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导风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07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器导风罩,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换热器芯体罩、风机定位罩和防尘网罩,其特征在于,换热器芯体罩的背面设置有背板;背板上开设有进风口;风机定位罩包括用于连接进风口的第一口部和用于固定防尘网罩的第二口部;第二口部周向等距开设有若干卡口;第一口部和第二口部通过一闭合曲面连通;闭合曲面对应卡口开设第一安装孔;防尘网罩的最大外圈上对应卡口设置有第一合页连接件;第一合页连接件连接有第一合页;第一合页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换热器导风罩可通过风机定位罩第二口部开设的卡口进一步为防尘网罩提供限位作用,可以提升电机运作过程中防尘网罩的稳定性,使防尘网罩不易发生振动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导风罩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导风罩。
技术介绍
换热器属于一种换热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化学、石油化工、工业气体分离设备、动力运输机械、制冷、国防工业等各个领域。通常在板翅式换热器中还会增加风机进行导风散热。风机的主要结构部件包括风机网罩、叶轮、机壳、进风口等。而风机网罩是风机不可或缺的一个部件,主要起到遮挡异物与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防尘网罩与风机定位罩直接同过螺钉固定的方式,支撑强度较弱,当电机高速运动时,很容易产生振动或不稳定的情况,导致防尘网罩受力失衡,结构稳定性差,维护频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导风罩,防尘网罩的稳固性得到显著提高,不易因风机振动而发生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换热器导风罩,包括换热器芯体罩、风机定位罩和防尘网罩;所述换热器芯体罩的背面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机定位罩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进风口的第一口部和用于固定所述防尘网罩的第二口部;所述第二口部周向等距开设有若干卡口;所述第一口部和所述第二口部通过一闭合曲面连通;所述闭合曲面对应所述卡口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防尘网罩的最大外圈上对应所述卡口设置有第一合页连接件;所述第一合页连接件连接有第一合页;所述第一合页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的第二安装孔。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合页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合页连接件平行且对称的第二合页连接件;所述第二合页连接件连接有第二合页;所述第二合页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换热器芯体罩的背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固定的第四安装孔。优选地,所述换热器芯体罩背面的左侧与所述换热器芯体罩背面的右侧设置有翻边定位条;所述背板的左侧与所述背板的右侧设置有翻边固定条;所述换热器芯体罩背面左侧的翻边定位条与所述背板左侧的翻边固定条进行连接固定;所述换热器芯体罩背面右侧的翻边定位条与所述背板右侧的翻边固定条进行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换热器芯体罩的背面的顶端和所述换热器芯体罩背面的底端均设置有卡槽;所述背板的顶端与所述背板的底端均设置有卡合条;所述背板顶端的卡合条可卡合进所述换热器芯体罩背面顶端的卡槽里;所述背板底端的卡合条可卡合进所述换热器芯体罩背面底端的卡槽里。优选地,所述卡槽由若干独立的卡槽段组成。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导风罩,属于换热器
,包括换热器芯体罩、风机定位罩和防尘网罩,其特征在于,换热器芯体罩的背面设置有背板;背板上开设有进风口;风机定位罩包括用于连接进风口的第一口部和用于固定防尘网罩的第二口部;第二口部周向等距开设有若干卡口;第一口部和第二口部通过一闭合曲面连通;闭合曲面对应卡口开设第一安装孔;防尘网罩的最大外圈上对应卡口设置有第一合页连接件;第一合页连接件连接有第一合页;第一合页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换热器导风罩可通过风机定位罩第二口部开设的卡口进一步为防尘网罩提供限位作用,可以提升电机运作过程中防尘网罩的稳定性,使防尘网罩不易发生振动而损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换热器导风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换热器导风罩的防尘网罩简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换热器导风罩,参照图1及图2进行理解,包括换热器芯体罩1、风机定位罩2和防尘网罩3,换热器芯体罩1的背面设置有背板11;背板11上开设有进风口;风机定位罩2包括用于连接进风口的第一口部和用于固定防尘网罩3的第二口部;第二口部周向等距开设有若干卡口21;第一口部和第二口部通过一闭合曲面连通;闭合曲面对应卡口21开设第一安装孔22;防尘网罩3的最大外圈上对应卡口21设置有第一合页连接件31;第一合页连接件31连接有第一合页32;第一合页32上开设有用于与第一安装孔22固定的第二安装孔321。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换热器导风罩在装配时,防尘网罩3上的一个第一合页连接件31对应卡合于一个卡口21中,第一合页连接件31上的第二安装孔321对应风机定位罩2闭合曲面上的第一安装孔22,防尘网罩3与风机定位罩2通过第一安装孔22与第二安装孔321进行固定,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防尘网罩与风机定位罩直接同过螺钉固定的方式,支撑强度较弱,当电机高速运动时,很容易产生振动或不稳定的情况,导致防护网受力失衡,结构稳定性差,维护频率较高,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换热器导风罩可通过风机定位罩2第二口部开设的卡口21进一步为防尘网罩3提供限位与支撑作用,可以提升电机运作过程中防尘网罩3的稳定性,使得防尘网罩3不易发生振动而损坏。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换热器导风罩,优选地,参照图1及图2,在第一合页32上连接有与第一合页连接件31平行且对称的第二合页连接件33;第二合页连接件33连接有第二合页34;第二合页34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341;换热器芯体罩1的背板11上开设有用于与第三安装孔341固定的第四安装孔111。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换热器导风罩在第一合页32上与第一合页连接件31平行且对称地设置有第二合页连接件33,并通过第二合页连接件33连接第二合页34,第二合页34通过第三安装孔341与换热器芯体罩1的背板11上的第四安装孔111固定连接;这样设置使防尘网罩3得到了双重固定,提升了防尘网罩3应用于换热器换热场合的工作稳定性,且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换热器导风罩未涉及复杂的结构、不需要需要精密配合的部件,粗加工即可成型,为企业实施节省大量成本,有利于保障板翅式换热器换热时防尘网罩3的可靠性,提升防尘网罩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参照图1,换热器芯体罩1背面的左侧与换热器芯体罩1背面的右侧设置有翻边定位条(附图未示出);背板11的左侧与背板11的右侧设置有翻边固定条112;换热器芯体罩1背面左侧的翻边定位条与背板11左侧的翻边固定条112进行连接固定;换热器芯体罩1背面右侧的翻边定位条与背板11右侧的翻边固定条112进行连接固定。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换热器导风罩在装配时,换热器芯体罩1的背面左侧的翻边定位条对应背板11左侧的翻边固定条112进行连接固定;换热器芯体罩1背面右侧的翻边定位条对应背板11右侧的翻边固定条112进行连接固定,能够提高换热器芯体罩1与背板11的结构刚性,使换热器芯体罩1的背面与背板11贴合固定的平面不易变形或翘曲,可延长换热器导风罩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参照图1,换热器芯体罩1的背面的顶端和换热器芯体罩1背面的底端均设置有卡槽12;背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导风罩,包括换热器芯体罩、风机定位罩和防尘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芯体罩的背面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机定位罩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进风口的第一口部和用于固定所述防尘网罩的第二口部;所述第二口部周向等距开设有若干卡口;所述第一口部和所述第二口部通过一闭合曲面连通;所述闭合曲面对应所述卡口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防尘网罩的最大外圈上对应所述卡口设置有第一合页连接件;所述第一合页连接件连接有第一合页;所述第一合页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的第二安装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导风罩,包括换热器芯体罩、风机定位罩和防尘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芯体罩的背面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机定位罩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进风口的第一口部和用于固定所述防尘网罩的第二口部;所述第二口部周向等距开设有若干卡口;所述第一口部和所述第二口部通过一闭合曲面连通;所述闭合曲面对应所述卡口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防尘网罩的最大外圈上对应所述卡口设置有第一合页连接件;所述第一合页连接件连接有第一合页;所述第一合页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的第二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导风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合页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合页连接件平行且对称的第二合页连接件;所述第二合页连接件连接有第二合页;所述第二合页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换热器芯体罩的背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固定的第四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华刚周斌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鑫顺兴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