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米曲霉ZA174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65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米曲霉ZA174及其应用,该菌株具有蛋白酶、淀粉酶及β‑葡萄糖苷酶等酶活高的优点,遗传稳定性能好,应用于酱油或酱的酿造,具有蛋白酶、淀粉酶、β‑葡萄糖苷酶活力高的特征,遗传性能稳定,应用该菌株酿造酱油、酱等调味产品,能够显著的提升发酵制品中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含量。此外,米曲霉ZA174应用于酱油或酱生产的过程中,无需另外对制曲及发酵工艺过程进行调控,即可获得β‑葡萄糖苷酶活力高的曲料;发酵过程中无需额外添加酶制剂,就可以获得风味鲜甜突出、滋味醇厚、留口持久的发酵原油,轻松实现零添加纯酿酱油的工业化生产;后期也无需通过调配其他添加剂来制造成品,工艺步骤简单、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米曲霉ZA174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
,涉及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株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能提高原料利用率的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ZA174,还涉及所述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ZA174在制曲、制备酱油或酱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酱油是以大豆、小麦、麸皮等蛋白质和淀粉为原料,在多种微生物分泌的不同酶系共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形成具有明显香味特征的一种液态调味品。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是影响酱油原料利用率高低及酱油品质好坏的关键微生物,其酶系的健全程度和酶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酱油产率及品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酱油企业使用的生产菌株为沪酿3.042米曲霉,该菌种由于受发酵酱醅或酱醪中氯化钠浓度、曲料pH值等因素影响,纤维素酶分泌能力低下,使得发酵酱醅或酱醪中纤维素酶活性较低,从而影响了蛋白质、淀粉的分解和风味物质的产生,最终导致高盐稀态酱油发酵存在发酵周期长、设备利用率低、原料利用率和氨基态氮出品率较低等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ZA174,其于2021年5月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NO:61641,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n

【技术特征摘要】
1.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ZA174,其于2021年5月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NO:61641,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ZA174在制曲中的用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其中制曲获得的成曲用于制备酱油和/或酱。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ZA174在制备酱油和/或酱中的用途。


5.一种酱油和/或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ZA174接种至豆类原料或/和小麦类原料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寒童星杨勇黄壮壮童火艳彭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