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施工影响的挡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738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小施工影响的挡墙系统,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包括气压消能层、金属框架和消能装置,所述金属框架左侧设有填料通道,所述填料通道右侧的上下末端固定连接有T型块,所述金属框架左侧的上下末端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块卡接于所述T型槽中,所述金属框架左侧底部的上下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填料通道的底部支撑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该减小施工影响的挡墙系统通过填料通道与金属框架的卡装连接,并且在金属框架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将填料通道进行支撑,使得填料通道能在正常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可方便进行拆卸,从而更加方便将气压隔板放置到金属框架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施工影响的挡墙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小施工影响的挡墙系统。
技术介绍
:挡墙是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筑物,在用地受限、提高路堤稳定性方面,公路、市政、航道等行业中广泛应用了挡墙。在施工不影响挡墙构筑物安全的前提下,为保证台背回填的压实度,《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填料采用透水性材料、轻质材料、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等,台背与墙背1.0m范围内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压实,分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150cm。显然,台背与路基填土的施工存在填料、分层压实厚度、压实机具不一致问题,施工工序繁多,不利于机械化施工。为了提高施工效率,现场往往将台背与路堤填土采用相同填料碾压填筑后,反开挖路堤进行挡墙施工,挡墙与路堤之间形成“V”型槽。为避免施工器械对挡墙的影响,该区域只能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和人工夯结合的施工方法,二次回填至挡墙顶。受施工空间狭窄限制,压实度、开挖台阶、挡墙排水反滤层质量无法保证,在材料价格日益高涨的背景下,现有的施工中往往采用一般填料回填“V”型槽,加之“V”型槽往往是储水、雨水径流区域,进一步降低了“V”型回填区的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小施工影响的挡墙系统,包括气压消能层(1)、金属框架(102)和消能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102)左侧设有填料通道(101),所述填料通道(101)右侧的上下末端固定连接有T型块(3),所述金属框架(102)左侧的上下末端开设有T型槽(4),所述T型块(3)卡接于所述T型槽(4)中;/n所述金属框架(102)左侧底部的上下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填料通道(101)的底部支撑于所述支撑板(5)的上方;/n所述填料通道(101)的顶部设有进料斗(7),且顶部的上下末端开设有限位槽(6),所述进料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板(8),所述插板(8)插接于所述限位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施工影响的挡墙系统,包括气压消能层(1)、金属框架(102)和消能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102)左侧设有填料通道(101),所述填料通道(101)右侧的上下末端固定连接有T型块(3),所述金属框架(102)左侧的上下末端开设有T型槽(4),所述T型块(3)卡接于所述T型槽(4)中;
所述金属框架(102)左侧底部的上下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填料通道(101)的底部支撑于所述支撑板(5)的上方;
所述填料通道(101)的顶部设有进料斗(7),且顶部的上下末端开设有限位槽(6),所述进料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板(8),所述插板(8)插接于所述限位槽(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施工影响的挡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消能层(1)包括填料通道(101)、金属框架(102)、橡胶面(103)、联通卡槽(104)、气压隔板(105)和联通槽孔(106);
所述气压隔板(105)的外壁分别包裹有金属框架(102)与橡胶面(103),所述金属框架(102)包裹于所述气压隔板(105)的上下、前后外壁,所述橡胶面(103)与所述气压隔板(105)右侧外壁紧密接触,所述气压隔板(105)的左侧与所述填料通道(101)卡接;
所述气压隔板(105)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峰石川李翻翻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