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860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源装置,包括主体外壳及锂电池组,所述主体外壳内部中空并形成有容纳腔,所述锂电池组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主体外壳内设有柔性保护件,所述柔性保护件位于所述主体外壳与所述锂电池组之间,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设有滑轮,所述主体外壳上还设有把手。该装置方便携带,方便农民在耕地用电,减轻农民劳动力,能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电源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农用蓄电池大部分是铅酸电池,具有重量大,携带不方便,储能密度小,使用时间短等各种缺点。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寿命长,污染少的环境友好型化学电源;锂离子电池目前应用非常广泛,无人机、电动单车、电动汽车、户外储能装置、太阳能路灯、野外照明灯等等,因此开发一种便携式,重量小,储能密度大的农用便携式锂离子电池是具有比较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国内大部分农耕市场依旧是小农市场,特别是沿海地区,农地少,人均种植农地少的情况下,为了减轻农民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开发便携式电源装置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源装置,该装置方便携带,方便农民在耕地用电,减轻农民劳动力,能提高生产效率。其技术方案如下:便携式电源装置,包括主体外壳及锂电池组,所述主体外壳内部中空并形成有容纳腔,所述锂电池组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主体外壳内设有柔性保护件,所述柔性保护件位于所述主体外壳与所述锂电池组之间,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设有滑轮,所述主体外壳上还设有把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上方,所述容纳腔位于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外侧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滑轮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把手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把手之间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把手铰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均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太阳能电板组件,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有第一充电插口及第二充电插口,所述第一充电插口与所述太阳能电板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充电插口与所述锂电池组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充电连接线,所述充电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插口适配,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充电插口适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漏电检测器以及蜂鸣器,所述漏电检测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蜂鸣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漏电检测器分别与所述锂电池组、蜂鸣器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充电插口与所述锂电池组之间的连接线路上设有断路器,所述断路器与所述漏电检测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电池组外覆盖有密封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外壳上还设有用于显示电池电量的显示屏以及用于显示用电状态的显示灯。本技术所提供的便携式电源装置,可用于农用水泵灌溉、喷药、照明、排涝抽水等,用电方便,方便农民劳作,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置滑轮和把手,可以实现将装置手推或手拉移动至需要用电的地方,方便携带,可作为流动电源;柔性保护件能缓冲撞击力,保护锂电池组,提高装置的防撞击性能。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便携式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主体外壳;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20、锂电池组;21、密封层;30、柔性保护件;40、滑轮;50、把手;51、伸缩杆;60、太阳能电板组件;61、第一充电插口;62、第二充电插口;70、蜂鸣器;80、显示屏;90、显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
技术实现思路
,该技术特征或
技术实现思路
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
技术实现思路
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毫无疑义,与本技术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如图1所示,便携式电源装置,包括主体外壳10及锂电池组20,所述主体外壳10内部中空并形成有容纳腔,所述锂电池组20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主体外壳10内设有柔性保护件30,其中,柔性保护件30可以采用防撞棉、橡胶、防火硅胶等柔性物,所述柔性保护件30位于所述主体外壳10与所述锂电池组20之间,所述主体外壳10的底部设有滑轮40,所述主体外壳10上还设有把手50。通过设置滑轮40和把手50,可以实现将装置手推或手拉移动至需要用电的地方,方便携带,可作为流动电源;柔性保护件30能缓冲撞击力,当主体外壳10受到撞击时,柔性保护件30可以保护锂电池组20,避免损坏锂电池组20,提高装置的防撞击性能;该装置可用于农用水泵灌溉、喷药、照明、排涝抽水等,用电方便,方便农民劳作,提高生产效率。所述主体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位于第二壳体12上方,所述容纳腔位于第二壳体12内,所述第二壳体12外侧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滑轮40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把手50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侧壁上。将主体外壳10分为两部分,将锂电池组20放在第二壳体12中与其他结构分开,提高安全性能。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把手50之间安装有伸缩杆51,所述伸缩杆51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把手50铰接。设置伸缩杆51,以调节把手50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移动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伸缩杆51上可以设置定位螺杆,在调节好伸缩杆51的长度后,通过旋拧定位螺杆保持伸缩杆51的状态,避免在拉动装置时进行伸缩。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通过安装螺钉实现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进而便于检查及维修内部结构;且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均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壳及锂电池组,所述主体外壳内部中空并形成有容纳腔,所述锂电池组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主体外壳内设有柔性保护件,所述柔性保护件位于所述主体外壳与所述锂电池组之间,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设有滑轮,所述主体外壳上还设有把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壳及锂电池组,所述主体外壳内部中空并形成有容纳腔,所述锂电池组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主体外壳内设有柔性保护件,所述柔性保护件位于所述主体外壳与所述锂电池组之间,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设有滑轮,所述主体外壳上还设有把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上方,所述容纳腔位于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外侧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滑轮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把手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便携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把手之间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把手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便携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均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便携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太阳能电板组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欣义温尚龙庄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广珠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