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杂化碳纳米管纤维的CVD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22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杂化碳纳米管纤维的CVD反应装置,包括雾化器、气源、多管联排CVD反应器、管式炉和薄膜收集装置,多管联排CVD反应器直接安装在所述管式炉内,该多管联排CVD反应器内的每个小反应管进口端分别独立连接一个雾化器,雾化器包括雾化腔体以及设置在雾化腔体内部顶端的雾化喷头,该雾化喷头通过输液管道连接溶液储罐,在雾化腔体一侧设置的载气入口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气源,其另一侧的设置的载气出口通过出气管道连接小反应管进口端,通过人工将形成杂化碳纳米管管束引导至薄膜收集装置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调节溶液的组分、雾化液滴的大小和气体流量,可一次性制备具有不同结构的高性能杂化碳纳米管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杂化碳纳米管纤维的CVD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杂化碳纳米管纤维的CVD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自从2004年英国剑桥大学首次报道使用CVD方法制备碳纳米管薄膜以来,碳纳米管薄膜不但继承了碳纳米管在力学、导电和导热领域的优异性能,同时还具有化学性能稳定和轻薄的优势。因此,碳纳米管薄膜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工业界已使用CVD法批量制备碳纳米管薄膜,具有操作简单和成本低的优势。然而,碳纳米管薄膜的生产效率较低,产品一致性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之前的专利中提出使用多管联排CVD反应器(CN201922228249),不但提高碳纳米管薄膜的生产效率,还能提升其电导率的稳定性。然而,CVD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仅由一种碳纳米管所构成,组成和性能都较为单一,在后期面对不同的应用领域时,还需要进行各种不同的优化措施,如掺杂金属颗粒或给电子基团以增强导电性,或者增强力学性能等,无形中增加了碳纳米管薄膜市场化的难度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杂化碳纳米管纤维的CVD反应装置,包括雾化器、气源、多管联排CVD反应器、管式炉和薄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管联排CVD反应器直接安装在所述管式炉内,该多管联排CVD反应器包括大保护管、支撑管以及小反应管,所述小反应管以轴对称的堆积方式安置于大保护管内,并且环绕设置在所述大保护管中部设置的支撑管外围,每个小反应管进口端分别独立连接一个所述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腔体和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设置在所述雾化腔体内部顶端,并且该雾化喷头通过输液管道连接溶液储罐,在所述雾化腔体一侧设置有载气入口,并且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气源,与载气入口相对一侧的雾化空腔上设置有载气出口,该载气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杂化碳纳米管纤维的CVD反应装置,包括雾化器、气源、多管联排CVD反应器、管式炉和薄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管联排CVD反应器直接安装在所述管式炉内,该多管联排CVD反应器包括大保护管、支撑管以及小反应管,所述小反应管以轴对称的堆积方式安置于大保护管内,并且环绕设置在所述大保护管中部设置的支撑管外围,每个小反应管进口端分别独立连接一个所述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腔体和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设置在所述雾化腔体内部顶端,并且该雾化喷头通过输液管道连接溶液储罐,在所述雾化腔体一侧设置有载气入口,并且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气源,与载气入口相对一侧的雾化空腔上设置有载气出口,该载气出口通过出气管道连接小反应管进口端,并且多个小反应管的出口端汇合形成杂化碳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健民王博曾培源李建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源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