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888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15
一种通信装置,其无需由基站装置进行调度而能够决定发送资源,所述通信装置具备:取得部,其获取其他通信装置的地理信息;以及选择部,其对应于所述地理信息而选择所述发送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通信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网络中,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或功能手机)的通信量占据网络资源的大半。另外,移动终端使用的通信量今后也有扩大的倾向。另一方面,要求与IoT(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服务(例如交通系统、智能仪表、装置等监视系统)的展开对应地应对具有多样的要求条件的服务。因此,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或者NR(NewRadio))的通信标准中,除了4G(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技术(例如,非专利文献2~12)以外,还要求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化、大容量化、低延迟化的技术。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五代通信标准,通过3GPP(Thi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工作组会(例如,TSG-RANWG1、TSG-RANWG2等)进行了技术研究(非专利文献13~40)。如上所述,为了应对多种多样的服务,在5G中,设想了被分类为eMBB(EnhancedMobileBroadBand:增强型移动宽带)、MassiveMTC(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机器类型通信)、以及URLLC(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超可靠低延迟通信)的许多用例的支持。另外,在3GPP的工作组会中,讨论V2X(VehicletoEverything:车对万物)通信。V2X例如是使用侧链路(sidelink)信道进行汽车间通信的V2V(VehicletoVehicle:车辆对车辆)、在汽车与行人(Pedestrian)之间进行通信的V2P(VehicletoPedestrian:车辆对行人)、在汽车与标识等道路基础设施之间进行通信的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车辆对基础设施)、以及在汽车与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V2N(VehicletoNetwork:车辆对网络)等的总称。关于V2X的规定例如记载于非专利文献1。例如期待V2X应用于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关于V2X中的资源配置,存在使控制信道(PSCCH:PhysicalSide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与数据信道(PSSCH:PhysicalSidelinkSharedChannel(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相邻的配置方法、以及使控制信道与数据信道不相邻的方法。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对PSCCH的资源例如映射有包含与对应的PSSCH的数据的调制方式以及编码率相关的信息等的SCI(SidelinkControlInformation:侧链路控制信息)。在LTE(长期演进)-V2X中,作为分配资源的方式,例如有移动通信系统集中地进行控制的方式和终端装置自主地进行控制的方式。移动通信系统集中地进行控制的方式在终端装置处于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内时能够应用,也被称为模式3。另一方面,各终端装置自主地进行控制的方式也能够应用于终端装置不处于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也被称为模式4。在LTE-V2X的模式4中,为了分配资源,在终端装置与移动通信系统之间不进行通信,因此能够缩短在终端装置中产生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的发送延迟,能够满足严格的延迟要求。此外,在3GPP的工作组会中,对NR-V2X中侧链路的资源分配进行了讨论。在该工作组会中,关于NR-V2X的资源分配,讨论了2个模式、即模式1和模式2。NR-V2X的模式1例如是基站对终端装置(或者UE(UserEquipment))作为侧链路发送而使用的资源进行调度的模式。另一方面,NR-V2X的模式2例如是在由基站装置或网络设定(configured)的侧链路资源、或者预先设定的侧链路资源内,(基站装置不进行调度)终端装置决定发送资源的模式。进而,在3GPP的工作组会中,关于NR-V2X的模式2,讨论了4个子模式、即覆盖模式2(a)至模式2(d)。模式2(a)例如是终端装置自主地选择发送用的侧链路资源的模式。另外,模式2(b)例如是终端装置为了其他终端装置而辅助侧链路资源的模式。此外,模式2(c)例如是终端装置使用为了侧链路发送而预先设定的授权(grant)的模式。此外,模式2(d)例如是终端装置调度其他终端装置的侧链路发送的模式。进而,在3GPP的工作组会中,关于NR-V2X,还研究了终端装置向gNB(NextgenerationNodeB)报告包含与终端装置相关联的地理信息(例如,位置信息)的辅助信息(assistanceinformation)。进而,在3GPP的工作组会中,针对NR-V2X的模式2(c),研究了在覆盖范围外使用(预先)设定的1个或多个侧链路发送模式。此外,还研究了在覆盖范围内通过gNB的设定来指示1个或多个侧链路发送模式。其中,由工作组会同意了发送模式通过时间及频率来设计,发送模式通过时间及频率中的资源的尺寸、时间及频率中的资源的位置及资源数来决定等。侧链路发送模式的详细情况成为今后的研究课题。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3GPPTS22.186V16.0.0(2018-09)非专利文献2:3GPPTS36.211V15.0(2018-06)非专利文献3:3GPPTS36.212V15.2.1(2018-07)非专利文献4:3GPPTS36.213V15.0(2018-06)非专利文献5:3GPPTS36.300V15.0(2018-06)非专利文献6:3GPPTS36.321V15.0(2018-07)非专利文献7:3GPPTS36.322V15.0(2018-07)非专利文献8:3GPPTS36.323V15.0.0(2018-07)非专利文献9:3GPPTS36.331V15.2.2(2018-06)非专利文献10:3GPPTS36.413V15.0(2018-06)非专利文献11:3GPPTS36.423V15.0(2018-06)非专利文献12:3GPPTS36.425V15.0.0(2018-06)非专利文献13:3GPPTS37.340V15.0(2018-06)非专利文献14:3GPPTS38.201V15.0.0(2017-12)非专利文献15:3GPPTS38.202V15.0(2018-06)非专利文献16:3GPPTS38.211V15.0(2018-06)非专利文献17:3GPPTS38.212V15.0(2018-06)非专利文献18:3GPPTS38.213V15.0(2018-06)非专利文献19:3GPPTS38.214V15.0(2018-06)非专利文献20:3GPPTS38.215V15.0(2018-06)非专利文献21:3GPPTS38.300V15.0(2018-06)非专利文献22:3GPPTS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装置,其无需由基站装置进行调度而能够决定发送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具备:/n取得部,其获取其他通信装置的地理信息;以及/n选择部,其根据所述地理信息而选择所述发送资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通信装置,其无需由基站装置进行调度而能够决定发送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具备:
取得部,其获取其他通信装置的地理信息;以及
选择部,其根据所述地理信息而选择所述发送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从规定的资源模式中选择所述发送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资源模式包含在频率轴方向上为N个、在时间轴方向上为NT个、全部为N×NT个发送资源,其中,N为1以上的整数,NT为2以上的整数,
将在时间轴方向上为第一个的N个频率轴方向的资源设为用于分别分配给N台所述通信装置的初次发送用的发送资源,将在频率轴方向上为第一个且在时间轴方向上为从第二个到第NT个的N个资源设为用于分配给N台所述通信装置的重发用的发送资源,
将在时间轴方向上为第二个且在频率轴方向上为从第二个到第N个的(N-1)个资源设为用于分别分配给与N台所述通信装置不同的(N-1)台所述通信装置的初次发送用的发送资源,将在频率轴方向上为第二个且在时间轴方向上为从第三个到第NT个的(N-1)个资源设为用于分配给所述(N-1)台通信装置的重发用的发送资源,
以后,重复以上的处理,将在时间轴方向上为第N个且在频率轴方向上为第N个的发送资源设为用于分配给未分配发送资源的第((N×NT)/2)个所述通信装置的初次发送用的发送资源,将在频率轴方向上为第N个且在时间轴方向上为第NT个的资源设为用于分配给所述第((N×NT)/2)个通信装置的重发用的发送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部利用GNSS(GlobalNavigationSatation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基于从通信卫星发送的信号,取得所述通信装置的所述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更新定时或使用开始时间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还具备发送部(112,113),所述发送部(112,113)利用PSCCH(PhysicalSide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或PSSCH(PhysicalSidelinkSharedCHannel: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来发送所述通信装置的地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部利用PSCCH(PhysicalSide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或PSSCH(PhysicalSidelinkSharedCHannel: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来接收所述其他通信装置的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更新定时或使用开始时间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根据所述其他通信装置的地理信息和所述通信装置的地理信息来选择所述发送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根据所述地理信息,对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和所述通信装置分配V-LID(VirtualUserEquipmentLocationIndex),基于所述V-LID,选择所述发送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规定的资源模式中包含的各资源分配所述V-LID,
所述选择部根据基于所述地理信息而分配给所述通信装置或者所述其他通信装置的所述V-LID,将被分配了所述V-LID的所述发送资源分配给该通信装置或者该其他通信装置,从而选择所述发送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规定的资源模式中包含的各资源按照如下方式分配V-LID:
对于在时间轴方向上为第一个且在频率轴方向上为从第一个到第N个的N个各资源,以升序依次分配V-LID,对于在频率轴方向上为第一个且在时间轴方向上为从第二个到第NT个的N个各资源,以升序依次分配相同的V-LID,
对于在时间轴方向上为第二个且在频率轴方向上为从第二个到第N个的(N-1)个各资源,从被分配的所述V-LID的下一个编号的V-LID开始依次分配V-LID,对于在频率轴方向上为第二个且在时间轴方向上为从第三个到第NT个的(N-1)个各资源,从所述下一个编号的V-LI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