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78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表面的右上角开设有摄像口,所述本体底部的中间开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底部的左侧开设有扬声孔,本体后侧的左端通过铰链铰接有支架,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饰件支腿,本体的底部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有防尘拇指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壳技术领域。该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利用防尘拇指托搭压小拇指,人性化设计,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防尘拇指托向右移动,卡塞插入副孔进行固定,展开支架,且与防尘拇指托的右端和饰件支腿的右端共同抵压在桌面上,对手机进行支撑,无需二次购买手机支架,降低成本,使用便利,增强手机壳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
本技术涉及手机壳
,具体为一种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科技美容这一行业做为新型产业新生而出。时尚IT品牌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针对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将手机保护壳按质地分有PC壳,皮革,硅胶,布料,硬塑,皮套,金属钢化玻璃壳,软塑料,绒制,绸制等品类。手机保护壳不仅作为装饰品让您的手机成为一道风景,更能保护手机,防摔、防刮、和防震。现有的大部分手机壳功能性单一,仅起到防摔、防刮、和防震的作用,当使用者在使用手机观影时,还需要另外搭配手机支架进行支撑,十分不便,而且现有得手机壳在美化功能上,仅仅将一张平面图案打印在手机壳的背面,美化效果一般,且无新颖性。据调查,84%的使用者在单手拿持手机时,喜欢使用小拇指抵压手机底部,防止手机手机掉落,但是现有的手机壳在小拇指抵压时,舒适性较低。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解决了现有的手机壳功能性单一,仅起到防摔、防刮、和防震的作用,当使用者在使用手机观影时,还需要另外搭配手机支架进行支撑,十分不便,而且现有得手机壳在美化效果一般,且无新颖性和现有的手机壳在小拇指抵压时,舒适性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表面的右上角开设有摄像口,所述本体底部的中间开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底部的左侧开设有扬声孔,所述本体后侧的左端通过铰链铰接有支架,所述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饰件支腿,所述本体的底部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有防尘拇指托。优选的,所述防尘拇指托的中部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充电口的位置对应,所述卡孔处贯穿有卡塞。优选的,所述防尘拇指托的底部为凹槽型结构,所述本体底部的右侧开设有副孔。优选的,所述防尘拇指托的左部开设有扬声辅助孔,所述扬声辅助孔与扬声孔的位置对应。优选的,所述饰件支腿的中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按钮、第二按钮和第三按钮,所述第一按钮与手机的音量“+”号键对应,所述第二按钮与手机的音量“-”号键对应,所述第二按钮与手机的启动键对应。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滑轨,所述滑块与本体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与防尘拇指托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左侧设有装饰件。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通过在本体后侧的左端通过铰链铰接有支架,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饰件支腿,本体的底部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有防尘拇指托,防尘拇指托的底部为凹槽型结构,本体底部的右侧开设有副孔,利用防尘拇指托搭压小拇指,人性化设计,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防尘拇指托向右移动,卡塞插入副孔进行固定,展开支架,且与防尘拇指托的右端和饰件支腿的右端共同抵压在桌面上,对手机进行支撑,无需二次购买手机支架,降低成本,使用便利,增强手机壳的功能性和实用性。(2)、该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通过在防尘拇指托的中部开设有卡孔,卡孔与充电口的位置对应,卡孔处贯穿有卡塞,利用卡塞固定防尘拇指托,避免防尘拇指托移动,防尘灰尘从手机充电口进入,造成手机受损,进行手机需要的充电时,抽出卡塞,将防尘拇指托移动至最右端,然后将充电器插入充电口处的手机的充电端口进行充电,提高手机套的实用性。(3)、该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通过在本体的左侧设有装饰件,装饰件为动物头部形态,饰件支腿为动物尾部形态,支架为动物腰身部位形态,防尘拇指托为动物脚部形态,利用装饰件、饰件支腿、支架和防尘拇指托为组成动物形态图案,立体性强,提高了手机壳的美观性和新颖性,便于厂家大量出售,提高产品销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后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仰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手机充电状态的结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观看视屏状态的结构主视图。图中:1、本体;2、摄像口;3、充电口;4、扬声孔;5、铰链;6、支架;7、饰件支腿;71、第一按钮;72、第二按钮;73、第三按钮;8、滑动组件;81、滑块;82、滑轨;9、防尘拇指托;10、卡孔;101、卡塞;11、扬声辅助孔;12、装饰件;13、副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包括本体1,本体1表面的右上角开设有摄像口2,本体1底部的中间开设有充电口3,充电口3底部的左侧开设有扬声孔4,本体1底部的右侧开设有副孔13,本体1后侧的左端通过铰链5铰接有支架6,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饰件支腿7,饰件支腿7的中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按钮71、第二按钮72和第三按钮73,第一按钮71与手机的音量“+”号键对应,第二按钮72与手机的音量“-”号键对应,第二按钮72与手机的启动键对应,本体1的底部通过滑动组件8滑动连接有防尘拇指托9,滑动组件8包括滑块81和滑轨82,滑块81与本体1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滑轨82与防尘拇指托9固定连接,防尘拇指托9的底部为凹槽型结构,利用防尘拇指托9搭压小拇指,人性化设计,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防尘拇指托9向右移动,卡塞101插入副孔13进行固定,展开支架6,且与防尘拇指托9的右端和饰件支腿7的右端共同抵压在桌面上,对手机进行支撑,无需二次购买手机支架,降低成本,使用便利,增强手机壳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防尘拇指托9的中部开设有卡孔10,卡孔10与充电口3的位置对应,卡孔10处贯穿有卡塞101,利用卡塞101固定防尘拇指托9,避免防尘拇指托9移动,防尘灰尘从手机充电口进入,造成手机受损,进行手机需要的充电时,抽出卡塞101,将防尘拇指托9移动至最右端,然后将充电器插入充电口3处的手机的充电端口进行充电,提高手机套的实用性,防尘拇指托9的左部开设有扬声辅助孔11,扬声辅助孔11与扬声孔4的位置对应,本体1的左侧设有装饰件12,提高了手机壳的美观性和新颖性,便于厂家大量出售,提高产品销量。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使用时,将本体1套在手机上,将卡塞101插入充电口3处,并插进手机的充电端口处;单手玩手机时,手握本体1,小拇指抵压在防尘拇指托9的底部,用于托举手机,第一按钮71;手机需要的充电时,抽出卡塞101,将防尘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表面的右上角开设有摄像口(2),所述本体(1)底部的中间开设有充电口(3),所述充电口(3)底部的左侧开设有扬声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后侧的左端通过铰链(5)铰接有支架(6),所述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饰件支腿(7),所述本体(1)的底部通过滑动组件(8)滑动连接有防尘拇指托(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表面的右上角开设有摄像口(2),所述本体(1)底部的中间开设有充电口(3),所述充电口(3)底部的左侧开设有扬声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后侧的左端通过铰链(5)铰接有支架(6),所述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饰件支腿(7),所述本体(1)的底部通过滑动组件(8)滑动连接有防尘拇指托(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拇指托(9)的中部开设有卡孔(10),所述卡孔(10)与充电口(3)的位置对应,所述卡孔(10)处贯穿有卡塞(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拇指托(9)的底部为凹槽型结构,所述本体(1)底部的右侧开设有副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专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逸豪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