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球阀的阀杆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746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球阀的阀杆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阀杆在动应力载荷下的发生过程建立对应的理论模型,以得到对应的动载荷安全评估值作为有限元强度结构应力分析设计评估软件的理论参数值。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球阀的阀杆设计方法,解决目前通用的材料力学计算公式只针对阀杆材料及结构的静载荷应力强度进行了设计评估,不适用于快速球阀高频动载荷工况下的安全评估的问题,通过提供一种简洁、可靠、高效的理论计算设计方法,来减轻设计者的前期设计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不影响快速球阀的整体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球阀的阀杆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球阀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风洞试验系统中,对快速球阀阀杆传动链动态结构进行设计时使用的一种快速球阀的阀杆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在航空航天类高超声速风洞试验系统中,快速球阀作为主供气系统的重要控制设备,要求具有承压高(42MPa)、启闭压差大(40MPa)、快速开启(≤1s)、频繁启闭的功能特性,因此对快速球阀阀杆的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设计要求。在实际试验时,快速球阀与普通球阀开启失效的扭曲方向正好相反,经过研究发现,快速球阀在开启过程初始,执行器以较高的初始加速度对阀杆进行做功,由于阀杆与球体采用机械连接,进而带动球体作旋转运动,在开启末端时,由于机械式结构限位作用,阀杆“瞬时”停止,加速度变为0,而与之相连接的球体经过90°的加速度旋转,获得了较大的动能角速度,作用在阀杆上,使阀杆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载荷,进而发生反向扭转失效变形,降低了设备整体的传动定位精度,严重时发生传动链失效的事故发生。目前为解决这一问题现象的发生:普遍的做法是加大阀杆传动链部分的安全系数,提高阀杆材料的强度等级及热处理方式等措施来保证快速球阀阀杆的应用性能,这种做法的弊端是使阀门整体结构加大,造成项目现场安装空间造价高;阀杆直径加大后相对应的轴承摩擦力矩增大,也因此造成了快速球阀的执行器选型不合理与冗余浪费。进一步地,目前通用的材料力学计算公式只针对阀杆材料及结构的静载荷应力强度进行了设计评估,不适用于快速球阀高频动载荷工况下的安全评估,而有限元强度结构应力分析是现在较为先进的设计评估软件,但局限于操作者的理论水平与软件载体设备的性能,因此在此类工程中需要一种简洁、可靠、高效的理论计算设计方法,来减轻设计者的前期设计周期、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不影响快速球阀的整体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为解决高压大口径快速球阀在启闭过程中传动链机构反扭曲失效的现象,在快速球阀阀杆传动链动态结构设计及计算方法领域中,采用一种基于《材料力学》中能量法的动载荷阀杆应力强度衍生计算方法,即提供了一种快速球阀的阀杆设计方法,基于阀杆在动应力载荷下的发生过程建立对应的理论模型,以得到对应的动载荷安全评估值作为有限元强度结构应力分析设计评估软件的理论参数值。优选的是,所述理论模型被配置为包括:快速球阀在末位角速度所形成的冲击应力理论模型,以及阀杆的变形承受能力理论公式。优选的是,所述冲击应力理论模型是基于动力加速度理论进行推导,进而得出快速球阀从启动至90度运动结束关闭时,所形成的末位角速度理论模型。优选的是,所述阀杆的变形承受能力理论公式是基于材料固有能量法对阀杆传动链冲击动载荷工况下的阀杆变形承受能力进行推导以得到。优选的是,所述末位角速度理论模型的建立被配置为包括:S1、直线运动与回转运动的模型关联;S2、基于模型关联得到快速球阀球体关闭末位角速度的计算公式。优选的是,所述模型关联被配置为包括:在初始动速度为0的直线运动中,具有公式一:;在初始角速度为0的回转运动中,具有公式二:;其中,φ为角行程末速度,t为时间,ω为角行程匀加速度,ѵ为直行程匀加速度,S为直行程末速度;所述快速球阀球体关闭末位角速度计算公式的推导方式被配置为包括:在初始角速度为0的匀加速度状态下,将弧度代入至公式二中,得到快速球阀球体关闭末位角速度对应的公式三:。优选的是,所述阀杆的变形承受能力理论公式的推导步骤被配置为包括:S3、通过直线运动末端动能推导出旋转运动末位动能I;S4、在球体末位动能作用下,推导阀杆发生的最大动载剪应力。优选的是,在S3中,所述球体转动的末角速度为末,则球体终了时的末位动能I具有公式四:;其中,I2为球体对阀杆的转动惯量;在直线运动方程中,有公式五:;其中,m为质量,V为直行程匀加速度,E为直线运动重量加速度;在S4中,阀杆受球体的冲击下发生变形,令阀杆的动角位移为;如果球体对阀杆的冲击扭矩为;则阀杆像一只弹簧,其弹性变形能具有公式六:;而球体的动能应等于阀杆扭转的弹性变形能,即,其中,为球体极惯性矩,得出对应的公式七,;而阀杆的扭转弹性模量是阀杆的结构参数,冲击扭矩与动角位移之比,应等于静力扭矩与静角位移之比,即=扭转弹性模量(弹簧刚度),代入即有;令K为冲击载荷,K是动角位移与静角位移之比,则,为球体转动惯量,为动角位移,为静力扭矩;因球体转动,代入即有,用来表示动应力引起阀杆变形与静应力引起阀杆变形之间的关系;基于扭转的基本公式即公式八:,其中,G为剪切弹性模量,其公式为,为极惯性矩,为阀杆长度,A为阀杆材料弹性模量,为阀杆材料泊松比;则;其中,J为阀杆极惯性矩,C为阀杆刚度,为角位移阀杆动力扭矩;可得出阀杆上的最大动载剪应力为:。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专利技术通过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模型(公式一)推导出旋转运动的加速度理论模型(公式二),为角行程快速启闭阀门传动链设计加速度测算提供了基础的物理理论基础;其二,通过直线运动突然终止动能计算(公式五)推导出旋转运动突然终止动能计算(公式四),为传动链在启闭末端受球体终止动能安全评估提供了理论来源支撑;其三,现有《材料力学》的计算领域只针对阀杆材料及结构的静载荷应力强度进行了设计评估,不适用于快速球阀高频动载荷工况下的安全评估,而有限元强度结构应力分析是现在较为先进的设计评估软件,但局限于操作者的理论水平与软件载体设备的性能,因此在此类工程中需要一种简洁、可靠、高效的理论计算设计方法,来减轻设计者的前期设计周期、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不影响快速球阀的整体使用性能,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析快速球阀运动过程建立了动载荷发生过程的理论模型,解决了动态载荷工况下快速球阀传动链的破坏动能,保障了传动链的基本设计强度问题,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为有限元强度结构应力分析设计评估软件提供相应基础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其四,通过公式八可以得出,传动链整体扭转应力强度大小与阀杆的长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假设阀杆是一根吸收球体转动动能的扭转弹簧,因此阀杆的长度决定了阀杆扭转应力强度的刚度,因此在工程设计时应尽量延长阀杆受力长度。其五,通过公式五推导公式四可以得出,传动链受终止动能大小与球体终止动能运动质量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工程设计时应通过变换球体材质,改变球体结构形状等措施来降低球体运动质量,从而降低对传动链破坏的球体终止动能。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球阀的阀杆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阀杆在动应力载荷下的发生过程建立对应的理论模型,以得到对应的动载荷安全评估值作为有限元强度结构应力分析设计评估软件的理论参数值;/n其中,所述理论模型被配置为包括:快速球阀在末位角速度所形成的冲击应力理论模型,以及阀杆的变形承受能力理论公式,且所述阀杆的变形承受能力理论公式是基于材料固有能量法对阀杆传动链冲击动载荷工况下的阀杆变形承受能力进行推导以得到;/n所述冲击应力理论模型是基于动力加速度理论进行推导,进而得出快速球阀从启动至90度运动结束关闭时,所形成的末位角速度理论模型,且所述末位角速度理论模型的建立被配置为包括:/nS1、直线运动与回转运动的模型关联;/nS2、基于模型关联得到快速球阀球体关闭末位角速度的计算公式;/n所述模型关联被配置为包括:/n在初始动速度为0的直线运动中,具有公式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球阀的阀杆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阀杆在动应力载荷下的发生过程建立对应的理论模型,以得到对应的动载荷安全评估值作为有限元强度结构应力分析设计评估软件的理论参数值;
其中,所述理论模型被配置为包括:快速球阀在末位角速度所形成的冲击应力理论模型,以及阀杆的变形承受能力理论公式,且所述阀杆的变形承受能力理论公式是基于材料固有能量法对阀杆传动链冲击动载荷工况下的阀杆变形承受能力进行推导以得到;
所述冲击应力理论模型是基于动力加速度理论进行推导,进而得出快速球阀从启动至90度运动结束关闭时,所形成的末位角速度理论模型,且所述末位角速度理论模型的建立被配置为包括:
S1、直线运动与回转运动的模型关联;
S2、基于模型关联得到快速球阀球体关闭末位角速度的计算公式;
所述模型关联被配置为包括:
在初始动速度为0的直线运动中,具有公式一:


在初始角速度为0的回转运动中,具有公式二:


其中,φ为角行程末速度,t为时间,ω为角行程匀加速度,ѵ为直行程匀加速度,S为直行程末速度;
所述快速球阀球体关闭末位角速度计算公式的推导方式被配置为包括:
在初始角速度为0的匀加速度状态下,将弧度代入至公式二中,得到快速球阀球体关闭末位角速度对应的公式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球阀的阀杆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的变形承受能力理论公式推导步骤被配置为包括:
S3、通过直线运动末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峰伟袁世伟朱超陈德江唐志共于子泉吴斌马晓宇刘崇智王博贾忠琪唐绍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