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细纱机紧密赛络纺喇叭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240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技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细纱机紧密赛络纺喇叭口,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夹板,两个弧形夹板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一中空板,两个弧形夹板的内侧壁与第一中空板的上下两端位置对应处均对称开设有矩形孔,多个矩形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中空板,多个第二中空板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矩形孔的外部,且多个第二中空板的相对的一端均与第一中空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一中空板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竖直的转轴,转轴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分别与第一中空板的上下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喇叭口的间距,可防止须条出现发散、飘移、不稳定的情况,提高了纺织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细纱机紧密赛络纺喇叭口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细纱机紧密赛络纺喇叭口。
技术介绍
赛络纺又名并捻纺,国内称为A、B纱,近期正式命为赛络纺。赛络纺是在细纱机上喂入两根保持一定间距的粗纱,经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者两根单纱须条,并由于捻度的传递而使单纱须条上带有少量的捻度,拼合后被进一步加捻成类似合股的纱线,卷绕在筒管上。目前,赛络纺纱细纱机所用的喇叭口为双进双出喇叭口,粗纱条分别通过喇叭口的两部分进入牵伸区。现有的新型细纱机紧密赛络纺喇叭口不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喇叭口的间距,须条到异形管集聚槽处时容易发散、飘移、不稳定,所以我们推出了一种新型细纱机紧密赛络纺喇叭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喇叭口的间距,须条到异形管集聚槽处时容易发散、飘移、不稳定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细纱机紧密赛络纺喇叭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细纱机紧密赛络纺喇叭口,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夹板,两个所述弧形夹板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一中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细纱机紧密赛络纺喇叭口,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夹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夹板(1)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一中空板(6),两个所述弧形夹板(1)的内侧壁与第一中空板(6)的上下两端位置对应处均对称开设有矩形孔,多个所述矩形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中空板(4),多个所述第二中空板(4)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矩形孔的外部,且多个第二中空板(4)的相对的一端均与第一中空板(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空板(6)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竖直的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分别与第一中空板(6)的上下两侧内壁转动连接,且转轴(5)的上下两端均贯穿第一中空板(6)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细纱机紧密赛络纺喇叭口,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夹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夹板(1)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一中空板(6),两个所述弧形夹板(1)的内侧壁与第一中空板(6)的上下两端位置对应处均对称开设有矩形孔,多个所述矩形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中空板(4),多个所述第二中空板(4)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矩形孔的外部,且多个第二中空板(4)的相对的一端均与第一中空板(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空板(6)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竖直的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分别与第一中空板(6)的上下两侧内壁转动连接,且转轴(5)的上下两端均贯穿第一中空板(6)的内侧壁并延伸至第一中空板(6)的外部,多个所述第二中空板(4)的内部中心处均设置有水平的丝杆(2),多个所述丝杆(2)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二滚动轴承与对应的第二中空板(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多个丝杆(2)的杆壁位于对应的矩形孔的内部处均螺纹连接有滑块(3),多个所述第二中空板(4)的相对的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与滑块(3)相配合的条形孔,多个所述滑块(3)的相对的一端均穿过条形孔并与对应的矩形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刚
申请(专利权)人:虹安纺织淮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