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提供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854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提供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信装置从外部装置获取用于使用利用本地网络的通信服务的应用,在该本地网络中使用支持具有多个OFDM子载波间隔的发送/接收的无线通信方法来与基站进行通信,该基站广播ITU‑T建议E.212中未定义的公共陆地移动无线网络标识符,该应用与用于连接到本地网络的连接设置信息相绑定,并且在获取的应用是激活的情况下,使用连接设置信息连接到本地网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提供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提供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近年来,根据地区和行业的需要,促进了诸如本地5G(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和区域BWA(宽带无线接入)等可由通信运营商(运营商)以外的实体构建和运营的本地网络系统的制度化。假设使用本地网络(本地5G或区域BWA)并且仅在本地网络上可用的各个应用在未来会变得普及。作为应用的示例,可以想到的是医院中的诊断结果显示应用、工厂中的机器人控制应用、体育场中的观看应用等。目前,在使用公共网络的终端装置(例如,智能手机)中,预先设置用于连接到公共网络的设置信息,并且这些设置信息通常不需要用户进行设置。还存在向终端装置提供与预定通信服务(例如,P2P通信)相关的设置信息以使终端装置能够在公共网络中使用该服务的技术(US-2012-0243437)。通过获取设置信息,终端装置可以使用预定通信服务。假设当终端装置尝试通过连接到本地网络来使用服务时,会进行以下过程之一。在第一过程中,终端装置的用户手动在终端装置中执行到本地网络的连接设置。在第二过程中,终端装置获取用于使用本地网络的应用,获取用于使用该应用连接到本地网络的设置信息,并且使用该设置信息执行到本地网络的连接设置。该获取处理通过例如下载应用和/或设置信息来执行。然而,这些过程存在以下问题。即,在第一过程中,手动连接设置是复杂的,在第二过程中,例如,由于获取用于使用本地网络的应用和用于使用该应用连接到本地网络的设置信息二者的需要,需要执行两次诸如下载等的获取处理。因此,降低了用户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并且提供了用于提高用于连接到本地网络的处理的效率的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其包括:获取单元,其被构造为从外部装置获取用于使用利用本地网络的通信服务的应用,在该本地网络中使用支持具有多个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子载波间隔的发送和/或接收的无线通信方法来与基站进行通信,该基站广播ITU-T建议E.212中未定义的公共陆地移动无线网络标识符,该应用与用于连接到本地网络的连接设置信息绑定;以及连接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由获取单元获取的应用是激活的情况下,使用连接设置信息连接到本地网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步骤,从外部装置获取用于使用利用本地网络的通信服务的应用,在该本地网络中使用支持具有多个OFDM子载波间隔的发送和/或接收的无线通信方法来与基站进行通信,该基站广播ITU-T建议E.212中未定义的公共陆地移动无线网络标识符,该应用与用于连接到本地网络的连接设置信息绑定;以及控制步骤,在获取步骤中获取的应用是激活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连接设置信息连接到本地网络来控制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向通信装置提供应用的提供方法,该应用用于使用利用本地网络的通信服务,在该本地网络中使用支持具有多个OFDM子载波间隔的发送和/或接收的无线通信方法来与基站进行通信,该基站广播ITU-T建议E.212中未定义的公共陆地移动无线网络标识符,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步骤,通过将连接设置信息与应用绑定,向通信装置提供用于连接到本地网络的连接设置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步骤,从外部装置获取用于使用利用本地网络的通信服务的应用,在该本地网络中使用支持具有多个OFDM子载波间隔的发送/接收的无线通信方法来与基站进行通信,该基站广播ITU-T建议E.212中未定义的公共陆地移动无线网络标识符,该应用与用于连接到本地网络的连接设置信息绑定;以及控制步骤,在获取步骤中获取的应用是激活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连接设置信息连接到本地网络来控制连接。在上述任何一个方面中,公共陆地移动无线网络标识符广播可以用于本地5G,而不用于(使用5G的)公共网络。在上述任何方面中,公共陆地移动无线网络标识符广播可以是ITU-T建议E.212中未定义的公共陆地移动无线网络标识符。在上述任何方面中,“未定义在ITU-T建议E.212”中的PLMN-ID可以意味着PLMN-ID不是用于公共网络,而是用于本地网络(即“本地5G”)。根据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网络的构造示例的图;图2是示出通信装置101的硬件布置的示例的框图;图3是示出通信装置101的功能布置的示例的框图;图4是示出获取和设置用于连接到本地网络103的连接设置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A和图5B是示出连接到本地网络103以使用服务的处理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由通信装置101进行的到广域网102的连接和到本地网络103的连接的序列图;以及图7是示出更新应用或连接设置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注意,以下实施例不旨在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专利技术的范围。在实施例中描述了多个特征,但是不对专利技术进行限制使其需要所有这些特征,并且可以适当地组合多个这些特征。此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赋予相同或相似的构造,并且省略其冗余描述。[网络构造]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网络的构造示例。广域网102例如是LTE(长期演进)等的公共网络,或者是符合IEEE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无线LAN)。术语“广域网102”用于将其与本地网络103区分开来,并且适用于任何网络。在广域网102中,存在基站104和应用服务器106。基站104是操作广域网102并且能够与通信装置101通信的装置。基站104也被称为节点B、接入点等。应用服务器106是能够提供针对服务的应用的服务器装置,其可以在本地网络103上使用。通信装置101是能够连接到广域网102以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并且存储连接所需的用户信息(IMSI(国际移动用户标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术语“通信装置”是非限制性术语,可以表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传感器、平板电脑等。通信装置101的布置将在后面使用图2和图3描述。本地网络103例如是可由通信运营商以外的实体构建的本地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或区域BWA(宽带无线接入)。此外,本地网络103可以是使用支持具有多个OFDM子载波间隔的发送/接收的无线通信方法来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网络,该基站广播(通知)ITU-T建议E.212中未定义的公共陆地移动无线网络标识符。ITU-T建议E.212涉及国际统一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publiclandmobilenetworks)中陆地移动台(landmob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n获取单元,其被构造为从外部装置获取用于使用利用本地网络的通信服务的应用,在该本地网络中使用支持具有多个OFDM子载波间隔的发送和/或接收的无线通信方法来与基站进行通信,该基站广播ITU-T建议E.212中未定义的公共陆地移动无线网络标识符,该应用与用于连接到本地网络的连接设置信息相绑定;以及/n连接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应用是激活的情况下,使用连接设置信息连接到本地网络。/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07 JP 2020-0200741.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其被构造为从外部装置获取用于使用利用本地网络的通信服务的应用,在该本地网络中使用支持具有多个OFDM子载波间隔的发送和/或接收的无线通信方法来与基站进行通信,该基站广播ITU-T建议E.212中未定义的公共陆地移动无线网络标识符,该应用与用于连接到本地网络的连接设置信息相绑定;以及
连接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应用是激活的情况下,使用连接设置信息连接到本地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设置信息包括接入点名称、公共陆地移动无线网络标识符、用户名和密码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通信装置与不同于所述本地网络的其他网络连接,并且所述外部装置位于所述其他网络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控制单元在连接到本地网络之前断开与所述其他网络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执行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连接控制单元成功地连接到本地网络之后执行通信服务,
其中,在所述执行单元对服务的执行终止之后,所述连接控制单元断开与本地网络的连接并重新连接到所述其他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获取所述应用之后,所述获取单元从所述外部装置获取所述应用和/或所述连接设置信息的更新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获取所述应用之后,所述获取单元从位于本地网络中的装置获取所述应用和/或所述连接设置信息的更新信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行正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