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轨式翻转墨盒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64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轨式翻转墨盒托,包括翻转墨盒托,所述翻转墨盒托包括托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托体两侧的翻转滑轨组;支撑柱组件,该支撑柱组件包括支撑柱,以及设置于支撑柱的导柱组件,通过推动导柱组件沿翻转轨道组滑动,使得托体侧移至支撑柱外侧。所述翻转滑轨组采用单轨道结构,所述导柱组件采用单导柱结构。同时可采用双轨道双导柱结构,所述翻转滑轨组采用双轨道结构,且所述导柱组件采用双导柱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单层单轨或双层双轨道,通过导柱组在轨道组中滑动,从而实现了墨盒托的翻转方式的改变。从而使得整体的墨盒托在向一侧翻转时,更加便捷,实用更加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轨式翻转墨盒托
本专利技术涉及墨盒托滑轨式翻转
,特别涉及一种滑轨式翻转墨盒托。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印章出盒机构都是通过章体翻转的方式从而实现章体出仓。此种方式随着使用次数增多,则会导致章体出仓的卡顿不流畅,该方案虽然能够实现简单出章需要。但是,却存在一定不便性,且翻转路径长度较长,导致推到章体翻转轨迹过长,出墨印章不清晰,或者一侧清晰一侧模糊。同时加重了整个章体组件的重量,增加成本和携带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一种滑轨式翻转墨盒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一种滑轨式翻转墨盒托,包括:翻转墨盒托,所述翻转墨盒托包括托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托体两侧的翻转滑轨组;支撑柱组件,该支撑柱组件包括支撑柱,以及设置于支撑柱的导柱组件,通过推动导柱组件沿翻转轨道组滑动,使得托体侧移至支撑柱外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转滑轨组采用单轨道结构;所述翻转滑轨组包括设置于托体一侧的左轨道和另一侧的右轨道;所述导柱组件采用单导柱结构,所述导柱组件包括设置于左道轨的左导柱,以及设置于右轨道的右导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转滑轨组采用双轨道结构;所述翻转滑轨组包括平行设置于托体两侧的第一轨道组和第二轨道组,且第一轨道组和第二轨道组的尾端对齐,第二轨道组的轨道长度L2与所述第一轨道组的轨道长度L1的比例范围为50%至60%;所述导柱组件采用双导柱结构;所述导柱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轨道组的第一导柱组,以及设置于第二轨道组的第二导柱组,所述第一导柱组起始位置设置于距第一轨道组起点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距离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轨道组的轨道长度L1小于托体的长度D。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体翻转开口侧为半弧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体的翻转角度范围为80度至9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在翻转墨盒托设置滑轨式的翻转轨道组,再利用在该翻转轨道组中设置对应的导柱组件,进而推动导柱组件在翻转轨道组上滑行,从而实现翻转墨盒托向一侧翻转,进行印章的出仓动作。同时还进一步可实现单轨道结构和双层双轨道结构。其中单轨道实现了托体的在左右导柱的导向下,进行联动运行,达到出印盖章功能。而进一步的双层双轨道结构,则通过设置第一轨道组和第二轨道组,进而缩短了滑行的行程,达到了更加快捷便利的出印盖章的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滑轨式翻转墨盒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单轨道结构的翻转墨盒托和导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双层双轨道结构的翻转墨盒托和导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导柱组与第二导柱组起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翻转墨盒托;11、托体;12、翻转滑轨组;121、左轨道;122、右轨道;123、第一轨道组;124、第二轨道组;2、支撑柱组件;21、支撑柱;22、导柱组件;221、左导柱;222、右导柱;223、第一导柱组;224、第二导柱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滑轨式翻转墨盒托,包括:翻转墨盒托1,该翻转墨盒托1包括用于放置墨盒的托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托体11左右两侧向内开设的翻转滑轨组12,可用于配合导柱组件2进行联动运行。导柱组件2,该导柱组件2设置于翻转轨道组,能够通过推动导柱组件2,且该导柱组件2沿翻转轨道组滑动,进而对翻转墨盒托1侧向翻转至垂直方向。所述托体11的翻转角度范围为80度至90度。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滑轨组12采用单轨道结构,所述导柱组件2采用单导柱结构,该单导柱结构的导柱组件2配合单导轨结构的翻转轨道组进行翻转联动运行。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翻转滑轨组12包括设置于托体11一侧的左轨道121和另一侧的右轨道122。且所述导柱组件2包括设置于左道轨的左导柱21,以及设置于右轨道122的右导柱22。具体实时方式,如在托体11中安装墨盒,在内部安装印章,则内部的印章可以自动从托体11中的墨盒中取墨。盖印时,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单导柱结构的导柱组件2带动翻转墨盒托1向下做82度翻转,当翻转墨盒托1翻转82度完成时,内部印章达到完全出仓状态,从而可以实现盖印动作。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翻转滑轨组12采用双轨道结构,且所述导柱组件2采用双导柱结构。双轨道结构的翻转滑轨组12配合双导柱结构的导柱组件2能够利用更短路径,使得翻转墨盒托1侧向翻转,从而实现出印盖章动作。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翻转滑轨组12包括设置于托体11左右两侧平行设置的第一轨道组123和第二轨道组124,且该第二轨道组124的轨道长度L2与所述第一轨道组123的轨道长度L1的比例范围为50%至60%。具体实施方式的,该第一轨道组123的轨道长度设置为39.8mm,该第二轨道组124的轨道长度L2设置为23.2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组123的轨道长度L1小于托体11的长度D。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轨道组123的轨道长度39.8mm小于托体11的长度55.3mm。体现出双层双轨道结构的翻转轨道组的轨道长度更短,能够在更短的形程路径下,实现翻转墨盒托1侧向翻转达到盖印功能。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托体11翻转开口侧为半弧形结构。使得整体装置的结构空间更小,节省空间和美观。进一步的,双轨道结构的导柱组件2包括设置于第一轨道组123的第一导柱组23,以及设置于第二轨道组124的第二导柱组24,所述第一导柱组23起始位置设置于距第一轨道组123起点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距离处。具体的,通过限定该第一轨道组123和第二轨道组124的轨道长度,同时使得第一导柱组23起始位置设置于距第一轨道组123起点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距离处。能够让整个第一导柱组23在第一轨道组123顺利滑行的同时,第二导柱组24能顺利滑入第二轨道组124。完成整个双层双轨道结构的出印盖章的动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轨式翻转墨盒托,其特征在于,包括:/n翻转墨盒托(1),所述翻转墨盒托包括托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托体两侧的翻转滑轨组(12);/n支撑柱组件(2),该支撑柱组件包括支撑柱(21),以及设置于支撑柱的导柱组件(22),通过推动导柱组件沿翻转轨道组滑动,使得托体侧移至支撑柱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轨式翻转墨盒托,其特征在于,包括:
翻转墨盒托(1),所述翻转墨盒托包括托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托体两侧的翻转滑轨组(12);
支撑柱组件(2),该支撑柱组件包括支撑柱(21),以及设置于支撑柱的导柱组件(22),通过推动导柱组件沿翻转轨道组滑动,使得托体侧移至支撑柱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滑轨式翻转墨盒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滑轨组采用单轨道结构;
所述翻转滑轨组包括设置于托体一侧的左轨道(121)和另一侧的右轨道(122);
所述导柱组件采用单导柱结构,所述导柱组件包括设置于左道轨的左导柱(221),以及设置于右轨道的右导柱(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滑轨式翻转墨盒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滑轨组采用双轨道结构;
所述翻转滑轨组包括平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迎伟童建伟王涝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云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