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循环冷却系统用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989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循环冷却系统用过滤装置连通设置在风机的排风口与生产车间之间的管道上,管道包括首尾顺次连通的进风管和出风管,进风管的输入端与风机的排风口连通,出风管的输出端穿设在生产车间的墙壁上;所述过滤装置的底部承接设置杂质收纳槽,过滤装置的侧壁底端设置与进风管连通的入口,过滤装置的顶端设置与出风管相连通的出口,所述过滤装置的壳体内自下而上依次平行设置第一过滤网板、第一过滤棉、第二过滤网板、第二过滤棉、海绵层;所述第一过滤网板为双层金属过滤网板,双层金属过滤网板内部设置活性炭层。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过滤冷空气中的杂质,向无纺布生产车间提供干净优质的冷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循环冷却系统用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循环冷却系统用过滤装置,属于冷空气过滤

技术介绍
目前,无纺布的用途比较广泛,其中医用无纺布占了很大的比例,包括一次性口罩、防护服、手术服、隔离衣等。在无纺布生产过程中,由于从喷丝板出来的初生纤维处于高温高弹的粘流状态,因此需要对初生纤维进行冷却。一般在寒冷的冬季,冷空气温度本身较低,目前常用的冷却手段是冷空气循环冷却,即采用外循环冷却系统将室外的冷空气通过风机抽吸转送至生产车间内,对生产车间内部空间进行冷却,对初生纤维进行降温冷却。这种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冷空气循环冷却的方式,既方便实用,又节约企业的经济成本。但是这种方式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抽吸过程中,会将冷空气中的杂质或细菌一同带进无纺布生产车间内,由于医用无纺布对无纺布生产的卫生安全有严格要求,因此直接将混有杂质或细菌的冷空气送至生产车间内,对喷丝板出来的初生纤维进行冷空气冷却,会严重影响无纺布的质量和卫生,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循环冷却系统用过滤装置,能够过滤冷空气中的杂质,给无纺布生产车间提供干净优质的冷空气。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外循环冷却系统用过滤装置,连通设置在风机的排风口与生产车间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管道包括首尾顺次连通的进风管和出风管,进风管的输入端与风机的排风口连通,出风管的输出端穿设在生产车间的墙壁上;所述过滤装置为竖直设置的无底面的中空壳体,所述过滤装置的底部承接设置杂质收纳槽,过滤装置的侧壁底端设置与进风管连通的入口,过滤装置的顶端设置与出风管相连通的出口,所述过滤装置的壳体内自下而上依次平行设置第一过滤网板、第一过滤棉、第二过滤网板、第二过滤棉、海绵层;所述第一过滤网板为双层金属过滤网板,双层金属过滤网板内部设置活性炭层。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板为金属过滤网板,并且第二过滤网板的目数高于第一过滤网板。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棉、第二过滤棉上分别喷有杀菌液。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杂质收纳槽通过卡箍固定在过滤装置的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的过滤装置位置位于进风管与出风管之间,过滤装置的内部设置第一过滤网板,第一过滤网板为双层金属过滤网板,其内部设置活性炭层,对冷空气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掉相对较大的颗粒杂质,第一过滤网板上方设置第一过滤棉,第一过滤棉的上方设置第二过滤网板、第二过滤网板的目数高于第一过滤网板,可以过滤冷空气中的小颗粒杂质,第二过滤网板的上方设置第二过滤棉,第二过滤棉的上方设置海绵层。第一过滤棉、第二过滤棉上分别喷有杀菌液,可以对过滤后的冷空气进行杀菌,海绵层能够吸取最终过滤后冷空气中的水分。通过本技术过滤后的冷空气既安全又卫生。本技术中过滤装置的底部设有杂质收纳槽,过滤装置中过滤后的杂质能够掉落到杂质收纳槽内,方便清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风机;2、进风管;3、出风管;4、出风口;5、过滤装置;51、第一过滤网板;52、第一过滤棉;53、第二过滤网板;54、第二过滤棉;55、海绵层;6、杂质收纳槽;7、卡箍;8、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一种外循环冷却系统用过滤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装置5为竖直设置的无底面的中空壳体,连通设置在风机1的排风口与生产车间之间的管道上。本实施例中,风机1采用的是蜗壳风机,风机1设置在固定在地面的底座8上,风机1的排风口与进风管2的输入端连通,进风管2的输出端与过滤装置5的侧壁底端的入口相连通,入口与进风管4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出风管3输入端与过滤装置5的顶端的出口连通,出风管3的输出端穿设在生产车间的墙壁上,并且墙壁之间设有密封圈,出风管3的输出端设有出风口4。本技术中过滤装置5的内部侧壁上自下而上依次平行固定设置第一过滤网板51、第一过滤棉52、第二过滤网板53、第二过滤棉54、海绵层55。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网板51为双层金属过滤网板,能够过滤冷空气中相对较大颗粒杂质,双层金属过滤网板内部设置活性炭层,能够起到过滤吸附杂质的作用。通过风机1抽吸的冷空气经第一过滤网板51即对冷空气的第一次过滤。第二过滤网板53为金属过滤网板,并且第二过滤网板53的目数高于第一过滤网板51。当冷空气经过第一过滤网板51过滤后,冷空气中的小颗粒杂质会被第二过滤网板53过滤掉即对冷空气的第二次过滤。本技术中的第一过滤棉52和第二过滤棉54上分别喷有杀菌液。分别对经过第一过滤网板51过滤和第二过滤网板53过滤后的冷空气起到杀菌的作用,即冷空气经过第一过滤网板5过滤后通过第一过滤棉52对第一次过滤的冷空气进行一次杀菌,然后冷空气再经过第二过滤网板53进行第二次过滤,然后第二过滤棉54再对第二次过滤的冷空气进行二次杀菌。使经过第一过滤网板51和第二过滤网板53过滤后的冷空气更加的安全和卫生。本技术中的海绵层55位于过滤装置5内靠近顶部的位置,当冷空气依次经过第一过滤网板51、第一过滤棉52、第二过滤网板53和第二过滤棉54的过滤杀菌后,冷空气通过海绵层55后在进入出风管3中,最终输送到生产车间内部。海绵层55能够吸收冷空气中水分,使通过出风管3进入生产车间的冷空气更加的干爽。本技术中过滤装置5的底部设置有杂质收纳槽6,杂质收纳槽6通过卡箍7进行固定。过滤装置5使用过程中,冷空气中过滤的杂质掉落至杂质收纳槽6中,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定期的清理杂质收纳槽6中的杂质,简单方便。过滤装置5不设置底面,在拆卸杂质收纳槽6后,可以方便地进一步拆装更换第一过滤网板51、第一过滤棉52、第二过滤网板53、第二过滤棉54、和海绵层55,保证过滤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循环冷却系统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设置在风机的排风口与生产车间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管道包括首尾顺次连通的进风管和出风管,进风管的输入端与风机的排风口连通,出风管的输出端穿设在生产车间的墙壁上;/n所述过滤装置为竖直设置的无底面的中空壳体,所述过滤装置的底部承接设置杂质收纳槽,过滤装置的侧壁底端设置与进风管连通的入口,过滤装置的顶端设置与出风管相连通的出口,所述过滤装置的壳体内自下而上依次平行设置第一过滤网板、第一过滤棉、第二过滤网板、第二过滤棉、海绵层;/n所述第一过滤网板为双层金属过滤网板,双层金属过滤网板内部设置活性炭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循环冷却系统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设置在风机的排风口与生产车间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管道包括首尾顺次连通的进风管和出风管,进风管的输入端与风机的排风口连通,出风管的输出端穿设在生产车间的墙壁上;
所述过滤装置为竖直设置的无底面的中空壳体,所述过滤装置的底部承接设置杂质收纳槽,过滤装置的侧壁底端设置与进风管连通的入口,过滤装置的顶端设置与出风管相连通的出口,所述过滤装置的壳体内自下而上依次平行设置第一过滤网板、第一过滤棉、第二过滤网板、第二过滤棉、海绵层;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振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睿无纺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