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心脏复苏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心脏复苏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和向公众普及推广的时候,用物理模型练习。学生通过对模型不断按压练习,才能熟悉按压的幅度和节律,控制好按压力度和心脏跳动频率。现有的心内科心脏复苏训练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不能根据需要调节训练装置按压的难度,不便于携带,且不易与对下压的力道进行很好的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心脏复苏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心脏复苏训练装置,包括收纳盒、盒盖、卡接结构、升降结构和训练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心脏复苏训练装置,包括收纳盒(1)、盒盖(2)、卡接结构(5)、升降结构(10)和训练结构(16),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1)呈矩形箱状结构,所述收纳盒(1)的一侧边上铰接安装有盒盖(2),所述盒盖(2)远离铰接端中段处开设卡接槽(3),所述收纳盒(1)远离铰接端的一侧边固定有把手(4),所述把手(4)的中段处内部开设有紧固腔,紧固腔内设置有卡接结构(5),所述卡接结构(5)与卡接槽(3)之间配合卡接;/n所述收纳盒(1)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收纳盒(1)的一侧边上容纳腔底部处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转动设置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上设置有升降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心脏复苏训练装置,包括收纳盒(1)、盒盖(2)、卡接结构(5)、升降结构(10)和训练结构(16),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1)呈矩形箱状结构,所述收纳盒(1)的一侧边上铰接安装有盒盖(2),所述盒盖(2)远离铰接端中段处开设卡接槽(3),所述收纳盒(1)远离铰接端的一侧边固定有把手(4),所述把手(4)的中段处内部开设有紧固腔,紧固腔内设置有卡接结构(5),所述卡接结构(5)与卡接槽(3)之间配合卡接;
所述收纳盒(1)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收纳盒(1)的一侧边上容纳腔底部处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转动设置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上设置有升降结构(10),所述升降结构(10)顶部处设置有训练结构(16);
所述训练结构(16)包括训练盘(17)和底板(21),所述训练盘(17)呈盒装结构,所述训练盘(17)的外缘四角均设置有弧形的倒角,所述训练盘(17)顶部处包覆固定有硅胶状的顶盘(18),所述顶盘(18)的中心处固定有按压板(19),所述训练盘(17)的一侧边上中段处突出固定有突出块,突出块顶部处嵌设安装有显示屏(20),所述训练盘(17)内底部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底板(21)顶部处垂直固定有若干个支杆(30),所述底板(21)中心处转动嵌设安装有调节结构(22),所述按压板(19)底部处设置有支撑盘(191),支撑盘(191)与按压板(19)之间预留有压力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心脏复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22)包括第一调节环(23)、第二调节环(24)、旋钮(25)、导向杆(26)、传动块(27)、固定块(28)和支撑结构(29),所述底板(21)顶部中心处转动嵌设安装有第一调节环(23),所述底板(21)顶部且第一调节环(23)的外缘嵌设安装有第二调节环(24),所述底板(21)底部处转动嵌设安装有两个旋钮(25),两个所述旋钮(25)顶部处通过连接杆固定有配合盘(251),一个所述配合盘(251)的外缘与第一调节环(23)的内缘啮合,另一个所述配合盘(251)的外缘与第二调节环(24)的外缘啮合,所述底板(21)顶部且第一调节环(23)与第二调节环(24)之间固定有固定块(28),所述固定块(28)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块(28)以第一调节环(23)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固定块(28)呈T型板状结构,所述固定块(28)的一侧边上铰接安装有支撑结构(29),所述底板(21)顶部且对应第一调节环(23)和第二调节环(24)的内缘和外缘均固定导向杆(26),所述导向杆(26)上穿设安装有传动块(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内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