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捷专利>正文

一种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47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包括通过一铰轴铰接连接而形成钳状的两撑开臂,每一撑开臂的前端均设置有一弧形的连接端,且每一连接端的自由端部上都设置有一与该撑开臂垂直设置的舌片,每一撑开臂的末端均设置有一手柄,在初始状态下,两撑开臂上的舌片互相紧靠成闭合状态,且两撑开臂的连接端相向合拢而形成一大致闭合的空间,以为脊柱后入肌间隙手术提供一种适于的专用手术器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脊柱后路肌间隙入路没有专用的显露器械,多应用长大甲状腺拉钩或宽椎板拉钩替代。而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助手长期牵开,使用不方便,费力难用。在暴露过程中,常出现术野显露不清晰,椎弓根暴露不充分等问题,而且暴露器械与周围肌肉组织会发生反复摩擦,往往引起继发肌肉损伤,后期有局部血肿形成,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产生,现有的暴露手段有违肌间隙入路手术专利技术的初衷。目前如何提高脊柱后入肌间隙手术入路手术显露效率,提供良好的脊椎后路肌间隙入路手术视野,减少周围肌肉的继发损伤、省力有效地暴露视野,术中操作简单、且不影响椎弓根钉置入的专用手术器械是目前临床急需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脊柱后入肌间隙手术的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包括通过一铰轴铰接连接而形成钳状的两撑开臂,每一撑开臂的前端均设置有一弧形的连接端,且每一连接端的自由端部上都设置有一与该撑开臂垂直设置的舌片,每一撑开臂的末端均设置有一手柄,在初始状态下,两撑开臂上的舌片互相紧靠成闭合状态,且两撑开臂的连接端相向合拢而形成一大致闭合的空间。进一步的,所述舌片的外缘为钝弧形。进一步的,所述舌片的自由端具有一弯折部,两撑开臂上的舌片的弯折部往背离对方的方向弯折。进一步的,所述撑开臂在位于铰接轴的后段上具有一限宽部,两撑开臂上的限宽部在各自撑开臂的内侧往另一撑开臂方向凸设。r>进一步的,两所述撑开臂的手柄末端分别设置有条状的齿条和卡齿的其一。进一步的,所述撑开臂的手柄上还设置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作用于两撑开臂的手柄,以对该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产生闭合的作用力。进一步的,所述撑开臂由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本技术提供的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能够提供良好的脊椎后路肌间隙入路手术视野,并具有减少周围肌肉的继发损伤、省力有效地暴露视野,术中操作简单等优势。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包括两撑开臂1,两撑开臂1通过一铰轴铰接连接而形成钳状。该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由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可以进行反复消毒使用。每一撑开臂1的前端均设置有一弧形的连接端11,且每一连接端11的自由端部上都设置有一与该撑开臂1垂直设置的舌片13,每一撑开臂1的末端均设置有一手柄12。在初始状态下,两撑开臂1上的舌片13互相紧靠为闭合状态,且撑开臂1的连接端11相向合拢而形成一大致闭合的空间110。两舌片相互紧靠合拢,方便其通过小切口闭合植入肌间隙,而空间110为术中预留了置椎弓根钉的空间,避免椎弓根钉置入过程中出现撑开臂1阻挡,且可以提供较大角度置钉的空间,方便于术中操作。在本实施例中,舌片13的外缘为钝弧形,以减少撑开时对周围肌肉纤维的损伤,此外,舌片的长度可以根据患者肌肉程度来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舌片13的自由端具有一弯折部131,两撑开臂1上的舌片13的弯折部131往背离对方的方向弯折,从而在闭合状态下,两撑开臂1上的舌片13的自由端形成往外张开的嘴部,从而便于在术中植入肌间隙。在本实施例中,两撑开臂1在位于铰接轴的后段上具有相向设置的限宽部14,两撑开臂1上的限宽部14在各自撑开臂1相向的内侧往另一撑开臂1方向凸设,从而限制该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的最大撑开宽度,避免过度撑开而引起的肌肉损伤。在本实施例中,两撑开臂1的手柄末端分别设置有条状的齿条15和卡齿16的其一,卡齿16与齿条15相互配合而维持该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撑开宽度,以确保撑开间隙的可靠有效,并起到维持撑开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两撑开臂1的手柄上还设置有一弹性件17,该弹性件17作用于两撑开臂1的手柄,以对该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产生闭合的作用力,以便于该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在术中的使用,以及便于控制该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的撑开宽度。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一铰轴铰接连接而形成钳状的两撑开臂,每一撑开臂的前端均设置有一弧形的连接端,且每一连接端的自由端部上都设置有一与该撑开臂垂直设置的舌片,每一撑开臂的末端均设置有一手柄,在初始状态下,两撑开臂上的舌片互相紧靠成闭合状态,且两撑开臂的连接端相向合拢而形成一大致闭合的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一铰轴铰接连接而形成钳状的两撑开臂,每一撑开臂的前端均设置有一弧形的连接端,且每一连接端的自由端部上都设置有一与该撑开臂垂直设置的舌片,每一撑开臂的末端均设置有一手柄,在初始状态下,两撑开臂上的舌片互相紧靠成闭合状态,且两撑开臂的连接端相向合拢而形成一大致闭合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的外缘为钝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后路肌间隙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的自由端具有一弯折部,两撑开臂上的舌片的弯折部往背离对方的方向弯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捷陆向东毋斌强
申请(专利权)人:任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