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车前支腿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泵车前支腿生产线。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重工行业泵车的前支腿生产全都以人工组对、人工焊接等手动操作的方式为主,设备老旧落后、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产品一致性难以保证、且人工操作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基于以上生产情况分析,亟需一种现代化、智能化的的流水生产线以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车前支腿生产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泵车前支腿生产线,包括组对区、焊接区以及设置在组对区与焊接区之间的输送行车,所述组对区设有自动组对装置,所述自动组对装置包括备料机构、组对机构及上料机构,所述备料机构用以储备组对用的若干组装板,所述上料机构将组装板从备料机构依次输送至组对机构,组对机构将组装板组对,形成支腿主体;所述焊接区设有若干自动焊接装置,所述输送行车从组对区将自动组对装置组对成支腿主体依次输送至焊接区的自动焊接装置上,通过自动焊接装置对支腿主体焊接加固。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车前支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对区(100)、焊接区(200)以及设置在组对区(100)与焊接区(200)之间的输送行车(300),所述组对区(100)设有自动组对装置(10),所述自动组对装置(10)包括备料机构(11)、组对机构(12)及上料机构(13),所述备料机构(11)用以储备组对用的若干组装板,所述上料机构(13)将组装板从备料机构(11)依次输送至组对机构(12),组对机构(12)将组装板组对,形成支腿主体;所述焊接区(200)设有若干自动焊接装置(20),所述输送行车(300)从组对区(100)将自动组对装置(10)组对成支腿主体依次输送至焊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车前支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对区(100)、焊接区(200)以及设置在组对区(100)与焊接区(200)之间的输送行车(300),所述组对区(100)设有自动组对装置(10),所述自动组对装置(10)包括备料机构(11)、组对机构(12)及上料机构(13),所述备料机构(11)用以储备组对用的若干组装板,所述上料机构(13)将组装板从备料机构(11)依次输送至组对机构(12),组对机构(12)将组装板组对,形成支腿主体;所述焊接区(200)设有若干自动焊接装置(20),所述输送行车(300)从组对区(100)将自动组对装置(10)组对成支腿主体依次输送至焊接区(200)的自动焊接装置(20)上,通过自动焊接装置(20)对支腿主体焊接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前支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备料机构(11)包括第一备料台(111)及定位台(112),所述第一备料台(111)用以储备组装用的若干组装板,所述定位台(112)用以对组装板进行定位,以供上料机构(13)将第一备料台(111)上的组装板输送至定位台(112),定位台(112)将组装板定位后,上料机构(13)再将组装板从定位台(112)输送至组对机构(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车前支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对机构(12)包括组对机座(121)、第一翻转驱动装置(122)、组对翻转座(123)及组对焊接机构(124),所述第一翻转驱动装置(122)固定在组对机座(121)上,组对翻转座(123)固定在第一翻转驱动装置(122)的输出轴上,第一翻转驱动装置(122)驱动组对翻转座(123)在组对机座(121)上翻转;所述组对焊接机构(124)设置在组对机座(121)外;所述组对翻转座(123)设有对中端(101)及组对端(102),所述对中端(101)上设有对中机构(40),对中机构(40)可朝向组对端(102)进退活动,所述组对端(102)上设有外定位机构(50),所述对中机构(40)设有与外定位机构(50)相配合的内定位机构(60),以供上料机构(13)将组装板依次输送至组对翻转座(123)的组对端(102),外定位机构(50)与内定位机构(60)相配合,将组装板定位并组对,所述组对焊接机构(124)在组对过程中,将相交接的组装板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车前支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定位机构(50)包括第一侧板外定位机构(51)、第二侧板外定位机构(52)、顶板外定位机构(53)及底板外定位机构(54),所述第一侧板外定位机构(51)设置在组对端(102)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外定位机构(52)设置在组对端(102)的另一侧,所述顶板外定位机构(53)包括两组翻转压合组件(531),两组翻转压合组件(531)相对设置在组对端(102)两侧上,每一翻转压合组件(531)包括若干翻转压合结构(532),通过翻转压合结构(532)的翻转压合臂上摆压合进行定位;所述底板外定位机构(54)设置在组对端(102)的底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车前支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机构(40)包括对中座(41)及进退驱动机构(42),所述对中座(41)可滑动地设置在对中端(101)上,所述进退驱动机构(42)固定在对中座(41)内,通过进退驱动机构(42)驱动对中座(41)在对中端(101)上滑动;所述对中座(41)包括座体部(411)及架杆部(412),所述架杆部(412)设置在座体部(411)朝向组对端(102)的一端上,所述对中座(41)内设有连通座体部(411)及架杆部(412)的内腔,所述内定位机构(60)设置在内腔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鹏,许小衡,杨武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隆深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