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化炉尾气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806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化炉尾气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保温仓,所述保温仓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活化炉主体,所述活化炉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活化炉主体的外部均匀缠绕设置有导热管A,所述导热管A的一端延伸至活化炉主体内部顶部靠近出料口的一侧,所述保温仓顶部远离出料口的一侧设置有进料仓,且进料仓与活化炉主体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进料仓内部底部远离保温仓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料仓、挡板、活化炉主体、挡板、导热管A、保温仓和导热管B的相互配合,可对尾气进行回收利用工作,以便降低尾气热量的浪费,减少能源消耗,从而提升该装置使用的再利用和节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化炉尾气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尾气回收装置
,具体为一种活化炉尾气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活化炉底部的烟道排出的尾气中成分很丰富,常规的办法是将这部分尾气处理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之后排放,从而避免环境污染;现有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装置在工作时,其内部尾气多数是直接排放室外的,进而导致尾气中含有的高温遭到浪费,尾气排放的同时还需操作人员在增加能源燃烧量补充内部温度,从而降低该装置的节能性;2、现有的装置对其尾气过滤效果较差,不仅会降低尾气排放的标准量,同时还会对周围环境进行二次污染,从而降低该装置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化炉尾气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装置在工作时,其内部尾气多数是直接排放室外的,进而导致尾气中含有的高温遭到浪费,尾气排放的同时还需操作人员在增加能源燃烧量补充内部温度,从而降低该装置的节能性;2、现有的装置对其尾气过滤效果较差,不仅会降低尾气排放的标准量,同时还会对周围环境进行二次污染,从而降低该装置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化炉尾气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保温仓(4),所述保温仓(4)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活化炉主体(3),所述活化炉主体(3)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活化炉主体(3)的外部均匀缠绕设置有导热管A(2),所述导热管A(2)的一端延伸至活化炉主体(3)内部顶部靠近出料口(5)的一侧,所述保温仓(4)顶部远离出料口(5)的一侧设置有进料仓(12),且进料仓(12)与活化炉主体(3)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进料仓(12)内部底部远离保温仓(4)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4),且挡板(14)延伸至进料仓(12)的内部,所述进料仓(12)的外侧均匀缠绕设置有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化炉尾气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保温仓(4),所述保温仓(4)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活化炉主体(3),所述活化炉主体(3)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活化炉主体(3)的外部均匀缠绕设置有导热管A(2),所述导热管A(2)的一端延伸至活化炉主体(3)内部顶部靠近出料口(5)的一侧,所述保温仓(4)顶部远离出料口(5)的一侧设置有进料仓(12),且进料仓(12)与活化炉主体(3)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进料仓(12)内部底部远离保温仓(4)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4),且挡板(14)延伸至进料仓(12)的内部,所述进料仓(12)的外侧均匀缠绕设置有导热管B(13),所述导热管B(13)的一端延伸至保温仓(4)的内部并与导热管A(2)远离活化炉主体(3)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保温仓(4)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过滤仓B(16),所述导热管B(13)远离导热管A(2)的一端延伸至过滤仓B(16)内部一侧的顶部,所述过滤仓B(16)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内部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伺服电机(18),所述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延伸至过滤仓B(16)的内部并设置有转动杆(21),所述转动杆(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活性炭(11)和除臭层(9),所述过滤仓B(16)内部靠近导热管B(13)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板(10),所述保温仓(4)顶部远离进料仓(12)的一侧设置有过滤仓A(6),所述过滤仓A(6)内部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搅拌杆(7),且搅拌杆(7)延伸至过滤仓A(6)的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博王建国郭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国欣森博活性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