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槽下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40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下水管道的技术领域,具体为双水槽下水装置,包括下水管组件、第一下水头、第二下水头和下水头连接组件,下水头连接组件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下水头与第一接口可旋转调节连接,第二下水头与第二接口可旋转调节连接,第三接口与下水管组件可旋转调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下水管组件与下水头连接组件之间的硬连接改为可转动连接,同时将下水头与下水头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设置为可转动连接,因此,用户在安装下水管道时可根据实际大水槽和小水槽布置的方向旋转下水头连接组件和下水头,从而将下水装置调整至适配用户的水槽布置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用性强,可大大地提高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水槽下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下水管道的
,具体为双水槽下水装置。
技术介绍
家居用的双水槽一般包括一只大盆和一只小盆,但是有的双水槽的大盆设置在橱柜的左侧,有的却设置在右侧,而现有应用在双水槽的下水管道,其包括下水头、弯管、三通管等,一般的,连接下水头的弯管与三通管均是采用硬连接,即弯管的一端与三通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水头连接,由于该种下水管道通用性差,不能同时满足上述大盆和小盆的两种设置方式,经常出现用户购买后因无法适配其水槽而退货的情况,因此,研发一种通用性高的双水槽下水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用性好的双水槽下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水槽下水装置,包括下水管组件、第一下水头、第二下水头和下水头连接组件,下水头连接组件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下水头与第一接口可旋转调节连接,第二下水头与第二接口可旋转调节连接,第三接口与下水管组件可旋转调节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将下水管组件与下水头连接组件之间的硬连接改为可转动连接,同时将下水头与下水头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设置为可转动连接,因此,用户在安装下水管道时可根据实际大水槽和小水槽布置的方向相对下水管组件旋转下水头连接组件和下水头,从而将下水装置调整至适配用户的水槽布置方向,本技术通用性强,可大大地提高使用体验。进一步的,第一下水头通过第一二通弯管与第一接口连接,第一二通弯管的一端连接第一下水头的下端,另一端可转动伸缩调节地插入第一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一二通弯管之间通过第一紧固螺母锁紧,上述设置方式可进一步提高下水装置的通用性,用户可通过调节第一二通弯管插入第一接口的深度,以改变第一下水头安装的位置,从而适应性地适配其水槽。进一步的,第二下水头通过第二二通弯管与第二接口连接,第二二通弯管的一端连接第二下水头的下端,另一端可转动伸缩调节地插入第二接口,第二接口与第二二通弯管之间通过第二紧固螺母锁紧,上述设置方式可进一步提高下水装置的通用性,用户通过调节第二二通弯管插入第二接口的深度,以改变第二下水头安装的位置,从而适应性地适配其水槽。进一步的,下水头连接组件包括横置三通管和第三二通弯管,横置三通管的前接口形成第三接口、后接口形成第一接口,第三二通弯管的一端形成第二接口,另一端可转动伸缩调节地插入横置三通管的侧接口,横置三通管的侧接口与第三二通弯管之间通过第四紧固螺母锁紧,上述下水头连接组件的设置方式安装快捷方便,其分体式的设置方式与一体结构相比更加便于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运输,而且第三二通弯管可相对横置三通管进行伸缩调节,从而使第二下水头能够更好地适配水槽的位置。进一步的,下水管组件设有出水管,出水管朝第一下水头和第二下水头的水平布置方向延伸,从而减小下水装置在相对水槽的前后方向尺寸上占用的空间,使得用于安装下水装置的柜体在安装有下水装置的同时水槽下侧外部还可放置其他设备,从而提高下水装置的适用性。进一步的,下水管组件包括与下水头连接组件连通的存水管,存水管包括内部设有U形通道的水封主体、设于水封主体上端的进水段、以及设于水封主体上端侧部的出水段,进水段与U形通道的入水端连通,出水段与U形通道的排水端连通,出水段沿第一下水头和第二下水头水平布置方向设于水封主体的侧部,并连接出水管,上述存水管的设置方式,在排水时可储存一段水位从而实现水封而达到防臭的效果,上述集成式的存水管体积小,占用空间小。进一步的,水封主体的下端开设有连通U形通道底部的排渣口,排渣口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盖体,在水封主体的下侧设置排渣口便于污物的清理。进一步的,下水管组件还包括连接存水管和下水头连接组件的纵置三通管,纵置三通管的侧接口与第三接口连接,并通过第三紧固螺母锁紧。进一步的,进水段可伸缩调节地插入纵置三通管的下接口,并通过第五紧固螺母锁紧,用户可根据其水槽安装的高度调节进水段插入纵置三通管的深度,以适配其水槽的安装位置。进一步的,下水管组件还包括溢水管,溢水管通过三通连接头与纵置三通管连接,三通连接头设有与纵置三通管的上接口连接的第一排水口、与溢水管连接的第二排水口、以及一个备用接口,上述溢水管的安装结构同时给用户预留了一个连接其他用水设备的备用接口,例如用于供洗碗机、净水器等用水设备的排水,从而提高其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下水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下水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存水管的剖视图;图4为下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改变第一下水头和第二下水头方位的过程示意图;图6为第一下水头和第二下水头更换位置后的下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一(第二)二通弯管伸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一(第二)二通弯管缩回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水槽下水装置,包括第一下水头1、第二下水头2、下水头连接组件(4,5)、第一二通弯管11、第二二通弯管21和下水管组件(3,6,7,8),其中,下水管组件(3,6,7,8)包括纵置三通管3、存水管6、溢水管7和出水管8,下水头连接组件(4,5)包括横置三通管4和第三二通弯管5,第三二通弯管5的一端可转动伸缩调节地插入横置三通管4的侧接口43,上述横置三通管4的后接口形成第一接口41、前接口形成第三接口42,第三二通弯管5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接口51。参见图1、图2、图7和图8,第一二通弯管11的一端连接第一下水头1的下端,另一端可转动伸缩调节地插入第一接口41,第一接口41与第一二通弯管11之间通过第一紧固螺母10锁紧,上述设置方式可进一步提高下水装置的通用性,用户可通过调节第一二通弯管11插入第一接口41的深度,以改变第一下水头1安装的位置,从而适应性地适配其水槽。参见图1、图2、图7和图8,第二二通弯管21的一端连接第二下水头2的下端,另一端可转动伸缩调节地插入第二接口51,第二接口51与第二二通弯管21之间通过第二紧固螺母20锁紧,上述设置方式可进一步提高下水装置的通用性,用户通过调节第二二通弯管21插入第二接口51的深度,以改变第二下水头2安装的位置,从而适应性地适配其水槽。参见图1、图2和图4,第三接口42与纵置三通管3的侧接口31可旋转调节连接,在一种具体的设置方式中,纵置三通管3的侧接口31与横置三通管3的前接口(即第三接口42)之间通过第三紧固螺母30锁紧,横置三通管4的侧接口43与第三二通弯管5之间通过第四紧固螺母40锁紧,上述下水头连接组件(4,5)的设置方式安装快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水槽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水管组件、第一下水头、第二下水头和下水头连接组件,所述下水头连接组件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下水头与所述第一接口可旋转调节连接,所述第二下水头与所述第二接口可旋转调节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下水管组件可旋转调节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水槽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水管组件、第一下水头、第二下水头和下水头连接组件,所述下水头连接组件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下水头与所述第一接口可旋转调节连接,所述第二下水头与所述第二接口可旋转调节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下水管组件可旋转调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水槽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水头通过第一二通弯管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二通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下水头的下端,另一端可转动伸缩调节地插入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二通弯管之间通过第一紧固螺母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水槽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水头通过第二二通弯管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二通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下水头的下端,另一端可转动伸缩调节地插入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二通弯管之间通过第二紧固螺母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水槽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头连接组件包括横置三通管和第三二通弯管,所述横置三通管的前接口形成所述第三接口、后接口形成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三二通弯管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二接口,另一端可转动伸缩调节地插入所述横置三通管的侧接口,所述横置三通管的侧接口与所述第三二通弯管之间通过第四紧固螺母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双水槽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锦锋
申请(专利权)人:悍高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