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安全阀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19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安全阀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台,包括安装底座、下压单元和充氧单元;安装底座:其上表面设有四个对称分布的支撑立板,支撑立板的上表面均与测试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测试台的上表面中部开设的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垫,测试台的上表面左侧后端设有放置座和增压泵;下压单元:数量为两个,两个下压单元分别设置于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前后两端,下压单元均与测试台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充氧单元:放置于放置座上端开设的放置腔内,充氧单元的进气口与增压泵的出气口通过软管连通;该低温安全阀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台,能够实现对安全阀的多方面侧同步测试,节省测试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安全阀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台
本技术涉及低温安全阀研发
,具体为一种低温安全阀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台。
技术介绍
低温安全阀是低温阀的一种,主要用于乙烯,液化天然气装置,天然气LPGLNG储罐,接受基地及卫星站,空分设备,石油化工尾气分离设备,液氧、液氮、液氩、二氧化碳低温贮槽及槽车、变压吸附制氧等装置上。输出的液态低温介质如乙烯、液氧、液氢、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产品等,不但易燃易爆,而且在升温时要气化,气化时,体积膨胀数百倍。低温阀门的应用,控制了温度,防止爆炸、泄漏等隐患,低温安全阀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对低温安全阀的耐氧气老化性进行测试,需要用到低温安全阀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台,传统的低温安全阀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台在对低温安全阀进行耐氧气老化性测试时不能进行其它的测试,而耐氧气老化性测试的时间又长,这个等待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减缓研发进度,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低温安全阀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温安全阀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台,能够实现对安全阀的多方面侧同步测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温安全阀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台,包括安装底座、下压单元和充氧单元;安装底座:其上表面设有四个对称分布的支撑立板,支撑立板的上表面均与测试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测试台的上表面中部开设的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垫,测试台的上表面左侧后端设有放置座和增压泵;下压单元:数量为两个,两个下压单元分别设置于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前后两端,下压单元均与测试台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充氧单元:放置于放置座上端开设的放置腔内,充氧单元的进气口与增压泵的出气口通过软管连通;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置于测试台的上表面前侧,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增压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在测试安全阀氧气老化性的同时可以通过压力表了解安全阀是否有漏气现象,实现对安全阀的多方面侧同步测试,节省测试时间,加快研发进度。进一步的,所述下压单元包括一号电机、螺杆和升降座,所述一号电机数量为两个,两个一号电机分别设置于安装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前后两端,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端均设有螺杆,螺杆的上端分别穿过测试台前后两端对应开设的圆孔,螺杆的上端均螺纹连接有升降座,一号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为下压单元的工作提供动力。进一步的,所述下压单元还包括支撑臂和下压臂,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臂分别设置于测试台的上表面中部前后两端,支撑臂的上端均通过铰链铰接有下压臂,下压臂的相背离外侧端头分别通过铰链与对应的升降座铰接,实现下方部件的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充氧单元包括安装板、第二密封垫和压力表,所述第二密封垫设置于安装板的下表面外围,压力表设置于安装板上表面外围开设的圆孔内,安装板中部设置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增压泵的出气口连通,安装板与放置座上端开设的放置腔吻合,对安全阀进行密封和充氧。进一步的,还包括L座、二号电机、旋转板和旋转臂,所述L座设置于测试台的上表面右侧,二号电机设置于L座的竖向板体右侧面上端,二号电机的输出轴穿过L座的竖向板体上端开设的圆孔,旋转板设置于二号电机的输出轴左侧端头处,旋转板的左侧面设有三根均匀分布的旋转臂,二号电机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能够对安全阀进行开合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低温安全阀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台,具有以下好处:1、把安装底座在安装位置固定,实现安装底座及上方部件的安装与固定,把增压泵的吸气口与外部氧气罐的出气口连通,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开始时,把需要测试的安全阀的一端阀口放在第一密封垫的上表面,使安全阀的手轮与旋转臂位置对应,把安装板放置于安全阀的上端阀口处,使第二密封垫的外围与安全阀的上端阀口外为对应,通过控制开关组的调控,两个一号电机同时工作,输出轴分别带动螺杆转动,以此使螺杆上端的升降座沿螺杆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下压臂的外侧端头向上移动,下压臂的内侧端头通过支撑臂上端的铰链向下移动,以此使下压臂的内侧端头压着下方的安装板上表面向下压,通过第一密封垫与第二密封垫使安全阀的上下两端密封,通过控制开关组的调控,增压泵工作,把外部外部氧气罐内的氧气通过安装板泵入到安全阀内部,通过观察压力表上的读数,在达到测试压力时,停止氧气的泵入,使安全阀内部的氧气稳定在测试压力一定时间,以此对安全阀进行耐氧气老化性测试,在测试安全阀氧气老化性的同时可以通过压力表了解安全阀是否有漏气现象。2、通过控制开关组的调控,二号电机工作,输出轴带动旋转板转动,旋转板通过旋转臂带动安全阀的手轮进行转动,以此对安全阀进行开合测试,实现对安全阀的多方面侧同步测试,节省测试时间,加快研发进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压单元示意图。图中:1安装底座、2支撑立板、3测试台、4控制开关组、5第一密封垫、6下压单元、61一号电机、62支撑臂、63螺杆、64升降座、65下压臂、7充氧单元、71安装板、72第二密封垫、73压力表、8增压泵、9放置座、10L座、11二号电机、12旋转板、13旋转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温安全阀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台,包括安装底座1、下压单元6和充氧单元7;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为其它部件提供一个安装场所,其上表面设有四个对称分布的支撑立板2,支撑立板2的上表面均与测试台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测试台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的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垫5,测试台3的上表面左侧后端设有放置座9和增压泵8,还包括L座10、二号电机11、旋转板12和旋转臂13,L座10设置于测试台3的上表面右侧,二号电机11设置于L座10的竖向板体右侧面上端,二号电机11的输出轴穿过L座10的竖向板体上端开设的圆孔,旋转板12设置于二号电机11的输出轴左侧端头处,旋转板12的左侧面设有三根均匀分布的旋转臂13,二号电机11工作,输出轴带动旋转板12转动,旋转板12通过旋转臂13带动安全阀的手轮进行转动,以此对安全阀进行开合测试,二号电机11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4的输出端;下压单元6:数量为两个,下压单元6能够实现下方部件的固定,两个下压单元6分别设置于安装底座1的上表面前后两端,下压单元6均与测试台3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下压单元6包括一号电机61、螺杆63和升降座64,一号电机61数量为两个,两个一号电机61分别设置于安装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前后两端,一号电机61的输出轴上端均设有螺杆63,螺杆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安全阀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下压单元(6)和充氧单元(7);/n安装底座(1):其上表面设有四个对称分布的支撑立板(2),支撑立板(2)的上表面均与测试台(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测试台(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的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垫(5),测试台(3)的上表面左侧后端设有放置座(9)和增压泵(8);/n下压单元(6):数量为两个,两个下压单元(6)分别设置于安装底座(1)的上表面前后两端,下压单元(6)均与测试台(3)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n充氧单元(7):放置于放置座(9)上端开设的放置腔内,充氧单元(7)的进气口与增压泵(8)的出气口通过软管连通;/n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4),所述控制开关组(4)设置于测试台(3)的上表面前侧,控制开关组(4)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增压泵(8)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4)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安全阀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下压单元(6)和充氧单元(7);
安装底座(1):其上表面设有四个对称分布的支撑立板(2),支撑立板(2)的上表面均与测试台(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测试台(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的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垫(5),测试台(3)的上表面左侧后端设有放置座(9)和增压泵(8);
下压单元(6):数量为两个,两个下压单元(6)分别设置于安装底座(1)的上表面前后两端,下压单元(6)均与测试台(3)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
充氧单元(7):放置于放置座(9)上端开设的放置腔内,充氧单元(7)的进气口与增压泵(8)的出气口通过软管连通;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4),所述控制开关组(4)设置于测试台(3)的上表面前侧,控制开关组(4)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增压泵(8)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4)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安全阀耐氧气老化性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单元(6)包括一号电机(61)、螺杆(63)和升降座(64),所述一号电机(61)数量为两个,两个一号电机(61)分别设置于安装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前后两端,一号电机(61)的输出轴上端均设有螺杆(63),螺杆(63)的上端分别穿过测试台(3)前后两端对应开设的圆孔,螺杆(63)的上端均螺纹连接有升降座(64),一号电机(6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4)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立赵学刚唐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鑫鑫鹏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