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894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包括顶端敞口的箱体,箱体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位置一一对应的通槽,且位置相对的两个通槽内共同活动穿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两端且位于箱体的外侧设有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能够支撑扦插的材料,防止其倒伏;且在移栽时,有效避免根系的断裂,提高扦插苗移植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栽培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
技术介绍
从20世纪40年代起,随着生长素的人工合成以及人工弥雾扦插装置的运用,扦插生根的技术得以飞速发展。随着扦插生根机理的研究,微繁、幼化理论的发展以及各种扦插装置的应用,扦插繁殖育苗技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植物扦插多是将插穗插入土壤、沙子、珍珠岩、蛭石等基质中,等到生根后再移植。很多植物材料在扦插培育时,由于缺乏扶持装置,容易发生倒伏,降低存活率;且移植时其根系容易断裂,影响后续栽种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能够支撑扦插的植株,防止其倒伏;且在移栽时,有效避免根系的断裂,提高扦插移植的成活率。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包括顶端敞口的箱体,所述箱体每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位置一一对应的通槽,且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通槽内共同活动穿接有若干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可拆卸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限位杆固定在所述通槽的特定位置上。优选地,每个侧壁上的所述通槽均为2-3个,且上下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杆穿接在任一位置相对的所述通槽内。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为螺母,所述螺母螺接在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箱体外侧的端部。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卡位件及弹性绳,所述卡位件为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圆柱型结构;所述弹性绳一端与所述限位杆的端面固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卡位件的开口端并与所述卡位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箱体外壁上且位于所述通槽处设有与所述卡位件开口端相匹配的凹槽,当所述弹性绳自然伸长时,所述卡位件的开口端卡接在对应位置的所述凹槽内,对所述限位杆进行限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卡位件的封闭端开设有开孔,所述弹性绳穿过所述开孔,并在所述开孔外部绑接固定。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卡位件的封闭端外侧固设有拉环。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通槽下方水平固设有支撑网。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通槽内共同设有限位杆,纵向及横向的限位杆在箱体内能够交错排列,从而形成不同的框体,将插穗固定在框体内;限位杆还能够在通槽内随意移动,从而调节纵横交错的限位杆之间形成的框体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粗细的插穗的支撑;该装置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防止插穗倒伏;且需要将扦插苗移栽时,只需将限位杆移动或拆卸,即可将植株取出,有效避免根系的损伤,提高后续的移栽成活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提供的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实施例2提供的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提供的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4提供的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中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0、螺母;11、支撑网;2、通槽;3、限位杆;32、卡位件;33、弹性绳;35、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顶端敞口的箱体1,箱体1内可以装有供植物扦插所需的营养液或者培养基;箱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位置一一对应的通槽2,且位于相邻两侧壁上的通槽2分别位于不同水平线上;位置相对的两个通槽2内共同活动穿接有若干限位杆3,纵向及横向的限位杆3在箱体1内能够交错排列,从而形成不同的框体,将插穗固定在框体内,防止其倒伏,如图2所示;另外,由于限位杆3在通槽2内活动设置,故限位杆3能够在通槽2内随意移动,从而调节纵横交错的限位杆3之间形成的框体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粗细的插穗的支撑;为了将支撑的插穗固定不动,需要使支撑的限位杆3固定不动,因此在每个限位杆3的两端均设有螺纹,并在限位杆3的两端设有相匹配的螺母10;使用时,只需拧紧或拧松该螺母10,即可实现限位杆3的拆卸、移动或固定;需要将扦插苗移栽时,只需将限位杆3移动或拆卸,即可将植株取出,有效避免根系的损伤提高后续的移栽成活率。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仅在于:为了适用插穗的不同长短或营养液、培养基的不同用量,每个箱体1侧壁上的通槽2为2-3个,且相互平行设置,限位杆3穿接在任一位置相对的通槽2内,如图3所示;当插穗较短时,可以将限位杆3穿接在位于下方的通槽2内;当插穗较长时,可以将限位杆3穿接在位于上方的通槽2内;当需要的营养液或培养基较少时(适用于随着扦插苗的生长吸收不断添加营养液的情况),可以将限位杆3穿接在位于下方的通槽2内,还可以避免由于植株生长吸收导致营养液液位下降、根系吸收不到营养液的问题出现;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仅在于:为了进一步使插穗固定,在箱体1的内部且位于通槽2的下方水平固设有支撑网11,如图4所示,该支撑网11能够支撑在插穗的底端,防止其继续向箱体1底部掉落;支撑网11的孔径以能够支撑住插穗底端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实施。实施例4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方案:限位结构包括卡位件32及弹性绳33,如图5所示;卡位件32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型结构,弹性绳33穿过该开口端并与卡位件32的封闭端可拆卸连接;箱体1外壁且位于通槽2处设有与卡位件32开口端相匹配的凹槽,当弹性绳33自然伸长时,卡位件32的开口端能够卡接在对应位置的凹槽内,对限位杆3进行限位;当弹性绳33拉长时,卡位件32的开口端能够移出对应位置的凹槽内,此时限位杆3能够随意移动;弹性绳33与卡位件3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卡位件32的封闭端开设有开孔,弹性绳33穿过开孔,并在开孔外部绑接固定;为了使弹性绳33方便拉长,在卡位件32的封闭端外侧固设有拉环3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其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敞口的箱体(1),所述箱体(1)每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位置一一对应的通槽(2),且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通槽(2)内共同活动穿接有若干限位杆(3),所述限位杆(3)的两端均可拆卸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限位杆(3)固定在所述通槽(2)的特定位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敞口的箱体(1),所述箱体(1)每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位置一一对应的通槽(2),且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通槽(2)内共同活动穿接有若干限位杆(3),所述限位杆(3)的两端均可拆卸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限位杆(3)固定在所述通槽(2)的特定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侧壁上的所述通槽(2)均为2-3个,且上下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杆(3)穿接在任一位置相对的所述通槽(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螺母(10),所述螺母(10)螺接在所述限位杆(3)位于所述箱体(1)外侧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植物扦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卡位件(32)及弹性绳(33),所述卡位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微宋子琪尚旭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