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95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表面对应尾气排放口的位置处通过尾气排放管与旋风分离器表面对应尾气导入口的位置处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表面对应尾气排放口的位置处通过第一尾气回流管与尾气处理室相近的一面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的旋风涡轮、研磨座、分隔板以及导流孔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使得飞灰在重新回入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的内部后能够得到充分燃烧,进一步提高了碳粉的利用率,将尾气中所混入的氨气转化为氮气,利用气体分离膜的选择透过性,便可将氨气的回收,并生产处氮气,为硝酸的制备提供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一种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能够在较高的程度上实现了洁净煤的燃烧率,保证了燃料煤的利用率的同时,还降低了同质量的情况下,尾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降低了燃料煤对环境问题的影响,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节能环保效果。虽然循环流化床能够在较高的程度上实现煤粉的燃烧,但由于所导入的空气流速较快,仍会有部分煤粉未能够得到充分燃烧,因而会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增设一组飞灰再循环设备,目前,现有的飞灰再循环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未充分燃烧的煤粉表面存在一层已燃物质,具有一定的隔热效果,致使刚回入的飞灰还未燃烧便排放而出,反而增加了旋风分离器3的工作负荷,且飞灰中还存在一定量的氨气,因而引发空气的污染,因此,现阶段亟需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飞灰再循环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未充分燃烧的煤粉表面存在一层已燃物质,具有一定的隔热效果,致使刚回入的飞灰还未燃烧便排放而出,反而增加了旋风分离器3的工作负荷,且飞灰中还存在一定量的氨气,因而引发空气污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表面对应尾气排放口的位置处通过尾气排放管与旋风分离器表面对应尾气导入口的位置处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表面对应尾气排放口的位置处通过第一尾气回流管与尾气处理室相近的一面相连通,所述尾气处理室的另一端面通过第二尾气回流管与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相近的一面相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尾气处理室内侧壁上靠近第一尾气回流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研磨座,所述研磨座的内部设置有研磨锤,所述研磨锤固定连接在转接轴的表面,所述转接轴靠近第一尾气回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风涡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接轴的表面套接有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卡接在研磨座的侧端面上,所述转接轴背离旋风涡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离心筒,所述离心筒的表面嵌入式连接有气体分离膜,并且离心筒的表面还设置有磁控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离心筒内侧壁上对应气体分离膜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相近两个分隔板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分隔板的侧端面上开设有导流孔,且相邻两个分隔板上的导流孔互相错位,所述转接轴靠近离心筒的一端开设有凹型连接槽,并且引流口通过凹型连接槽与离心筒的内部相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接轴的表面开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引流口以转接轴的轴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并且引流口位于研磨座和研磨锤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离心筒背离转接轴的一端卡接有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套接在第二尾气回流管的表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尾气处理室表面对应旋风涡轮的位置处卡接有氧气导入管,所述氧气导入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尾气处理室表面靠近第二尾气回流管的一侧卡接有氮气导出管,所述氮气导出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的旋风涡轮、研磨座、研磨锤、氧气导入管、离心筒、分隔板以及导流孔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实现碳粉与已燃物质的分离,使得飞灰在重新回入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的内部后能够得到充分燃烧,进一步提高了碳粉的利用率,将尾气中所混入的氨气转化为氮气,利用气体分离膜的选择透过性,便可将氨气的回收,并生产处氮气,为硝酸的制备提供原料。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的旋风涡轮、研磨座和研磨锤,能够对尾气中所携带的飞灰进行破碎处理,将碳粉表面的已燃物质去除,实现碳粉与已燃物质的分离,使得飞灰在重新回入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的内部后能够得到充分燃烧,进一步提高了碳粉的利用率。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的氧气导入管、离心筒、分隔板和导流孔,将尾气中所混入的氨气转化为氮气,利用气体分离膜的选择透过性,便可将氨气的回收,并生产处氮气,为硝酸的制备提供原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中尾气处理室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中转接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中离心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中离心筒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中分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2、尾气排放管;3、旋风分离器;4、第一尾气回流管;5、尾气处理室;6、第二尾气回流管;7、氧气导入管;8、第一单向阀;9、氮气导出管;10、第二单向阀;11、研磨座;12、研磨锤;13、转接轴;14、旋风涡轮;15、支撑轴承;16、引流口;17、气体分离膜;18、磁控管;19、导流孔;20、密封轴承;21、分隔板;22、离心筒;23、凹型连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1,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1表面对应尾气排放口的位置处通过尾气排放管2与旋风分离器3表面对应尾气导入口的位置处相连通,旋风分离器3表面对应尾气排放口的位置处通过第一尾气回流管4与尾气处理室5相近的一面相连通,尾气处理室5的另一端面通过第二尾气回流管6与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1相近的一面相连通。具体的,如图2所示,尾气处理室5内侧壁上靠近第一尾气回流管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研磨座11,研磨座11的内部设置有研磨锤12,研磨锤12固定连接在转接轴13的表面,转接轴13靠近第一尾气回流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风涡轮14。具体的,如图3所示,转接轴13的表面套接有支撑轴承15,支撑轴承15卡接在研磨座11的侧端面上,转接轴13背离旋风涡轮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离心筒22,离心筒22的表面嵌入式连接有气体分离膜17,并且离心筒22的表面还设置有磁控管18,通过设计的旋风涡轮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1)表面对应尾气排放口的位置处通过尾气排放管(2)与旋风分离器(3)表面对应尾气导入口的位置处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3)表面对应尾气排放口的位置处通过第一尾气回流管(4)与尾气处理室(5)相近的一面相连通,所述尾气处理室(5)的另一端面通过第二尾气回流管(6)与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1)相近的一面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1)表面对应尾气排放口的位置处通过尾气排放管(2)与旋风分离器(3)表面对应尾气导入口的位置处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3)表面对应尾气排放口的位置处通过第一尾气回流管(4)与尾气处理室(5)相近的一面相连通,所述尾气处理室(5)的另一端面通过第二尾气回流管(6)与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体(1)相近的一面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室(5)内侧壁上靠近第一尾气回流管(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研磨座(11),所述研磨座(11)的内部设置有研磨锤(12),所述研磨锤(12)固定连接在转接轴(13)的表面,所述转接轴(13)靠近第一尾气回流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风涡轮(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轴(13)的表面套接有支撑轴承(15),所述支撑轴承(15)卡接在研磨座(11)的侧端面上,所述转接轴(13)背离旋风涡轮(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离心筒(22),所述离心筒(22)的表面嵌入式连接有气体分离膜(17),并且离心筒(22)的表面还设置有磁控管(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虎沈富强邹宏伟孙志华冯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