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806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包括双曲线形自然通风塔筒、由三角形换热器组成的间接空冷换热器和导风装置,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模块组及其执行机构,导风模块组由竖直布置的分体导风模块及分体导风模块与空冷塔之间、相邻分体导风模块之间可使环境风通过并形成射流的射流间隙组成,其中靠近三角形换热器的分体导风模块内端位于相邻两冷却柱外端衔接面外侧;环境风条件下,执行机构可根据导风装置所处区域环境风风向、风速按导风模块组调整各分体导风模块旋转角度,在对迎风侧三角形换热器导风的同时,通过射流间隙射流消除分体导风模块背风侧旋涡,减小对背风侧三角形换热器的不利影响,系统提高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
本技术属于火/核电站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
技术介绍
自然通风间接空冷系统借助空冷塔自然对流作用抽吸环境风,在散热器内实现对循环水的冷却,具有节水节能、噪音小的特点,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的西北地区热电厂得到广泛应用;间接空冷塔是间接空冷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发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环境风是影响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冷却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环境风条件下位于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侧风面扇段的三角形换热器的进风量会大大降低,三角形换热器内部的气流分布会也受到极大影响,甚至会产生气流旋涡并导致热风回流现象,严重影响三角形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进而降低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性能。中国申请专利,申请号201910460030.3,公开了一种海勒式空冷塔,包括冷却单元和散热单元,冷却单元包括由多组冷却三角呈环形排列形成的环形换热器和进风结构,进风结构呈环形设置,其位于环形换热器的外环,散热单元包括双曲线形冷却塔,双曲线形冷却塔位于冷却单元的上方,冷却单元的进风结构为进风导流式进风结构;进风导流式进气包括多个进风风向调节装置,多个进风风向调节装置包括进气口和进风导流板,在进气口的右侧端通过铰接结构与进风导流板铰接,在进气口和进风导流板之间设有导流板定位结构,导流板定位结构可将进风导流板定位在不同的旋转角度;该专利技术的导流装置可使空冷塔周围空气将沿着导流板的方向进入空冷塔内部,在空冷塔内部诱导空气形成类似于台风形成和发展的运动轨迹,使空气在冷却塔内部形成稳定的,不易受自然风影响的漩转上升气流,但其主要改善空冷塔内部的空气流场结构,特别是导流板在导风的同时,极易在其背风侧形成较大的气流旋涡,对空冷塔三角形换热器内部的空气流场结构产生不利影响;本技术一种带有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其布置在间接空冷塔外的导风装置可根据环境风风向、风速的变化,由执行机构按导风模块组调整其各分体导风模块旋转角度,在导风的同时还能够同分体导风模块与间接空冷塔之间以及各分体导风模块之间的射流间隙射流消除分体导风模块背风侧的气流旋涡,改善间接空冷塔周围及三角形换热器内部的空气流场结构,提高间接空冷塔侧风区各扇段的通风量,系统优化间接空冷塔流场结构,提高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在技术尚存在的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侧风条件下冷却能力降低以及现有导风设施不能适应环境风向、导风设施背风侧易产生较大横向漩涡并对空冷塔周围空气流场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有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的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包括自然通风塔筒、间接空冷换热器和导风装置,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沿空冷塔周向均匀布置在三角形换热器外侧,可依据各导风装置所在区域环境风风向、风速,由执行机构控制对应导风模块组中各分体导风模块旋转一定角度,在对导风装置迎风侧三角形换热器导风的同时,借助分体导风模块与间接空冷塔之间、各导风模块之间的射流间隙射流,消除导风模块背风侧气流旋涡,改善间接空冷塔周围及三角形换热器内部的空气流场结构,提高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包括自然通风塔筒、间接空冷换热器和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为双曲线形结构;所述间接空冷换热器由nd组塔筒外呈环形布置的三角形换热器组成,其中nd为整数且nd=10~300;所述导风装置布置在三角形换热器外侧,沿间接空冷塔周向间隔nl个三角形换热器布置,其中nl=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所述导风装置由nz个导风模块组及其执行机构组成,其中nz=1,2,3;所述导风模块组由分体导风模块和射流间隙组成;所述分体导风模块沿间接空冷塔径向依次向外竖直布置,其中靠近三角形换热器的分体导风模块内端位于相邻两冷却柱外端衔接面外侧;所述射流间隙,为靠近三角形换热器的分体导风模块内端与间接空冷塔之间、相邻分体导风模块之间可使环境风通过并形成射流的间隙;所述导风模块组中分体导风模块的数量为m,m=1,2,3,4,5,6,7,8;所述分体导风模块为弧形、S形、Z形或平板形结构;所述分体导风模块均设有旋转轴;所述同一导风模块组中各分体导风模块,由同一执行机构控制旋转;所述执行机构与导风模块组一一对应。所述三角形换热器由两个成三角形布置的冷却柱组成,每个冷却柱底部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出口,分别与间接空冷系统进水和回水管道相连。所述分体导风模块由设有通风孔的平板或波纹板或加肋板制成,通风孔孔径由靠近间接空冷塔一侧向外逐渐减小。所述分体导风模块与间接空冷塔之间、各分体导风模块之间射流间隙的宽度d1为一个三角形换热器进风口宽度的0.1~0.5倍。所述分体导风模块的旋转轴位于各分体导风模块内端、外端或距分体导风模块内端一定距离ln处,同一导风装置中各分体导风模块的旋转轴位于间接空冷塔同一条径向延长线上,其中ln的范围是0<ln<L,L为分体导风模块内外端间距。所述分体导风模块在竖直方向上分为1~5层。所述执行机构为气动执行机构、电动执行机构或齿条齿轮传动机构。所述气动执行机构或电动执行机构由电动机或旋转气缸、传动轴、驱动杆构成,驱动杆与各分体导风模块有分体导风模块驱动连接点,各分体导风模块驱动连接点到旋转轴的距离相同,二者间距d2的范围为0<d2≤lmax,lmax为分体导风模块旋转轴到内端距离ln和分体导风模块旋转轴到外端距离lw中的较大者。所述齿条齿轮传动机构由电动机、齿条、齿轮构成,齿轮固定在各分体导风模块旋转轴下端,电动机直接与其中一个分体导风模块的齿轮联接,通过齿条带动导风模块组的其他分体导风模块共同转动。所述一个导风模块组中各分体导风模块由一个执行机构控制保持相同角度旋转。已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带有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的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包括自然通风塔筒、间接空冷换热器和导风装置,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沿空冷塔周向均匀布置在三角形换热器外侧,可根据环境风风向、风速按导风模块组调整其各分体导风模块旋转角度,在实现对迎风侧三角形换热器导风以强化传热的同时,通过分体导风模块与间接空冷塔之间、各分体导风模块之间的射流间隙射流消除分体导风模块背风侧旋涡,有效减小分体导风模块导风对其背风侧三角形换热器进风口附近区域流场的不利影响,从而系统精准地改变间接空冷塔周围及三角形换热器内部的空气流场结构,提高间接空冷塔侧风区各扇段的通风量,系统优化间接空冷塔流场结构,提高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性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间接空冷塔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有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结构俯视图。图3为具有两组导风模块组的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包括自然通风塔筒、间接空冷换热器和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塔筒为双曲线形结构;所述间接空冷换热器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包括自然通风塔筒、间接空冷换热器和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塔筒为双曲线形结构;所述间接空冷换热器由nd组塔筒外呈环形布置的三角形换热器组成,其中nd为整数且nd=10~300;所述导风装置布置在三角形换热器外侧,沿间接空冷塔周向间隔nl个三角形换热器布置,其中nl=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所述导风装置由nz个导风模块组及其执行机构组成,其中nz=1,2,3;所述导风模块组由分体导风模块和射流间隙组成;所述分体导风模块沿间接空冷塔径向依次向外竖直布置,其中靠近三角形换热器的分体导风模块内端位于相邻两冷却柱外端衔接面外侧;所述射流间隙,为靠近三角形换热器的分体导风模块内端与间接空冷塔之间、相邻分体导风模块之间可使环境风通过并形成射流的间隙;所述导风模块组中分体导风模块的数量为m,m=1,2,3,4,5,6,7,8;所述分体导风模块为弧形、S形、Z形或平板形结构;所述分体导风模块均设有旋转轴;所述同一导风模块组中各分体导风模块,由同一执行机构控制旋转;所述执行机构与导风模块组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换热器由两个成三角形布置的冷却柱组成,每个冷却柱底部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出口,分别与间接空冷系统进水和回水管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导风模块由设有通风孔的平板或波纹板或加肋板制成,通风孔孔径由靠近间接空冷塔一侧向外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分体旋转导风装置的间接空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导风模块与间接空冷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杰陈庆杰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蓝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