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的灯条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38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灯条固定结构,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包括背板与灯条,所述背板两侧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一侧设有第二插块,所述第二插块穿过所述安装框与背板相连,所述安装框一侧设有伸缩转块与至少一个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上设有第一插块,所述第一插块一侧设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块通过所述第二插口与所述转块相连,所述第二插块一侧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二插块上套设有套板,所述套板底部设有滑杆,所述安装框一侧壁设有滑槽,所述套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绕设在所述第二插块上,所述套板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灯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的灯条固定结构
本技术属于液晶显示器
,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灯条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LED灯条定位块作为LED背光模组中的重要连接件,其可以将数个LED灯条卡合在背板上。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背光模组的灯条在进行卡合时,需要工作人员去反复调整灯条的位置,且在卡扣灯条时耗费大量时间,因而需要一种便于安装的且稳定的背光模组的灯条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灯条固定结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模组的灯条固定结构,包括背板与灯条,所述背板两侧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一侧设有第二插块,所述第二插块穿过所述安装框与所述背板相连,所述安装框一侧设有伸缩转块与至少一个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上设有第一插块,所述第一插块一侧设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块通过所述第二插口与所述转块相连,所述第二插块一侧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插块通过所述第一插口与所述第二插块相连,所述第二插块上套设有套板,所述套板底部设有滑杆,所述安装框一侧壁设有滑槽,所述套板通过所述滑杆与所述滑槽滑动相连,所述套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绕设在所述第二插块上,所述套板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所述灯条,所述灯条与所述背板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二插块穿过所述背板的一端设有螺纹块。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板槽,所述板槽处设有所述灯条。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两侧设有凹口。优选地,所述套板一侧设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一侧设有螺钉,所述夹紧板通过所述螺钉与所述背板相连。优选地,所述背板两侧设有安装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结构合理,通过将灯条放在固定板与背板之间,推动第二插块,第二插块上套设的套板压紧其与背板之间的弹簧,且套板底部的滑杆在安装框侧壁的滑槽上移动,加强了第二插块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套板一侧的固定板对灯条进行夹紧,为了加强对第二插块的固定,调整第二插块其一侧第一插口的位置,将其对准所需侧开口的位置,在侧开口处插入第一插块,第一插块通过第一插口与所述第二插块相连,为了进一步加强第二插块的固定,即固定第一插块,转动伸缩转杆,并拉动其一侧,将伸缩转杆的一端插入到第一插块一侧的第二插口上,增加了对第二插口的固定效果,加强了装置固定结构的稳定性,也便于取出第一插块与伸缩转块,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背板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固定板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背板,2.灯条,3.安装块,4.第一插块,5.伸缩转块,6.第二插块,7.螺钉,8.安装框,9.凹口,10.夹紧板,11.固定板,12.螺纹块,13.滑槽,14.滑杆,15.第一插口,16.第二插口,17.套板,18.侧开口,19.弹簧,20.板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背光模组的灯条固定结构,包括背板1与灯条2,所述背板1两侧设有安装框8,所述安装框8一侧设有第二插块6,所述第二插块6穿过所述安装框8与所述背板1相连,所述安装框8一侧设有伸缩转块5与至少一个侧开口18,所述侧开口18上设有第一插块4,所述第一插块4一侧设有第二插口16,所述第一插块4通过所述第二插口16与所述转块5相连,所述第二插块6一侧设有第一插口15,所述第一插块4通过所述第一插口15与所述第二插块6相连,所述第二插块6上套设有套板17,所述套板17底部设有滑杆14,所述安装框8一侧壁设有滑槽13,所述套板17通过所述滑杆14与所述滑槽13滑动相连,所述套板17与所述背板1之间设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绕设在所述第二插块6上,所述套板17之间设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一侧设有所述灯条2,所述灯条2与所述背板1相连。具体的,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背板1与灯条2,背板1两侧设有安装框8,安装框8一侧设有第二插块6,第二插块6穿过安装框8与背板1相连,安装框8一侧设有伸缩转块5与至少一个侧开口18,侧开口18上设有第一插块4,第一插块4一侧设有第二插口16,第一插块4通过第二插口16与转块5相连,第二插块6一侧设有第一插口15,第一插块4通过第一插口15与第二插块6相连,第二插块6上套设有套板17,套板17底部设有滑杆14,安装框8一侧壁设有滑槽13,套板17通过滑杆14与滑槽13滑动相连,套板17与背板1之间设有弹簧19,弹簧19绕设在第二插块6上,套板17之间设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一侧设有灯条2,灯条2与背板1相连。将灯条2放在固定板11与背板1之间,推动第二插块6,第二插块6上套设的套板17压紧其与背板1之间的弹簧19,且套板17底部的滑杆14在安装框8侧壁的滑槽13上移动,加强了第二插块6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套板17一侧的固定板11对灯条2进行夹紧,为了加强对第二插块6的固定,调整第二插块6其一侧第一插口15的位置,将其对准所需侧开口18的位置,在侧开口18处插入第一插块4,第一插块4通过第一插口15与所述第二插块6相连,为了进一步加强第二插块6的固定,即固定第一插块4,转动伸缩转杆5,并拉动其一侧,将伸缩转杆5的一端插入到第一插块4一侧的第二插口16上,增加了对第二插口16的固定效果,加强了装置固定结构的稳定性,也便于取出第一插块4与伸缩转块5,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具体的,如图1-3所示,第二插块6穿过背板1的一端设有螺纹块12,通过螺纹块12便于固定第二插块6与背板1的连接。固定板11底部设有板槽20,板槽20处设有灯条2,固定板11压紧灯条2的同时,板槽20在于加强固定板11与灯条2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固定板11压紧灯条2的稳定性。固定板11两侧设有凹口9,凹口9便于观察板槽20处是否压紧灯条2。套板17一侧设有夹紧板10,夹紧板10一侧设有螺钉7,夹紧板10通过螺钉7与背板1相连,夹紧板10与螺钉7起到加强固定板11固定的效果。背板1两侧设有安装块3,安装块3便于背板1的安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包括背板1与灯条2,背板1两侧设有安装框8,安装框8一侧设有第二插块6,第二插块6穿过安装框8与背板1相连,安装框8一侧设有伸缩转块5与至少一个侧开口18,侧开口18上设有第一插块4,第一插块4一侧设有第二插口16,第一插块4通过第二插口16与转块5相连,第二插块6一侧设有第一插口15,第一插块4通过第一插口15与第二插块6相连,第二插块6上套设有套板17,套板17底部设有滑杆14,安装框8一侧壁设有滑槽13,套板17通过滑杆14与滑槽13滑动相连,套板17与背板1之间设有弹簧19,弹簧19绕设在第二插块6上,套板17之间设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一侧设有灯条2,灯条2与背板1相连。将灯条2放在固定板11与背板1之间,推动第二插块6,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的灯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与灯条,所述背板两侧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一侧设有第二插块,所述第二插块穿过所述安装框与所述背板相连,所述安装框一侧设有伸缩转块与至少一个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上设有第一插块,所述第一插块一侧设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块通过所述第二插口与所述转块相连,所述第二插块一侧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插块通过所述第一插口与所述第二插块相连,所述第二插块上套设有套板,所述套板底部设有滑杆,所述安装框一侧壁设有滑槽,所述套板通过所述滑杆与所述滑槽滑动相连,所述套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绕设在所述第二插块上,所述套板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所述灯条,所述灯条与所述背板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的灯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与灯条,所述背板两侧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一侧设有第二插块,所述第二插块穿过所述安装框与所述背板相连,所述安装框一侧设有伸缩转块与至少一个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上设有第一插块,所述第一插块一侧设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块通过所述第二插口与所述转块相连,所述第二插块一侧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插块通过所述第一插口与所述第二插块相连,所述第二插块上套设有套板,所述套板底部设有滑杆,所述安装框一侧壁设有滑槽,所述套板通过所述滑杆与所述滑槽滑动相连,所述套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绕设在所述第二插块上,所述套板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所述灯条,所述灯条与所述背板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龙罗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领视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