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写方法及其装置、文件读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和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19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3
本公开提出一种文件写方法及其装置、文件读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写方法包括:根据加密文件系统EFS文件中未写入基带芯片的第一数据量,及处理器与基带芯片之间的数据通道单次传输的最大数据量,确定单次传输的第二数据量;根据第二数据量,对EFS文件中未写入基带芯片的数据和EFS文件的总数据量的信息进行打包,以得到各数据包;通过数据通道将各数据包发送至基带芯片,以使基带芯片缓存各数据包中的数据,并在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EFS文件的总数据量时,根据缓存的数据进行基带芯片的EFS文件写操作。该方案可实现对任意的EFS文件进行写操作,可提升该方法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文件写方法及其装置、文件读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和介质
本公开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文件写方法及其装置、文件读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在基带芯片所在的软件系统内,读写EFS(EncryptedFileSystem,加密文件系统)文件较为方便、容易,但是在终端的操作系统内对基带芯片内的EFS文件进行读写操作并不容易,其中,可通过基带芯片厂商提供的EFS文件读写操作接口来读写EFS文件,然而上述接口仅是针对个别指定的EFS文件进行读写操作,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不高,并且上述接口并不支持数据量较大的EFS文件的读写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公开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文件写方法,应用于终端的处理器,包括:根据加密文件系统EFS文件中未写入基带芯片的第一数据量,以及所述处理器与基带芯片之间的数据通道单次传输的最大数据量,确定单次传输的第二数据量;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对所述EFS文件中未写入所述基带芯片的数据和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的信息进行打包,以得到各数据包;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将各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基带芯片,以使所述基带芯片缓存各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并在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时,根据缓存的数据进行所述基带芯片的EFS文件写操作。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文件写方法,应用于终端的基带芯片,包括:通过数据通道接收至少一个数据包;对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携带的数据,以及加密文件系统EFS文件的总数据量;将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携带的数据写入缓存;在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时,根据缓存的数据进行所述基带芯片的EFS文件写操作。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文件读方法,应用于终端的处理器,包括:响应于加密文件系统EFS文件的读取请求,通过数据通道向基带芯片发送所述EFS文件的信息,以从所述基带芯片获取所述EFS文件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对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携带的数据,以及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对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携带的数据进行保存;在保存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时,向发送所述读取请求的调用方返回保存的数据。本公开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文件读方法,应用于终端的基带芯片,包括:通过数据通道接收加密文件系统EFS文件的信息;根据所述EFS文件的信息,确定所述EFS文件未读取的第三数据量;根据所述第三数据量,以及数据通道单次传输的最大数据量,确定单次传输的第四数据量;根据所述第四数据量,对所述EFS文件未读取的数据和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的信息进行打包,以得到各数据包;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将各所述数据包发送至运行有所述终端操作系统的处理器。本公开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文件写装置,应用于终端的处理器,包括: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加密文件系统EFS文件中未写入基带芯片的第一数据量,以及所述处理器与基带芯片之间的数据通道单次传输的最大数据量,确定单次传输的第二数据量;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对所述EFS文件中未写入所述基带芯片的数据和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的信息进行打包,以得到各数据包;收发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将各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基带芯片,以使所述基带芯片缓存各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并在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时,根据缓存的数据进行所述基带芯片的EFS文件写操作。本公开第六方面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文件写装置,应用于终端的基带芯片,包括:收发单元,用于通过数据通道接收至少一个数据包;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携带的数据,以及加密文件系统EFS文件的总数据量;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携带的数据写入缓存;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时,根据缓存的数据进行所述基带芯片的EFS文件写操作。本公开第七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文件读装置,应用于终端的处理器,包括:收发单元,用于响应于加密文件系统EFS文件的读取请求,通过数据通道向基带芯片发送所述EFS文件的信息,以从所述基带芯片获取所述EFS文件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携带的数据,以及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携带的数据进行保存;收发单元,还用于在保存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时,向发送所述读取请求的调用方返回保存的数据。本公开第八方面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文件读装置,应用于终端的基带芯片,包括:收发单元,用于通过数据通道接收加密文件系统EFS文件的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EFS文件的信息,确定所述EFS文件未读取的第三数据量;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数据量,以及数据通道单次传输的最大数据量,确定单次传输的第四数据量;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四数据量,对所述EFS文件未读取的数据和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的信息进行打包,以得到各数据包;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将各所述数据包发送至运行有所述终端操作系统的处理器。本公开第九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基带芯片;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文件写方法,或者,执行如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文件读方法;所述基带芯片,用于执行如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文件写方法,或者,执行如本公开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文件读方法。本公开第十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文件写方法,或者,实现如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文件写方法,或者,实现如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文件读方法,或者,实现如本公开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文件读方法。本公开第十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文件写方法,或者,执行如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文件写方法,或者,执行如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文件读方法,或者,执行如本公开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文件读方法。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终端的处理器根据EFS文件中未写入基带芯片的第一数据量,以及该处理器与基带芯片之间的数据通道单次传输的最大数据量,确定单次传输的第二数据量;根据第二数据量,对EFS文件中未写入基带芯片的数据和EFS文件的总数据量的信息进行打包,以得到各数据包;通过数据通道将各数据包发送至基带芯片,以使基带芯片缓存各数据包中的数据,并在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EFS文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文件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的处理器,包括以下步骤:/n根据加密文件系统EFS文件中未写入基带芯片的第一数据量,以及所述处理器与基带芯片之间的数据通道单次传输的最大数据量,确定单次传输的第二数据量;/n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对所述EFS文件中未写入所述基带芯片的数据和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的信息进行打包,以得到各数据包;/n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将各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基带芯片,以使所述基带芯片缓存各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并在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时,根据缓存的数据进行所述基带芯片的EFS文件写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件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的处理器,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加密文件系统EFS文件中未写入基带芯片的第一数据量,以及所述处理器与基带芯片之间的数据通道单次传输的最大数据量,确定单次传输的第二数据量;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对所述EFS文件中未写入所述基带芯片的数据和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的信息进行打包,以得到各数据包;
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将各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基带芯片,以使所述基带芯片缓存各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并在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时,根据缓存的数据进行所述基带芯片的EFS文件写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加密文件系统EFS文件中未写入基带芯片的第一数据量,以及所述处理器与基带芯片之间的数据通道单次传输的最大数据量,确定单次传输的第二数据量,包括:
针对每次传输,将所述第一数据量与所述最大数据量比较;
在所述第一数据量小于所述最大数据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数据量作为本次传输的所述第二数据量;
在所述第一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数据量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大数据量作为本次传输的所述第二数据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将各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基带芯片之后,还包括:
接收成功标签,其中,所述成功标签是所述基带芯片每当成功缓存一个数据包的情况下发送的;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更新发送至所述基带芯片的已传输数据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更新发送至所述基带芯片的已传输数据量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已传输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的情况下,停止采用所述数据通道传输所述EFS文件;
在所述已传输数据量小于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的情况下,继续采用所述数据通道对所述EFS文件中未写入基带芯片的数据进行传输。


5.一种文件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的基带芯片,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数据通道接收至少一个数据包;
对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携带的数据,以及加密文件系统EFS文件的总数据量;
将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携带的数据写入缓存;
在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时,根据缓存的数据进行所述基带芯片的EFS文件写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文件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时,根据缓存的数据进行所述基带芯片的EFS文件写操作,包括:
在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时,调用基带内部接口,以根据缓存的数据进行所述基带芯片的EFS文件写操作。


7.一种文件读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的处理器,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加密文件系统EFS文件的读取请求,通过数据通道向基带芯片发送所述EFS文件的信息,以从所述基带芯片获取所述EFS文件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对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携带的数据,以及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
对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携带的数据进行保存;
在保存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时,向发送所述读取请求的调用方返回保存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EFS文件的信息中包括所述EFS文件的标识、所述保存的数据量和最近一次接收到的数据包所携带的数据量中的至少一个。


9.一种文件读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的基带芯片,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数据通道接收加密文件系统EFS文件的信息;
根据所述EFS文件的信息,确定所述EFS文件未读取的第三数据量;
根据所述第三数据量,以及数据通道单次传输的最大数据量,确定单次传输的第四数据量;
根据所述第四数据量,对所述EFS文件未读取的数据和所述EFS文件的总数据量的信息进行打包,以得到各数据包;
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将各所述数据包发送至运行有终端操作系统的处理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数据量,以及数据通道单次传输的最大数据量,确定单次传输的第四数据量,包括:
针对每次传输,将所述第三数据量与所述最大数据量比较;
在所述第三数据量小于所述最大数据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三数据量作为本次传输的所述第四数据量;
在所述第三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数据量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大数据量作为本次传输的所述第四数据量。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FS文件的信息中包括所述EFS文件的标识、已读取的数据量和最近一次发送的数据包所携带的数据量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根据所述EFS文件的信息,确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双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