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8066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罐、支撑架和进料口,支撑架分别焊接于冷凝罐下端的左右两侧,进料口贯穿连接于冷凝罐上端的右侧,冷凝罐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槽,固定槽的中部均匀分布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分别与固定槽贯穿连接。该种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利于对翅片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以避免翅片表面的灰尘积聚而导致传热恶化,提升了本装置使用的可靠性,并且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控制以及逐步缩小进入到冷凝装置内部的空气量,以避免冷凝管外汽化时矿物质完全留在管子表面,进而延缓水垢层增长,提升了本装置的长期使用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粉碎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在空气流动循环的情况下,会使翅片表面积灰会使传热恶化,而现有的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又不便于对翅片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实用性不足,并且现有的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无法将进入的空气控制或逐步缩小,进而会使冷凝管外汽化时矿物质完全留在管子表面,致使水垢层增长较快,进而降低了冷凝装置的长期使用质量。因此,需要在现有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罐、支撑架和进料口,所述支撑架分别焊接于冷凝罐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进料口贯穿连接于冷凝罐上端的右侧,所述冷凝罐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中部均匀分布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分别与固定槽贯穿连接,所述冷凝罐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冷凝罐内侧左右两端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均设有电动叶扇,且电动叶扇分别与固定框为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的背端均设有固定管,且固定管的一端均与固定框为连通设置,同时连接孔的一端均与固定框为贯穿连接,所述固定管的内侧均设有输气内管,且输气内管分别与固定管为固定连接,并且输气内管的一端均与固定框为连通设置,所述冷凝罐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连接有连通管,所述冷凝罐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均匀分布有翅片,所述翅片一端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焊接杆,所述冷凝罐内侧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挂杆,所述固定挂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连接有喷雾管,所述输气内管的内侧分别均匀分布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优选的,所述输气内管分别为三段式设置,且最末端的输气内管分别与固定杆贯穿连接。优选的,所述三段输气内管之间均为连通设置。优选的,所述均匀分布的翅片分别处于喷雾管和连通管之间,且左右两侧的翅片分别为左中右排列分布设置。优选的,右侧所述固定挂杆的内侧为中空状,且该固定挂杆的顶部与进料口连通设置。优选的,所述扰流板的横切面均呈S形状,且扰流板依次为均匀排列分布。有益效果:(1)该种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利于对翅片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以避免翅片表面的灰尘积聚而导致传热恶化,提升了本装置使用的可靠性,并且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控制以及逐步缩小进入到冷凝装置内部的空气量,以避免冷凝管外汽化时矿物质完全留在管子表面,进而延缓水垢层增长,提升了本装置的长期使用质量。(2)该种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之优点在于:通过焊接杆、固定挂杆、连接管和喷雾管,且由于均匀分布的翅片分别处于喷雾管和连通管之间以及左右两侧的翅片分别为左中右排列分布设置,并且由于固定挂杆的顶部与进料口连通设置,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进料口内的水可通过固定挂杆进入到连接管内,而连接管内的水可通过其下端左右两侧的喷雾管向下雾状散落,进而使该种雾状水分能落于均匀分布的翅片上,以清洗翅片上的灰尘,进而避免翅片表面的灰尘积聚而导致传热恶化。(3)其次:通过固定框、电动叶扇、固定管和输气内管的设置,且由于输气内管分别为三段式设置以及最末端的输气内管分别与固定杆贯穿连接,将三段式的输气内管的空间面积逐步缩小,进而可减少从电动叶扇外端传达进冷凝罐内部的空气量,以避免冷凝管外汽化时矿物质完全留在管子表面,进而延缓水垢层增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冷凝罐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翅片、连接管以及喷雾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输气内管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1-4中:1-冷凝罐;101-固定杆;102-固定框;1021-电动叶扇;103-固定管;1031-输气内管;1032-扰流板;1033-连接轴;104-连通管;105-翅片;106-焊接杆;107-固定挂杆;108-连接管;109-喷雾管;1031-连接内管;2-支撑架;3-进料口;4-固定槽;5-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罐1、支撑架2和进料口3,支撑架2分别焊接于冷凝罐1下端的左右两侧,进料口3贯穿连接于冷凝罐1上端的右侧,冷凝罐1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槽4,固定槽4的中部均匀分布有连接孔5,且连接孔5分别与固定槽4贯穿连接,冷凝罐1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1,冷凝罐1内侧左右两端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02,固定框102的内侧均设有电动叶扇1021,且电动叶扇1021分别与固定框102为转动连接,固定框102的背端均设有固定管103,且固定管103的一端均与固定框102为连通设置,同时连接孔5的一端均与固定框102为贯穿连接,固定管103的内侧均设有输气内管1031,且输气内管1031分别与固定管103为固定连接,并且输气内管1031的一端均与固定框102为连通设置,冷凝罐1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连接有连通管104,冷凝罐1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均匀分布有翅片105,翅片105一端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焊接杆106,冷凝罐1内侧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挂杆107,固定挂杆107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8,连接管108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连接有喷雾管109,输气内管1031的内侧分别均匀分布有扰流板1032,扰流板1032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033。进一步的,输气内管1031分别为三段式设置,且最末端的输气内管1031分别与固定杆101贯穿连接,通过此种设计,可使输气内管1031内的空气贯穿固定杆101而传入到冷凝罐1内,在此过程中,可将三段式的输气内管1031的空间面积逐步缩小,进而可减少从电动叶扇1021外端传达进冷凝罐1内部的空气量。进一步的,三段输气内管1031之间均为连通设置,可使输气内管1031内的空气互为贯通,以避免空气被阻断。进一步的,均匀分布的翅片105分别处于喷雾管109和连通管104之间,且左右两侧的翅片105分别为左中右排列分布设置,通过此种设计,可使相邻的翅片105之间能有较宽的间距接收从喷雾管109落下的喷雾,以提升对翅片105的清洁面积。进一步的,右侧固定挂杆107的内侧为中空状,且该固定挂杆107的顶部与进料口3连通设置,通过此种设计,可使从进料口3进入的水分能通过固定挂杆107传入到连接管108内,进而后续通过喷雾管109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罐(1)、支撑架(2)和进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分别焊接于冷凝罐(1)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进料口(3)贯穿连接于冷凝罐(1)上端的右侧,所述冷凝罐(1)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槽(4),所述固定槽(4)的中部均匀分布有连接孔(5),且连接孔(5)分别与固定槽(4)贯穿连接,所述冷凝罐(1)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1),所述冷凝罐(1)内侧左右两端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02),所述固定框(102)的内侧均设有电动叶扇(1021),且电动叶扇(1021)分别与固定框(102)为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102)的背端均设有固定管(103),且固定管(103)的一端均与固定框(102)为连通设置,同时连接孔(5)的一端均与固定框(102)为贯穿连接,所述固定管(103)的内侧均设有输气内管(1031),且输气内管(1031)分别与固定管(103)为固定连接,并且输气内管(1031)的一端均与固定框(102)为连通设置,所述冷凝罐(1)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连接有连通管(104),所述冷凝罐(1)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均匀分布有翅片(105),所述翅片(105)一端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焊接杆(106),所述冷凝罐(1)内侧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挂杆(107),所述固定挂杆(107)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8),所述连接管(108)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连接有喷雾管(109),所述输气内管(1031)的内侧分别均匀分布有扰流板(1032),所述扰流板(1032)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0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材料加工用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罐(1)、支撑架(2)和进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分别焊接于冷凝罐(1)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进料口(3)贯穿连接于冷凝罐(1)上端的右侧,所述冷凝罐(1)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槽(4),所述固定槽(4)的中部均匀分布有连接孔(5),且连接孔(5)分别与固定槽(4)贯穿连接,所述冷凝罐(1)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1),所述冷凝罐(1)内侧左右两端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02),所述固定框(102)的内侧均设有电动叶扇(1021),且电动叶扇(1021)分别与固定框(102)为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102)的背端均设有固定管(103),且固定管(103)的一端均与固定框(102)为连通设置,同时连接孔(5)的一端均与固定框(102)为贯穿连接,所述固定管(103)的内侧均设有输气内管(1031),且输气内管(1031)分别与固定管(103)为固定连接,并且输气内管(1031)的一端均与固定框(102)为连通设置,所述冷凝罐(1)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连接有连通管(104),所述冷凝罐(1)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均匀分布有翅片(105),所述翅片(105)一端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焊接杆(106),所述冷凝罐(1)内侧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世芹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树杰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