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935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及控制方法,包括印章主体组件,该印章主体组件设置有用于内置印章体的壳体;行程识别模块,该行程识别模块内置于印章主体组件,通过行程识别模块以预定行程分别运行至初始位置或末端位置,能够使得印章体锁定于壳体内或伸出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印章主体组件内部的设置有行程识别模块,通过改变行程识别模块的位置关系并进行识别,进而确定设置于印章主体组件的壳体内的印章体是否出仓。具体提出了一种依据行程开关电路检测确定印章工作状态及相关智能管理机制与策略,为有效管理印章使用提供一种新的实用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章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印章的使用无法被有效的管理和记录,大部分用户仅是用表格进行简单的使用登记,或者是使用用章审批单进行简单管理。但由于传统印章本身的使用痕迹不具备可记录性,仅靠人为的手工记录或者审批管理,无法对印章的每次使用进行有效管理和记录,且通过申请盖印,无法对非正常用印的过程进行保护性锁定,致使印章使用管理混乱,很可能为用户带来很多的不规范印章使用的风险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一种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一种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包括:印章主体组件,该印章主体组件设置有用于内置印章体的壳体;行程识别模块,该行程识别模块内置于印章主体组件,通过行程识别模块以预定行程分别运行至初始位置或末端位置,能够确定印章体锁定于壳体内或伸出壳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印章主体组件设置有章体固定件,所述章体固定件设置有用于末端位置抵靠的压止块,所述章体固定件设置有用于初始位置锁定的锁止块,以及设置于章体固定件端部的印章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章体固定件设置有用于行程识别模块归位的弹性件,该弹性件采用回弹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行程识别模块包括行程电路板、设置于行程电路板一侧的第一行程开关,以及设置于行程电路板另一侧的第二行程开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行程电路板设置有用于信号处理的信息处理模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设置有检测端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信号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印章开始使用时,下压章体固定件,所述第一行程开关与印章仓仓壁分开,信息处理模块执行图像取证动作,并产生相关记录;S2、章体固定件继续下压盖印,章体固定件顶端抵触到第二行程开关,信息处理模块再次执行图像取证动作,并产生相关记录;S3、获取盖印过程计时,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触发时刻为S,所述第二行程开关触发时刻为G,且设置盖印的第二行程开关的安全时间间隔为J秒;S4、当盖印动作的第二行程开关触发保持时间超过安全时间间隔J秒,信息处理模块执行盖印动作超时策略,执行图像取证动作,并产生相关记录进行报警;S5、设置盖印动作过程的安全时间间隔X秒;S6、当第一行程开关触发时刻S到第二行程开关触发时刻G的间隔大于安全时间间隔X秒时,执行超时图像取证动作,并产生相关记录进行报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行程开关闭合,若闭合时间超过预设阈值T,则信息处理模块进入睡眠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在印章主体组件的章体固定件上设置行程识别模块,通过行程识别模块的不同位置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与章体固定件顶端和底部的部件进行抵触形成闭合电路,产生信号,记录两个行程开关的时间与时刻进行运算。从而采取不同控制策略,达到智能控制印章盖印的功能。同时也可利用设置有的锁止块进行锁止动作。进而对印章的每次使用进行有效管理和记录,解决了致使印章使用管理混乱,为用户带来很多的风险隐患。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行程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行程开关闭合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二行程开关闭合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行程开关的电路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弹性件与行程识别模块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印章主体组件;11、章体固定件;12、压止块;13、锁止块;14、印章仓;15、弹性件;2、行程识别模块;21、行程电路板;22、第一行程开关;23、第二行程开关;24、信息处理模块;240、检测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包括:印章主体组件1,该印章主体组件1设置有用于内置印章体的壳体;所述的印章体为具有章面的章体,可选用标准化的各类印章体,包括标准化的章头和章柄。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印章主体组件1包括用于支撑章体章面的章体固定件11、设置于章体固定件11顶端,用于末端位置抵靠的压止块12,所述章体固定件设置有用于初始位置锁定的锁止块13,以及设置于章体固定件11底端用于放置印章章体的印章仓14。行程识别模块2,该行程识别模块2内置于印章主体组件1,通过行程识别模块2以预定行程分别运行至初始位置或末端位置,从而能够确定是否将该印章体锁定于壳体内,或者将印章体的章面伸出壳体,实现盖印动作。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行程识别模块2包括设置有电流线路的行程电路板21、设置于行程电路板21底端面一侧用于判断盖印初始位置和动作的第一行程开关22,以及设置于行程电路板21顶端面一侧用于判断盖印动作是否完成的第二行程开关23,具体的,通过推动章体固定件11使得行程电路板21分别滑行到章体固定件11顶部或底部两端的极限位置时,能够使得第一行程开关22与印章仓14形成抵靠,则第一行程开关22处于闭合状态产生电路信号,或第二行程开关23与压止块12形成抵靠,则第二行程开关23处于闭合状态产生电路信号。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章体固定件11设置有用于行程识别模块2归位的弹性件15,该弹性件采用回弹弹簧。能够对发生位置变化后的行程识别模块2进行归位,使得第一行程开关22回复到初始位置,实现第一行程开关22处于闭合状态产生电路信号。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行程电路板21设置有用于分别对第一行程开关22和第二行程开关23的信号进行处理的信息处理模块24。且该信息处理模块24设置有检测端口240。该检测端口240分别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22和第二行程开关23信号连接,用于接收第一行程开关22和第二行程开关23闭合后产生的信号。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章体固定件11设置有用于对初始位置进行锁定的锁止块13。具体通过配合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有的锁控装置,进而能够对章体固定件11进行锁止动作,保证未授权下印章无法进行出印盖章。以下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其特征在于,包括:/n印章主体组件(1),该印章主体组件设置有用于内置印章体的壳体;/n行程识别模块(2),该行程识别模块内置于印章主体组件,通过行程识别模块以预定行程分别运行至初始位置或末端位置,能够确定印章体锁定于壳体内或伸出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其特征在于,包括:
印章主体组件(1),该印章主体组件设置有用于内置印章体的壳体;
行程识别模块(2),该行程识别模块内置于印章主体组件,通过行程识别模块以预定行程分别运行至初始位置或末端位置,能够确定印章体锁定于壳体内或伸出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主体组件设置有章体固定件(11),所述章体固定件设置有用于末端位置抵靠的压止块(12),所述章体固定件设置有用于初始位置锁定的锁止块(13),以及设置于章体固定件端部的印章仓(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章体固定件设置有用于行程识别模块归位的弹性件(15),该弹性件采用回弹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识别模块包括行程电路板(21)、设置于行程电路板一侧的第一行程开关(22),以及设置于行程电路板另一侧的第二行程开关(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电路板设置有用于信号处理的信息处理模块(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具有行程开关的智能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迎伟胡达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云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