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真空泵保护功能的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91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真空泵保护功能的气液分离器,进气口设置在筒体的侧壁上,在筒体内部的液体导流槽下方的导液管与液体导流槽的底部连接,液体导流槽剖面呈L型,导液管沿筒体内壁设置,在筒体的中心上方设有出气口,在出气口下方的筒内集气管同样设置在筒体中心处,所述筒内集气管的底部为滤网,筒内集气管的内部还设有一清洗喷头,在筒体的底部中心处还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正对于筒内集气管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进气口与筒体相切设置可以使得气液全部流进液体导流槽内,同时即使滤液结疤也不会对设备造成较大影响,筒内集气管可以保证真空泵工作时不受损,每一个部件都容易更换且造价较低,易于维护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真空泵保护功能的气液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新型气液分离器,尤其涉及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用于真空过滤设备的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事故沟只是被动的截流事故沟状态下外排的尾矿水,且不能进行报警,一旦不能及时发现,事故沟淤堵、填满,仍将造成二次外排。修筑事故沟受地形方式限制,不是所有地点都适合修筑事故沟,且修筑事故沟需大量投资,并且每年都需对损坏的事故沟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浑水自动报警闸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真空泵保护功能的气液分离器,包括进气口、出气口、排液口、液体导流槽、筒内集气管、滤网、导液管、筒体、清洗喷头,具体结构如下:进气口设置在筒体的侧壁上,设置在筒体内部的液体导流槽下方的导液管与液体导流槽的底部连接,所述液体导流槽剖面呈L型,所述导液管沿筒体内壁设置,在筒体的中心上方设有出气口,设置在出气口下方的筒内集气管同样设置在筒体中心处,所述筒内集气管的底部为滤网,所述筒内集气管的内部还设有一清洗喷头,在筒体的底部中心处还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正对于筒内集气管的下方。所述筒内集气管的底部位置设置在导液管底部的上方。所述进气口位置设置在与筒体的外形圆相切的位置处。本技术的优点是:进气口与筒体相切设置可以使得气液全部流进液体导流槽内,同时即使滤液结疤也不会对设备造成较大影响,筒内集气管可以保证真空泵工作时不受损,每一个部件都容易更换且造价较低,易于维护检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具有真空泵保护功能的气液分离器,包括进气口1、出气口2、排液口3、液体导流槽4、筒内集气管5、滤网6、导液管7、筒体8、清洗喷头9,具体结构如下:进气口1设置在筒体的侧壁上,设置在筒体内部的液体导流槽4下方的导液管7与液体导流槽4的底部连接,所述液体导流槽4剖面呈L型,所述导液管7沿筒8体内壁设置,在筒体的中心上方设有出气口2,设置在出气口2下方的筒内集气管5同样设置在筒体8中心处,所述筒内集气管5的底部为滤网6,所述筒内集气管5的内部还设有一清洗喷头9,在筒体的底部中心处还设有排液口3,所述排液口正对于筒内集气管5的下方。所述筒内集气管5的底部位置设置在导液管7底部的上方。所述进气口1位置设置在与筒体8的外形圆相切的位置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气液切向进入筒体8后液体会收集至液体导流槽4内,导液管7会将液体引至气液分离器下部,由于气体会离开导流槽4,朝下方流动至筒内集气管5,筒内集气管5入口高于导液管7底部,气体基本不会同从导液管7流出的液体接触,可保证液体顺利从排液口3流出。尽管大部分液体都会从导液管7流出,但仍会有少量液滴随气体进入筒内集气管5,此时滤网6会阻挡进入筒内集气管液滴,保证从出气口2排出的气体雾沫夹带最少,被滤网6阻挡的液体会从排液口3流出。气液分离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可通过清洗喷头9喷出热水对滤网6进行清洗。本设备内部构造简单,即使滤液结疤也不会对设备造成较大影响,每一个部件都容易更换且造价较低,易于维护检修。所述进气口1的直径通过所需工艺条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液的总进料量,需保证进气口的物料流速在5-40m/s。所述出气口2的直径通过所需工艺条件确定,主要考虑气体的总流量,需保证出气口流速在5-40m/s。所述排液口3的直径通过所需工艺条件确定,主要考虑排出液体的总流量,需保证排液口出口流速在0.5-2m/s。所述液体导流槽4的内外径及液体导流槽的高度通过所需工艺条件确定,外径与筒体8的直径相同,内径与外径的距离在100mm-1000mm之间,液体导流槽高度在100mm至1500mm。所述筒内集气管5的直径通过所需工艺条件确定,主要考虑气体的总流量,需保证筒内集气管气体的流速在2-20m/s,筒内集气管最底端要高于液体导液管7最底端。所述滤网6的孔径需保证进入筒内集气管5的液滴被阻挡且保证气体经过滤网6时阻力较小,孔径大于3-5μm。所述滤网6的数量通过所需工艺条件确定,需保证进入筒内集气管5的液滴被充分收集且阻力较小,滤网的数量在1-8个之间。所述导液管需保证被收集到液体导流槽内的液体被即时排出,导液管的直径在10-100mm之间,数量在5-30之间。所述导液管7的最底端需接近排液口3,与排液口3的距离不大于700mm,且尽可能靠近排液口。所述筒体8的直径及高度通过所需工艺条件确定,需保证进入筒体气体能够顺畅流动,筒体的直径在1000mm-8000mm之间,高度在3000mm-10000mm之间,筒体端头可采用椭圆形封头或锥形封头,视设备设计条件确定。所述清洗喷头9需保证气液分离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清洗滤网6,其清洗喷头直径在5-50mm之间,喷头的数量在1-10个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真空泵保护功能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出气口、排液口、液体导流槽、筒内集气管、滤网、导液管、筒体、清洗喷头,具体结构如下:进气口设置在筒体的侧壁上,设置在筒体内部的液体导流槽下方的导液管与液体导流槽的底部连接,所述液体导流槽剖面呈L型,所述导液管沿筒体内壁设置,在筒体的中心上方设有出气口,设置在出气口下方的筒内集气管同样设置在筒体中心处,所述筒内集气管的底部为滤网,所述筒内集气管的内部还设有一清洗喷头,在筒体的底部中心处还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正对于筒内集气管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真空泵保护功能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出气口、排液口、液体导流槽、筒内集气管、滤网、导液管、筒体、清洗喷头,具体结构如下:进气口设置在筒体的侧壁上,设置在筒体内部的液体导流槽下方的导液管与液体导流槽的底部连接,所述液体导流槽剖面呈L型,所述导液管沿筒体内壁设置,在筒体的中心上方设有出气口,设置在出气口下方的筒内集气管同样设置在筒体中心处,所述筒内集气管的底部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川王剑唐时健赵成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博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