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空调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666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制冷领域,公开了一种雾化空调器及其使用方法,其中,雾化空调器包括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内部安装有风机、冷凝器、雾化装置和雾化管道,所述空调内机和所述空调外机之间通过凝结水管道相连接,所述凝结水管道与所述雾化装置的进口相连,所述雾化装置的出口与雾化管道相连,所述雾化管道安装在所述冷凝器上方,所述雾化管道的出口向下或斜向下,且所述风机和所述雾化管道的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两侧。利用凝结水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空调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领域,特别是一种雾化空调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如今基本每家每户都用上了各种各样的电器。近来,随着国家对如何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高度重视,使得人们开始了解一些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大家电特别是空调器是否足够节能和对能量的利用率是否足够有效。目前的空调技术对冷凝器的热交换效率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能源的利用效率方面上是没有上限的,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现有的一些产品中,为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如将凝结水直接浇上冷凝器上,该设置往往会导致污垢积攒,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换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雾化空调器及其使用方法,利用凝结水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率。其技术方案如下:雾化空调器包括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内部安装有风机、冷凝器、雾化装置和雾化管道,所述空调内机和所述空调外机之间通过凝结水管道相连接,所述凝结水管道与所述雾化装置的进口相连,所述雾化装置的出口与雾化管道相连,所述雾化管道安装在所述冷凝器上方,所述雾化管道的出口向下或斜向下,且所述风机和所述雾化管道的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两侧。所述空调外机内部还安装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分别与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凝结水管道连接。所述雾化管道上开设有多个气孔,形成所述雾化管道的出口。所述雾化管道上的所述气孔开设密度大小,在靠近所述雾化装置出口位置比远离所述雾化装置出口位置的密度小。所述雾化管道的侧面倾斜设置,且斜向下设置,所述气孔至少部分分布在该侧面上。所述冷凝器俯视方向下呈“L”型,所述雾化管道俯视方向为“L”型,并与所述冷凝器的形状方向相适应。所述空调外机还包括压缩机、节流阀,所述空调内机包括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通过管道联通,形成密闭回路。所述压缩机外侧包覆有防水膜。所述风机为轴流式风机。所述冷凝器包括换热管和翅片,所述换热管穿过所述翅片,不同所述翅片间存在间隙。雾化空调器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开启;空调内机产生凝结水,凝结水汇聚,凝结水通过凝结水管道输送至空调外机;凝结水输送到空调外机的雾化装置内,雾化装置将凝结水制成水雾,然后输送至雾化管道,水雾通过雾化管道的出口从冷凝器的上方排出;风机鼓风,使得冷凝器附近形成负压,水雾在负压作用下穿过冷凝器,水雾在此过程中与冷凝器换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1.使用时,空调器开启,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启动,空调内机由于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后液化,从而会产生凝结水,凝结水在空调内机内积攒,然后通过凝结水管道排到空调外机,空调外机的雾化装置凝结水管道相通,凝结水在雾化装置的作用下形成水雾,然后进入到雾化管道喷出,此时雾化管道位于冷凝器的上方,所以喷出的水雾在冷凝器的上方,由于水雾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水雾会缓慢向下移动,再加上风机的鼓风产生负压,水雾穿过冷凝器进行换热,从而将产生的低温冷凝水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2.在雾化装置制造出的水雾浓度大,所以靠近雾化装置出口的位置开设的气孔密度较小,也可以保证有较大的水雾量流出,而远离雾化装置出口的位置水雾浓度开设密度变小,所以此处设置的气孔密度较大,有利于保证有较多的水雾流出,从而达到水雾在雾化管道内的流出数量接近相同。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外机内部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外机内部背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空调内机;20、空调外机;21、风机;22、冷凝器;221、蒸发器221;222、翅片222;23、雾化装置;24、雾化管道;241、气孔;25、压缩机;26、节流阀;27、防水膜;28、储水箱;30、凝结水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图1至图3所示,雾化空调器包括空调内机10和空调外机20,所述空调外机20内部安装有风机21、冷凝器22、雾化装置23、雾化管道24、压缩机25和节流阀26,空调内机10包括蒸发器,所述压缩机25、冷凝器22、节流阀26和蒸发器通过管道联通,形成密闭回路;所述空调内机10和所述空调外机20之间通过凝结水管道30相连接,所述凝结水管道30与所述雾化装置23的进口相连,所述雾化装置23的出口与雾化管道24相连,所述雾化管道24安装在所述冷凝器22上方,所述雾化管道24的出口向下或斜向下,且所述风机21和所述雾化管道24的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冷凝器22的两侧。使用时,空调器开启,空调内机10和空调外机20启动,空调内机10由于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后液化,从而会产生凝结水,凝结水在空调内机10内积攒,然后通过凝结水管道30排到空调外机20,空调外机20的雾化装置23凝结水管道30相通,凝结水在雾化装置23的作用下形成水雾,然后进入到雾化管道24喷出,此时雾化管道24位于冷凝器22的上方,所以喷出的水雾在冷凝器22的上方,由于水雾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水雾会缓慢向下移动,再加上风机21的鼓风产生负压,水雾穿过冷凝器22进行换热,从而将产生的低温冷凝水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有效地减少了换热时间,从而提高能效。如图3所示,所述雾化管道24上开设有多个气孔241,形成所述雾化管道24的出口。且所述雾化管道24上的所述气孔241开设密度大小,在靠近所述雾化装置23出口位置比远离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雾化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内部安装有风机、冷凝器、雾化装置和雾化管道,所述空调内机和所述空调外机之间通过凝结水管道相连接,所述凝结水管道与所述雾化装置的进口相连,所述雾化装置的出口与雾化管道相连,所述雾化管道安装在所述冷凝器上方,所述雾化管道的出口向下或斜向下,且所述风机和所述雾化管道的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雾化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内部安装有风机、冷凝器、雾化装置和雾化管道,所述空调内机和所述空调外机之间通过凝结水管道相连接,所述凝结水管道与所述雾化装置的进口相连,所述雾化装置的出口与雾化管道相连,所述雾化管道安装在所述冷凝器上方,所述雾化管道的出口向下或斜向下,且所述风机和所述雾化管道的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雾化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外机内部还安装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分别与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凝结水管道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雾化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管道上开设有多个气孔,形成所述雾化管道的出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雾化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管道上的所述气孔开设密度大小,在靠近所述雾化装置出口位置比远离所述雾化装置出口位置的密度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雾化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管道的侧面倾斜设置,且斜向下设置,所述气孔至少部分分布在该侧面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军杰林致榜陈爱国王敏黄赞张振林徐虎王淑香罗佩芳李晓玲满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航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