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路协同的隧道内照明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隧道内照明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车路协同的隧道内照明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耗电量日益增高,尤其以隧道耗电最为突出,致使高速公路节能问题日渐严峻。现在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大多还是采用的常亮的照明模式。现在,高速公路的建设更多地趋向于智能化建设,能够更加智能地管理路侧交通设备,这也为高速公路路侧设备的智能控制调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一些山区地带的隧道路段车流量很小,大多数时间无车通过,夜晚时分甚至整夜无车通过,这些路段的隧道采用常亮的照明模式无疑是一种浪费。而且,就算是车流量较大的隧道路段,可能也只是部分时间段车流量大,在车流量小的时间段也浪费了大量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路协同的隧道内照明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以解决现有隧道照明灯控制不合理造成能源浪费、照明亮度不足导致的行车安全等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路协同的隧道内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布置于隧道内的第一智能交通基站,其包括:/n获取隧道外采集信息,包括:第一车辆信息、第一亮度信息,其中,第一车辆信息包括:第一车辆位置信息和第一车辆速度信息;/n获取隧道内采集信息,包括:第二车辆信息、第二亮度信息,其中,第二车辆信息包括:第二车辆位置信息和第二车辆速度信息;/n基于所述隧道外采集信息以及所述隧道内采集信息,生成车辆隧道内第一照明策略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路协同的隧道内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布置于隧道内的第一智能交通基站,其包括:
获取隧道外采集信息,包括:第一车辆信息、第一亮度信息,其中,第一车辆信息包括:第一车辆位置信息和第一车辆速度信息;
获取隧道内采集信息,包括:第二车辆信息、第二亮度信息,其中,第二车辆信息包括:第二车辆位置信息和第二车辆速度信息;
基于所述隧道外采集信息以及所述隧道内采集信息,生成车辆隧道内第一照明策略M1;及
根据所述第一照明策略M1,控制隧道内所述车辆对应范围内的照明灯的开关和亮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路协同的隧道内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车辆隧道内第一照明策略M1,包括:
将隧道内全路段分为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所述第一路段包括:至少一个入口路段,所述第二路段包括:至少一个中间路段和至少一个出口路段,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路段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入口路段和所述至少一个出口路段之间;
基于所述第一亮度信息调节隧道内入口路段的照明亮度,并生成所述第一路段的照明策略;
根据隧道内不同路段之间的亮度差对各个第二路段的照明亮度进行调节,并生成所述第二路段的照明策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路协同的隧道内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路段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渡路段,所述至少一个过渡路段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入口路段和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路段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路协同的隧道内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所述第一路段的照明策略,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亮度信息判断隧道入口外预设范围内入口外亮度值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阈值S1;
如果所述入口外亮度值未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阈值S1,则将所述第一路段的照明亮度设置为最小预设亮度Smin;
如果所述入口外亮度值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阈值S1,则计算当前入口外亮度值与第一预设亮度调节值ΔS1的第一差值,将所述第一路段的照明亮度设置为所述第一差值;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亮度调节值ΔS1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S1,所述第一预设亮度调节值ΔS1随所述入口外亮度值增大而增大,所述第一预设亮度调节值ΔS1随所述入口外亮度值减小而减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路协同的隧道内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所述第二路段的照明策略,包括:
获取前一路段当前时刻的第一亮度和当前路段前一时刻的第二亮度;
计算所述第一亮度与第二预设亮度调节值ΔS2的差值,得到当前路段的第三亮度;
将所述第一亮度与所述第二亮度进行对比;
如果所述第一亮度大于所述第二亮度,则计算所述第一亮度与所述第三亮度之间的第二差值;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阈值S2;如果所述第二差值未超过第二预设阈值S2,则将当前路段当前时刻的亮度设置为所述第三亮度;如果所述第二差值超过第二预设阈值S2,则将当前路段当前时刻的亮度设置为第一预设亮度L1,所述第一预设亮度L1大于所述第三亮度;
如果所述第一亮度小于所述第二亮度,则计算所述第一亮度与所述第三亮度之间的第二差值;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第三预设阈值S3;如果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S3,则将当前路段当前时刻的亮度设置为所述第三亮度;如果所述第二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S3,则将当前路段当前时刻的亮度设置为第二预设亮度L2,所述第二预设亮度L2小于所述第三亮度;
如果所述第一亮度等于所述第二亮度,则将当前路段当前时刻的亮度设置为所述第三亮度。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路协同的隧道内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内采集信息还包括:隧道内能见度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隧道内能见度信息,对隧道内各路段的照明亮度进行调节,生成并执行车辆隧道内第一照明策略M1,其包括:
基于所述隧道内能见度信息,判断隧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刚,陈良斯,伍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成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