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仪表及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41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车仪表及电动车。该电动车仪表,包括:仪表壳体;设于仪表壳体内部的麦克风,麦克风具有开口;设于仪表壳体的防风罩,防风罩具有前端面板和后端面板,后端面板设有拾音孔,且拾音孔与麦克风的开口连接;防风罩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且第二面板相对第一面板倾斜布置,第一面板的前端与第二面板的前端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面板的后端与第二面板的后端距离。本申请提供的电动车仪表通过第一面板以及第一面板的导风作用可以减少流动过程中渗入拾音孔的风量,以提高电动车仪表在运动过程中的唤醒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仪表及电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仪表及电动车。
技术介绍
相对于手机、电脑等消费级智能产品,电动车是以一个较快速度运动的助力工具。对于电动车这种敞开的环境,环境噪声及骑行过程中的风声都会直接作用于车载的智能仪表,所以骑行过程中的风噪一直是影响运动过程中语音唤醒的一个难题。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仪表01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出的结构,电动车仪表01悬挂在车头,四面八方都会受到风吹,当风灌进麦克风(microphone,MIC)的拾音孔A’,会严重影响骑行状态下的语音交互。由于当前智能电动车刚刚兴起,对于如何解决这种高速移动下的风噪,从而提高唤醒率的问题,都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固定方向。大多是利用挡板将仪表在麦克风这一侧完全包住甚至将整个仪表完全包裹着,或是在仪表内部填充防风棉等材料进行风的过滤。但是,此类方案较复杂,不仅需要改变整车的形态,而且大面积的填充材料在减风速、降风噪的同时也会减弱人声,这个平衡点很难把握。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在运动过程中可以被高效唤醒的电动车仪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仪表及电动车,用以提高运动过程中的唤醒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车仪表,包括:仪表壳体;设于所述仪表壳体内部的麦克风,所述麦克风具有开口;设于所述仪表壳体的防风罩,所述防风罩具有前端面板和后端面板,所述后端面板设有拾音孔,且所述拾音孔与所述麦克风的开口连接;所述防风罩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且所述第二面板相对所述第一面板倾斜布置,所述第一面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前端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后端与第二面板的后端间的距离。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车仪表,具体来说,本申请提供的电动车仪表包括仪表壳体、麦克风以及防风罩,麦克风与防风罩均设于仪表壳体。由于电动车仪表一般安装在电动车上,所以沿电动车的行进方向,防风罩具有相对设置的前端面板和后端面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当用户骑行电动车时,风相对车子运动方向与电动车的行进方向相反,因而风会直接作用于防风罩的前端面板。在风作用于防风罩的前端面板后,风可以沿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向后端面板方向运动。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面板相对第一面板倾斜布置,第一面板的前端与第二面板的前端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面板的后端与第二面板的后端间的距离。换句话说,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呈“外八字”状态。因而,在风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运动过程中,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可将风导至远离后端面板远离拾音孔的位置。本申请提供的电动车仪表通过第一面板以及第一面板的导风作用可以减少流动过程中渗入拾音孔的风量,以提高电动车仪表在运动过程中的唤醒率。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板和/或所述第二面板设有至少一个导风槽,所述导风槽连接所述前端面板与所述后端面板。优选地,所述防风罩的后端面板设有沉台,且所述沉台上设有所述拾音孔。优选地,所述防风罩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沉台的防风网。优选地,所述防风网粘接于所述沉台。优选地,所述防风罩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三面板、第二面板以及所述第四面板依次连接形成环形结构,且所述第四面板相对所述第三面板倾斜布置,所述第四面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三面板的前端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面板的后端与第三面板的后端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防风罩与所述仪表壳体间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防风罩与所述仪表壳体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所述仪表壳体内还设有音频传输通道,所述音频传输通道连接所述麦克风的出口以及所述拾音孔。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安装有如上述第一方面中提供的任意一种电动车仪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仪表的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仪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仪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仪表中防风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仪表中防风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介绍一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仪表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仪表安装于电动车这一类裸露的车载产品,以实现语音交互。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仪表,包括:仪表壳体10;设于仪表壳体10内部的麦克风20,该麦克风20具有开口;设于仪表壳体10的防风罩30,如图3所示,沿电动车的行进方向(如图3中实线箭头方向),防风罩30具有前端面板和后端面板,后端面板设有拾音孔A,且拾音孔A与麦克风20的开口连接;防风罩30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且第二面板相对第一面板倾斜布置,第一面板的前端与第二面板的前端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面板的后端与第二面板的后端距离。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仪表,具体来说,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仪表包括仪表壳体10、麦克风20以及防风罩30,麦克风20与防风罩30均设于仪表壳体10。由于电动车仪表一般安装在电动车上,所以沿电动车的行进方向(如图3中实线箭头方向),防风罩30具有相对设置的前端面板和后端面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当用户骑行电动车时,风相对车子运动方向(如图3中虚线箭头方向)与电动车的行进方向(如图3中实线箭头方向)相反,因而结合图3可以观测到风会直接作用于防风罩30的前端面板。在风作用于防风罩30的前端面板后,风可以沿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向后端面板方向运动。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面板相对第一面板倾斜布置,第一面板的前端与第二面板的前端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面板的后端与第二面板的后端间的距离。换句话说,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呈“外八字”状态。因而,请继续参考图3,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可将风沿图3中方向c导至远离拾音孔A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仪表通过第一面板以及第一面板的导风作用可以减少流动过程中渗入拾音孔A的风量,以提高电动车仪表在运动过程中的唤醒率。应理解,上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可以一个为防风罩30的顶部面板,另一个为防风罩30的底部面板。当然,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还可以一个为防风罩30的左侧面板,另一个为防风罩30的右侧面板。下面以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分别为防风罩30的顶部面板和底部面板为例进行说明。请继续参考图3,具体来说,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将风向两个相背离的方向发散出去,顶面斜向上,底面斜向下,以将从顶面以及底面过来的风向远离拾音孔A位置导出去,从而避免风在拾音孔A前方交汇形成涡流。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仪表,其特征在于,包括:/n仪表壳体;/n设于所述仪表壳体内部的麦克风,所述麦克风具有开口;/n设于所述仪表壳体的防风罩,所述防风罩具有前端面板和后端面板,所述后端面板设有拾音孔,且所述拾音孔与所述麦克风的开口连接;所述防风罩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且所述第二面板相对所述第一面板倾斜布置,所述第一面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前端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后端与第二面板的后端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仪表,其特征在于,包括:
仪表壳体;
设于所述仪表壳体内部的麦克风,所述麦克风具有开口;
设于所述仪表壳体的防风罩,所述防风罩具有前端面板和后端面板,所述后端面板设有拾音孔,且所述拾音孔与所述麦克风的开口连接;所述防风罩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且所述第二面板相对所述第一面板倾斜布置,所述第一面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前端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后端与第二面板的后端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或所述第二面板设有至少一个导风槽,所述导风槽连接所述前端面板与所述后端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罩的后端面板设有沉台,且所述沉台上设有所述拾音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罩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沉台的防风网。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树玉李思敏冉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摩勤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