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耳挡圈加工线的上料夹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93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耳挡圈加工线的上料夹爪,它包括上料夹杆,所述上料夹杆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待冲压件的上料夹持部,所述上料夹杆的中部设置有可沿所述上料夹杆的轴向方向前后移动、用于防止待冲压件向上跳动的防跳结构,所述上料夹持部的中部设置有可供所述防跳结构沿所述上料夹杆的轴向方向向前伸出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上料夹爪结构简单、能对待冲压件进行有效且稳定的夹取,保证了上料工位对待冲压件的夹取和输送稳定,为后续的有耳挡圈加工工位做准备,保证了待冲压件上料及输送的一致性,使得有耳挡圈可进行标准化生产,节约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耳挡圈加工线的上料夹爪
本技术涉及挡圈加工设备
,具体地指一种有耳挡圈加工线的上料夹爪。
技术介绍
有耳挡圈一般安装于圆孔内,用来固定零部件的轴向运动,有耳挡圈的外径比装配圆孔直径稍大,安装时可用卡簧钳,将钳嘴插入挡圈的耳孔中,夹紧挡圈,然后放入预先加工好的圆孔内槽,因此有耳挡圈需具备一定弹性以进行形变,同时需要标准化生产,以保证有耳挡圈的耳孔尺寸和位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耳挡圈采用的是以板件为原料,通过冲压方式来进行生产的,该生产方式的材料利用低,材料利用率大约在20—30%,生产成本高,且无法有效保证标准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对有耳挡圈加工线上料工位的部件进行有效且标准化的夹取并输送至下一工位的有耳挡圈加工线的上料夹爪。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有耳挡圈加工线的上料夹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料夹杆,所述上料夹杆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待冲压件的上料夹持部,所述上料夹杆的中部设置有可沿所述上料夹杆的轴向方向前后移动、用于防止待冲压件向上跳动的防跳结构,所述上料夹持部的中部设置有可供所述防跳结构沿所述上料夹杆的轴向方向向前伸出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夹持部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料夹杆前端左右两侧的上料夹持板。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夹持板的前端为用于将待冲压件托起的阶梯结构,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料夹持板前端表面下部的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的上表面和所述上料夹持板的前端面构成与待冲压件下表面配合的阶梯面。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夹持板的内侧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防跳结构的避让槽。进一步的,所述防跳结构包括防跳板和用于抵推所述防跳板、使所述防跳板沿所述上料夹杆的轴向方向向前伸出的弹性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夹杆的中部沿所述上料夹杆的轴向方向开设有弹簧安装槽,所述弹性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弹簧安装槽内的抵推弹簧,所述防跳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垂直的弹簧挡板,所述弹簧挡板设置于所述弹簧安装槽内并与所述抵推弹簧的前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防跳板的前端为用于防止待冲压件向上运动的阶梯结构,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防跳板底面、与所述防跳板为一体结构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的前端面和所述防跳板的底面构成与所述待冲压件上表面配合的阶梯面。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夹杆上还设置有防止所述抵推弹簧向上脱出所述上料夹杆的压板。更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抵推弹簧配合的弹簧定位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设计的上料夹爪结构简单、能对待冲压件进行有效且稳定的夹取,保证了上料工位对待冲压件的夹取和输送稳定,为后续的有耳挡圈加工工位做准备,保证了待冲压件上料及输送的一致性,使得有耳挡圈可进行标准化生产,节约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自动加工线设备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中自动加工线设备各工位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中待冲压件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中已冲压内孔坯料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中有耳挡圈的结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中上料工位的结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中上料装置的结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中上料装置的左视图;图9为本技术中上料装置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中上料装置上料时的俯视图;图11为图10中A—A剖视图;图12为本技术中上料夹爪的立体图;图13为本技术中上料夹爪的爆炸图;图14为本技术中上料夹爪的俯视图;图15为图14中B—B剖视图;图16为本技术中上料夹爪夹取待冲压件的俯视图;图17为本技术中不包含上料滑道的上料工位爆炸图;图18为本技术中冲切工位及其前后压平工位的结构立体图;图19为图18的爆炸图;图20为输送夹爪的立体图一;图21为输送夹爪的立体图二;图22为输送夹爪夹取已冲压内孔坯料的立体图;图23为本技术中冲孔工位的结构立体图;图24为本技术中压料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技术中压料块的俯视图;图26为本技术中下固定座的爆炸图;图27为本技术中下固定座的俯视图;图28为图27中C—C剖视图;图29为本技术中上固定座的立体图;图30为本技术中冲压杆的主视图;图31为本技术中落料工位的立体图;图32为本技术中落料工位的爆炸图;图33为本技术中落料工位的俯视图;图34为图33中D—D剖视图;其中,1—待冲压件,2—有耳挡圈(2.1—圆弧形挡圈,2.2—耳挡,2.3—耳孔),3—上模,4—下模,5—校平凸模,6—校平定位座,7—顶料柱,8—顶料弹簧,9—托料柱,10—螺钉,11—已冲压内孔坯料,12—托料导向杆;100—上料装置,101—上料滑道(101.1—倾斜滑道段,101.2—水平滑道段),102—上料导套,103—上料导向板,104—上料滑道支座,105—支座安装孔,106—上料限位柱;200—上料夹爪,201—上料夹杆,202—上料夹持板,203—支撑凸台,204—避让槽,205—防跳板,206—弹簧安装槽,207—抵推弹簧,208—弹簧挡板,209—限位凸台,210—压板,211—弹簧定位槽;300—内孔冲切模具,301—冲内型凸模(301.1—凸模柱,301.2—凸模块),302—切内型凹模(302.1—凹模柱,302.2—凹模孔,302.3—支撑台),303—压料定位柱,304—定位块(304.1—横向定位块,304.2—纵向定位块);400—输送夹爪,401—输送夹杆,402—冲压件卡槽,403—解锁槽,404—输送夹持板;500—耳孔冲切模具,501—上固定座,502—下固定座,503—冲压孔,504—压料块,505—冲压杆过孔,506—导柱,507—导柱孔,508—导柱过孔,509—空气过孔,510—小凹模定位孔,511—小凹模,512—排料孔,513—冲压杆(513.1—阶梯轴段,513.2—冲孔杆段);600—落料装置,601—落料导套,602—落料滑道(602.1—落料滑杆,602.2—滑道固定座),603—限位滑杆(603.1—倾斜杆段,603.2—竖向杆段),604—落料导向板,605—固定板,606—垫板,607—落料孔,608—落料杆,609—轴向避让孔,610—轴向避让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中所采用的是图3所示的65Mn扁钢丝卷圆后弧形零件作为加工原材料,即待冲压件1而不是传统加工设备所采用的钢板,大大减少了冲压浪费,降低了成本。如图1—34所示的有耳挡圈的自动加工线设备,包括冲压模具,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耳挡圈加工线的上料夹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料夹杆(201),所述上料夹杆(201)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待冲压件(1)的上料夹持部,所述上料夹杆(201)的中部设置有可沿所述上料夹杆(201)的轴向方向前后移动、用于防止待冲压件(1)向上跳动的防跳结构,所述上料夹持部的中部设置有可供所述防跳结构沿所述上料夹杆(201)的轴向方向向前伸出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耳挡圈加工线的上料夹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料夹杆(201),所述上料夹杆(201)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待冲压件(1)的上料夹持部,所述上料夹杆(201)的中部设置有可沿所述上料夹杆(201)的轴向方向前后移动、用于防止待冲压件(1)向上跳动的防跳结构,所述上料夹持部的中部设置有可供所述防跳结构沿所述上料夹杆(201)的轴向方向向前伸出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耳挡圈加工线的上料夹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夹持部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料夹杆(201)前端左右两侧的上料夹持板(2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耳挡圈加工线的上料夹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夹持板(202)的前端为用于将待冲压件(1)托起的阶梯结构,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料夹持板(202)前端表面下部的支撑凸台(203),所述支撑凸台(203)的上表面和所述上料夹持板(202)的前端面构成与待冲压件(1)下表面配合的阶梯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耳挡圈加工线的上料夹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夹持板(202)的内侧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防跳结构的避让槽(20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耳挡圈加工线的上料夹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跳结构包括防跳板(205)和用于抵推所述防跳板(205)、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石华王鑫史泽君王学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