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条、背光源以及智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38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灯条、背光源以及智能设备,其中灯条包括电路板和LED灯;所述LED灯设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LED灯一侧设有灰色油墨层,且所述灰色油墨层位于所述LED灯的出光面的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灯条、背光源以及智能设备,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LED灯一侧设有灰色油墨层,且所述灰色油墨层位于所述LED灯的出光面的前端,当LED灯的出光面发出光线时,可以被灰色油墨层吸收一部分,有效地改善窄边框设计的背光源灯前发亮的缺陷,且本实施例提供的灯条加工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条、背光源以及智能设备
本技术涉及背光源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灯条、背光源以及智能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受液晶显示器的市场拉动,背光源产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现有的背光源包括FPC电路板表面采用刷白油或者附白膜,用来增加背光源的亮度,但是对于极窄边框的背光源,在FPC电路板刷白油以增加亮度反而容易造成灯前视效发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条、背光源以及智能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极窄边框的背光源,在FPC电路板刷白油以增加亮度反而容易造成灯前视效发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一种灯条,包括电路板和LED灯;所述LED灯设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LED灯一侧设有灰色油墨层,且所述灰色油墨层位于所述LED灯的出光面的前端。根据上述所述的灯条,所述灰色油墨层与所述LED灯的出光面抵接。根据上述所述的灯条,所述灯条包括多个LED灯,且相邻的所述LED灯之间设有间隙,所述LED灯的出光面的前端、以及所述间隙的前端均设有所述灰色油墨层。根据上述所述的灯条,所述电路板包括:PI基材层;第一铜箔层,所述第一铜箔层设于所述PI基材层的一侧并与所述PI基材层连接;第二铜箔层,所述第二铜箔层设于所述PI基材层的另一侧并与所述PI基材层连接;第一PI膜层,所述第一PI膜层设于所述第一铜箔层远离所述PI基材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铜箔层连接;第二PI膜层,所述第二PI膜层设于所述第二铜箔层远离所述PI基材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铜箔层连接;所述LED灯设于所述第一PI膜层的一侧,且所述灰色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一PI膜层上;或者,所述LED灯设于所述第二PI膜层的一侧,且所述灰色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二PI膜层上。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光源,包括上述所述的灯条。根据上述所述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LED灯的出光面一侧,且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LED灯的出光面的正前方,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LED灯的出光面贴合;反射片30,所述反射片设于所述LED灯的出光面一侧,且所述反射片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下方并与所述导光板连接;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LED灯的出光面一侧,且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上方并与所述导光板连接。根据上述所述的背光源,所述光学膜片远离的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设有黑胶带层,且所述黑胶带层设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LED灯的一侧。根据上述所述的背光源,所述光学膜片包括: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反射片的一侧并与所述导光板连接;增光片,所述增光片设于所述扩散片的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并与所述扩散片连接;所述黑胶带层设于所述增光片远离所述扩散片的一侧并与所述增光片连接。根据上述所述的背光源,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LED灯的出光面一侧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LED灯的出光面一侧的厚度,位于所述光学膜片下端的所述导光板的厚度相同。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背光源。本技术提供的灯条、背光源以及智能设备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灯条、背光源以及智能设备,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LED灯一侧设有灰色油墨层,且所述灰色油墨层位于所述LED灯的出光面的前端,当LED灯的出光面发出光线时,可以被灰色油墨层吸收一部分,有效地改善窄边框设计的背光源灯前发亮的缺陷,且本实施例提供的灯条加工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灯条11电路板111灰色油墨层112PI基材层113第一铜箔层114第二铜箔层115第一PI膜层116第二PI膜层12LED灯121出光面122间隙20导光板21入光面30反射片40光学膜片41扩散片42增光片50黑胶带层60中框70底板100背光源1000智能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条10,包括电路板11和LED灯12;所述LED灯12设于所述电路板11的一侧并与所述电路板11电连接;所述电路板11靠近所述LED灯12一侧设有灰色油墨层111,且所述灰色油墨层111位于所述LED灯12的出光面121的前端。本实施例提供的灯条10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施例提供的灯条10,所述电路板11靠近所述LED灯12一侧设有灰色油墨层111,且所述灰色油墨层111位于所述LED灯12的出光面121的前端,当LED灯12的出光面121发出光线时,可以被灰色油墨层111吸收一部分,从而克服了灯前视效发亮的缺陷,同时由于灰色油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和LED灯;/n所述LED灯设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n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LED灯一侧设有灰色油墨层,且所述灰色油墨层位于所述LED灯的出光面的前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和LED灯;
所述LED灯设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LED灯一侧设有灰色油墨层,且所述灰色油墨层位于所述LED灯的出光面的前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灰色油墨层与所述LED灯的出光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包括多个LED灯,且相邻的所述LED灯之间设有间隙,所述LED灯的出光面的前端、以及所述间隙的前端均设有所述灰色油墨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
PI基材层;
第一铜箔层,所述第一铜箔层设于所述PI基材层的一侧并与所述PI基材层连接;
第二铜箔层,所述第二铜箔层设于所述PI基材层的另一侧并与所述PI基材层连接;
第一PI膜层,所述第一PI膜层设于所述第一铜箔层远离所述PI基材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铜箔层连接;
第二PI膜层,所述第二PI膜层设于所述第二铜箔层远离所述PI基材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铜箔层连接;
所述LED灯设于所述第一PI膜层的一侧,且所述灰色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一PI膜层上;
或者,所述LED灯设于所述第二PI膜层的一侧,且所述灰色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二PI膜层上。


5.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贤强陈洋姜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