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保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44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保温板,属于建筑智能化工程室内填充墙保温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壳、螺杆、安装件和主板,安装壳包括U形主体框、底板、顶板和前端板,U形主体框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具有与填充墙内的定位卡块相配合的卡槽,U形主体框的外侧壁与填充墙的墙体接触,螺杆的数量为两个且杆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U形主体框的内侧后壁上,两个螺杆相对称且均平行于U形主体框的侧壁,安装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分成两组在两个螺杆上,主板上具有与卡置部相配合卡接的卡槽以及在卡槽槽底贯通的连接孔,主板和安装壳均由保温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应用于填充墙的保温板不仅保温效果不佳,而无法达到重复再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保温板
:本技术属于建筑智能化工程室内填充墙保温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保温板。
技术介绍
:建筑智能化工程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的建筑。其中,室内非承重构件填充墙作为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室内部分重要组成构件,其保温性能影响着其所搭建的室内环境的温度保持效果。现有的填充墙保温性能需要依赖于保温板,但是目前应用于填充墙的保温板不仅保温效果不佳,而无法达到重复再利用的目的。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室内非承重填充墙的具有良好保温效果且能够重复利用的建筑智能化工程用保温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保温板,解决了现有的应用于填充墙的保温板不仅保温效果不佳,而无法达到重复再利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保温板,包括:安装壳,其包括U形主体框、底板、顶板和前端板,所述U形主体框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具有与填充墙内的定位卡块相配合的插入槽,所述U形主体框的外侧壁与填充墙的墙体接触,所述底板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U形主体框的底部,所述顶板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U形主体框的顶部,所述前端板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U形主体框的前端;螺杆,其数量为两个且杆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U形主体框的内侧后壁上,所述两个螺杆相对称且均平行于所述U形主体框的侧壁;安装件,其数量为多个且均分成两组在所述两个螺杆上,所述多个安装件均包括装载部和卡置部,所述装载部内具有与所述两个螺杆上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卡置部呈环形且其上具有孔径大于所述螺杆的杆径的穿孔,所述卡置部的后端面与所述装载部的前端面相固定连接,所述装载部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上;主板,其数量与单个所述螺杆上的所述安装件的数量相等,所述主板上具有与所述卡置部相配合卡接的卡槽以及在卡槽槽底贯通的连接孔,所述主板位于所述U形主体框内且侧壁与所述U形主体框的内侧壁相接触而底面、顶面分别与所述底板、所述顶板相接触;所述主板和所述安装壳均由保温材料制成。在某些事实例中,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前端板均与所述U形主体框相螺栓连接。在某些事实例中,所述螺杆的杆后端螺纹连接在所述U形主体框的内侧后壁上。在某些事实例中,所述主板与所述卡置部之间连接有销轴。在某些事实例中,所述U形主体框的侧壁上具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通过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使得所述定位板的右侧板边伸至所述U形主体框内。在某些事实例中,所述主板和所述安装壳均由岩棉制成。本技术实施例采用插入槽与定位卡块相配合插入的方式在填充墙内安装U形主体框,底板、顶板和前端板可拆卸地连接在U形主体框上,使得整个安装壳内部具有独立的安装空间,安装件通过螺杆安装在U形主体框内侧,而主板装载在安装件的卡置部上,进而使得主板置于这个安装壳的安装空间内,外界热量的流动方向依次经过墙体、安装壳、主板,采用多个主板有效地阻止了热量的交换与扩散,并且由U形主体框、螺杆和安装件搭建的主板环境,可以使得单个或多个主板得以拆装,通过在填充墙的墙壁上开槽就能取出内部的保温板重新利用,不会随着填充墙的废弃而浪费,整个保温板的组成构件可以单独更换,也提高了其重复利用的效率,该保温板目前仅适用于非承重的填充墙体,是因为填充墙不作为建筑的承重构件,在对其开槽的过程中拆装保温板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建筑的结构稳定性,该保温板拆装便捷并且解决了现有的应用于填充墙的保温板不仅保温效果不佳,而无法达到重复再利用的问题。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去顶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顶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安装壳;101、U形主体框;1011、插入槽;102、底板;103、顶板;104、前端板;105、滑槽;20、定位卡块;30、螺杆;40、安装件;401、装载部;4011、螺纹孔;402、卡置部;4021、穿孔;50、主板;501、卡槽;502、连接孔;60、销轴;70、定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保温板,包括:安装壳10、螺杆30、安装件40和主板50。安装壳10包括U形主体框101、底板102、顶板103和前端板104,U形主体框10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具有与填充墙内的定位卡块20相配合的插入槽1011,U形主体框101的外侧壁与填充墙的墙体接触,底板102可拆卸地连接在U形主体框101的底部,顶板103可拆卸地连接在U形主体框101的顶部,前端板104可拆卸地连接在U形主体框101的前端。螺杆30的数量为两个且杆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U形主体框101的内侧后壁上,两个螺杆30相对称且均平行于U形主体框101的侧壁;安装件40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分成两组在两个螺杆30上,多个安装件40均包括装载部401和卡置部402,装载部401内具有与两个螺杆30上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4011,卡置部402呈环形且其上具有孔径大于螺杆30的杆径的穿孔4021,卡置部402的后端面与装载部401的前端面相固定连接,装载部401螺纹连接在螺杆30上;主板50的数量与单个螺杆30上的安装件40的数量相等,主板50上具有与卡置部402相配合卡接的卡槽501以及在卡槽501槽底贯通的连接孔502,主板50位于U形主体框101内且侧壁与U形主体框101的内侧壁相接触而底面、顶面分别与底板102、顶板103相接触;主板50和安装壳10均由保温材料制成。在往填充墙内安装板保温板的过程中,先将保温板进行组装,首先将螺杆30安装在U形主体框101上,再将安装件40螺纹连接在螺杆30上,安装件40在螺杆30上的位置应该是越来越远离螺杆30的后端,每安装好一个安装件40就装载一个主板50,按照这样的顺序,依次装载其他的安装件40和主板50,等到全部安装件40和主板50装载完成后,在U形主体框101上安装底板102、顶板103和前端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壳(10),其包括U形主体框(101)、底板(102)、顶板(103)和前端板(104),所述U形主体框(10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具有与填充墙内的定位卡块(20)相配合的插入槽(1011),所述U形主体框(101)的外侧壁与填充墙的墙体接触,所述底板(10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U形主体框(101)的底部,所述顶板(103)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U形主体框(101)的顶部,所述前端板(104)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U形主体框(101)的前端;/n螺杆(30),其数量为两个且杆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U形主体框(101)的内侧后壁上,所述两个螺杆(30)相对称且均平行于所述U形主体框(101)的侧壁;/n安装件(40),其数量为多个且均分成两组在所述两个螺杆(30)上,所述多个安装件(40)均包括装载部(401)和卡置部(402),所述装载部(401)内具有与所述两个螺杆(30)上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4011),所述卡置部(402)呈环形且其上具有孔径大于所述螺杆(30)的杆径的穿孔(4021),所述卡置部(402)的后端面与所述装载部(401)的前端面相固定连接,所述装载部(401)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30)上;/n主板(50),其数量与单个所述螺杆(30)上的所述安装件(40)的数量相等,所述主板(50)上具有与所述卡置部(402)相配合卡接的卡槽(501)以及在卡槽(501)槽底贯通的连接孔(502),所述主板(50)位于所述U形主体框(101)内且侧壁与所述U形主体框(101)的内侧壁相接触而底面、顶面分别与所述底板(102)、所述顶板(103)相接触;/n所述主板(50)和所述安装壳(10)均由保温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壳(10),其包括U形主体框(101)、底板(102)、顶板(103)和前端板(104),所述U形主体框(10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具有与填充墙内的定位卡块(20)相配合的插入槽(1011),所述U形主体框(101)的外侧壁与填充墙的墙体接触,所述底板(10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U形主体框(101)的底部,所述顶板(103)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U形主体框(101)的顶部,所述前端板(104)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U形主体框(101)的前端;
螺杆(30),其数量为两个且杆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U形主体框(101)的内侧后壁上,所述两个螺杆(30)相对称且均平行于所述U形主体框(101)的侧壁;
安装件(40),其数量为多个且均分成两组在所述两个螺杆(30)上,所述多个安装件(40)均包括装载部(401)和卡置部(402),所述装载部(401)内具有与所述两个螺杆(30)上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4011),所述卡置部(402)呈环形且其上具有孔径大于所述螺杆(30)的杆径的穿孔(4021),所述卡置部(402)的后端面与所述装载部(401)的前端面相固定连接,所述装载部(401)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30)上;
主板(50),其数量与单个所述螺杆(30)上的所述安装件(40)的数量相等,所述主板(50)上具有与所述卡置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振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殷巧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