿轮转动带动上侧的锥齿轮转动,上侧的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此时第二齿轮与齿条啮合,第二齿轮转动使齿条向右移动,齿条移动带动推板向右移动,从而将铁片从大滚轮上推出,如此操作较为灵活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桌面、电机和部分折弯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折弯机构、卸料机构和支撑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底板,2-第一支架,3-桌面,31-第二支架,32-电机,4-折弯机构,40-承重板,401-第一齿轮,402-转轴,403-第三支架,41-第四支架,42-横板,43-第一伸缩组件,44-挤压滚轮,45-踏板,46-扭力弹簧,47-缺齿轮,48-大滚轮,49-卡扣,5-卸料机构,51-复位弹簧,52-齿条,53-锥齿轮,54-第二齿轮,55-移动支架,56-推板,6-支撑机构,61-支撑滚轮,62-第二伸缩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实施例1一种可自卸料的铁片挤压成型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支架2、桌面3、第二支架31、电机32、折弯机构4和卸料机构5,底板1上设有两根第一支架2,两根第一支架2顶部连接有桌面3,桌面3顶侧后部设有第二支架31,桌面3顶侧左部安装有电机32,桌面3顶部设有折弯机构4,折弯机构4与第二支架31连接,折弯机构4与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折弯机构4上设有卸料机构5,卸料机构5与第二支架31配合。人工手动挤压铁片费时费力、效率较低且操作不太灵活,本设备能够自动挤压和卸料,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且操作灵活,首先人们在折弯机构4中放上铁片,再启动电机32,电机32的输出轴转动使折弯机构4部分运转,折弯机构4部分运转使卸料机构5部分运转,人们再使折弯机构4完全运转,折弯机构4将铁片折弯,折弯机构4完全运转的同时会使卸料机构5完全运转,卸料机构5将折弯机构4中成型的铁片推出,铁片由于重力掉落在地面上,然后人们停止使折弯机构4完全运转,从而停止使卸料机构5完全运转,若还需挤压铁片,可继续在折弯机构4中放上铁片,若人们已完成铁片挤压,可关闭电机32,待折弯机构4和卸料机构5停止运转,人们收集地面上的铁片,若再次使用本设备,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和图3所示,折弯机构4包括有承重板40、第一齿轮401、转轴402、第三支架403、第四支架41、横板42、第一伸缩组件43、挤压滚轮44、踏板45、扭力弹簧46、缺齿轮47、大滚轮48和卡扣49,第二支架31前侧右部上侧设有承重板40,桌面3顶侧中部设有第三支架403,第三支架403顶部转动式设有转轴402,转轴402左侧与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转轴402左部与卸料机构5连接,转轴402右侧设有第一齿轮401,桌面3顶部左侧设有第四支架41,第四支架41上部右侧滑动式设有横板42,承重板40与横板42配合,横板42与卸料机构5连接,横板42顶侧与第四支架41顶部滑动式连接有三根第一伸缩组件43,横板42前侧右部下侧设有踏板45,横板42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卸料的铁片挤压成型机,其特征是,包括有:/n第一支架(2),底板(1)上设有两根第一支架(2);/n桌面(3),两根第一支架(2)顶部连接有桌面(3);/n第二支架(31),桌面(3)上设有第二支架(31);/n电机(32),桌面(3)上安装有电机(32);/n折弯机构(4),桌面(3)上设有折弯机构(4),折弯机构(4)与第二支架(31)连接,折弯机构(4)与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n卸料机构(5),折弯机构(4)上设有卸料机构(5),卸料机构(5)与第二支架(31)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卸料的铁片挤压成型机,其特征是,包括有:
第一支架(2),底板(1)上设有两根第一支架(2);
桌面(3),两根第一支架(2)顶部连接有桌面(3);
第二支架(31),桌面(3)上设有第二支架(31);
电机(32),桌面(3)上安装有电机(32);
折弯机构(4),桌面(3)上设有折弯机构(4),折弯机构(4)与第二支架(31)连接,折弯机构(4)与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
卸料机构(5),折弯机构(4)上设有卸料机构(5),卸料机构(5)与第二支架(31)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卸料的铁片挤压成型机,其特征是,折弯机构(4)包括有:
承重板(40),第二支架(31)上设有承重板(40);
第三支架(403),桌面(3)上设有第三支架(403);
转轴(402),第三支架(403)上转动式设有转轴(402),转轴(402)与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转轴(402)与卸料机构(5)连接;
第一齿轮(401),转轴(402)上设有第一齿轮(401);
第四支架(41),桌面(3)上设有第四支架(41);
横板(42),第四支架(41)上滑动式设有横板(42),承重板(40)与横板(42)配合,横板(42)与卸料机构(5)连接;
第一伸缩组件(43),横板(42)与第四支架(41)滑动式连接有三根第一伸缩组件(43);
挤压滚轮(44),横板(42)上转动式设有挤压滚轮(44);
踏板(45),横板(42)上设有踏板(45);
大滚轮(48),横板(42)上转动式设有大滚轮(48);
缺齿轮(47),大滚轮(48)上设有缺齿轮(47),缺齿轮(47)与第一齿轮(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紫程胡璐璐亓甲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东湖学院吴紫程熊斌曾子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