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电高频振荡信号采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899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电高频振荡信号采集系统,包括Power.SchDoc电源模块、Analog&ADC.SchDoc前端模拟信号采集模数转化模块、FPGA.SchDoc逻辑控住模块、USB.SchDoc数据传输模块和Marker.SchDoc外部标记电平转换模块,所述Power.SchDoc电源模块内部电性连接有锂电池充电模块和电压转换模块,所述锂电池充电模块内部电性连接有锂电池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内部电性连接有升压模块,所述Power.SchDoc电源部分电性连接有5V隔离电源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满足能够采集高频带脑电信号的同时,保留了能够采集传统低频段脑电信号的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结合脉冲电刺激设备采集低频和高频体感诱发电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保留了多种外部Marker标记接口,能够应用于采集所有种类的脑电高频振荡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电高频振荡信号采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脑电高频振荡信号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大脑是人体最为重要、最复杂的器官之一,是神经系统最为高级的部分,掌管人体所有高级神经活动。大脑皮层是由100余亿神经元所组成,脑电信号是数以千计的神经元细胞在相同空间取向上同步发生的放电活动。起源于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从皮层表面记录出的电位是许多神经元同时活动时所产生的电场的总和,即为脑电信号。脑电信号作为人脑产生的能反映大脑活动特征的生物电信号,它所包含的脑活动信息非常丰富,对于它的研究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脑电活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发脑电,一种是诱发脑电。自发脑电是在无外界刺激下,大脑不同部位自然形成的脑电;诱发脑电就是借助于外界刺激(光、电以及直接刺激脑皮层等),在大脑中所形成的脑电。传统脑电信号的记录频率都小于100Hz,对于高于100Hz频率的脑电信号研究还处于摸索之中,目前还没有明确分类。根据文献阅读研究,部分研究者将高于30Hz的脑电信号都称之为高频振荡脑电活动。目前文献提及的高频振荡包括: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电高频振荡信号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ower.SchDoc电源模块、Analog&ADC.SchDoc前端模拟信号采集模数转化模块、FPGA.SchDoc逻辑控住模块、USB.SchDoc数据传输模块和Marker.SchDoc外部标记电平转换模块,所述Power.SchDoc电源模块内部电性连接有锂电池充电模块和电压转换模块,所述锂电池充电模块内部电性连接有锂电池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内部电性连接有升压模块,所述Power.SchDoc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有5V隔离电源模块,所述Analog&ADC.SchDoc前端模拟信号采集模数转化模块内部电性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电高频振荡信号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ower.SchDoc电源模块、Analog&ADC.SchDoc前端模拟信号采集模数转化模块、FPGA.SchDoc逻辑控住模块、USB.SchDoc数据传输模块和Marker.SchDoc外部标记电平转换模块,所述Power.SchDoc电源模块内部电性连接有锂电池充电模块和电压转换模块,所述锂电池充电模块内部电性连接有锂电池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内部电性连接有升压模块,所述Power.SchDoc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有5V隔离电源模块,所述Analog&ADC.SchDoc前端模拟信号采集模数转化模块内部电性连接有模拟前端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和信号模数转换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电高频振荡信号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充放电控制模块由电阻R47、R48、R50、R51、R53,电容C74、C75,LED灯LED2、LED3和CN3065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铁军王爱健阳杰宏陈绅城郜东瑞谢佳欣应少飞任俊如尧德中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