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583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主要涉及输送设备领域。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包括一级输送装置以及二级输送装置;所述二级输送装置包括壳体、螺旋推进轴以及转轴电机,所述壳体首端设置与一级输送装置末端相连接的导料口,所述螺旋推进轴与壳体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推进轴外壁上设置螺旋绞叶,所述转轴电机用于驱动螺旋推进轴转动,所述壳体外壁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长孔,所述壳体外壁上转动设置筒套,所述筒套外壁上设置螺旋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反应釜进行均匀的物料输送,使液体物料与固体物料混合更为均匀,反应效果与反应效率均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驱油剂是一种在石油钻探开采时用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助剂。在石油开采时,将驱油剂的水溶液注射到油层的岩隙中,可极大的提高出油率。驱油剂制备原料多数为液体原料,除这些液体原料之外,还具有氢氧化钠、氯乙酸钠等固体颗粒物料,在制备时需要将液体物料与固体物料一同投入反应釜内。目前主要通过链式输送机进行固体物料的投料,物料在反应釜内容易扎堆,与液体物料混合不好,影响反应效果。且链式输送机的配置使得反应釜顶部进料口无法进行良好的密封,在进行充氮密封时对氮气的消耗较大,影响反应釜内的反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它能够对反应釜内进行均匀的物料输送,使液体物料与固体物料混合更为均匀,反应效果与反应效率均得到提升。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包括一级输送装置以及二级输送装置,所述二级输送装置置于反应釜顶部,所述一级输送装置末端与二级输送装置首端相连接;所述二级输送装置包括壳体、螺旋推进轴以及转轴电机,所述壳体为圆筒状,所述壳体首端设置与一级输送装置末端相连接的导料口,所述螺旋推进轴与壳体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推进轴外壁上设置螺旋绞叶,所述转轴电机设置在壳体末端,所述转轴电机用于驱动螺旋推进轴转动,所述壳体外壁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长孔,所述壳体外壁上转动设置筒套,所述筒套外壁上设置螺旋开口,所述螺旋开口与长孔相对应,所述壳体末端设置筒套驱动装置,所述筒套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筒套转动。所述筒套两端设置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直径大于筒套的直径,所述安装腔之间为接触段,所述安装腔与壳体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所述接触段与壳体转动接触。所述安装腔靠近接触段一端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壳体相抵触。所述长孔两侧的壳体上设置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筒套内壁相抵触。所述长孔内均匀设置若干横撑。所述螺旋开口内均匀设置若干横撑。所述一级输送装置为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负压输送机中的一种。所述筒套驱动装置包括筒套电机以及盘齿,所述筒套电机设置在壳体末端,所述筒套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主动齿轮,所述盘齿设置在筒套外壁上,所述主动齿轮与盘齿相啮合。所述壳体末端设置双输出轴减速机,所述转轴电机与双输出轴减速机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双输出轴减速机的第一输出轴与螺旋推进轴相连接;所述筒套驱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与盘齿,所述主动齿轮与双输出轴减速机的第二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盘齿设置在筒套外壁上,所述主动齿轮与盘齿相啮合。所述壳体两端设置支撑架。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一级输送装置的末端增加了出料口可变的横向输送装置,通过出料口的均匀改变,可使得物料能够均匀的在反应釜内进行散落,从而改变驱油剂原材料以及成品在反应釜内的分布,使液体物料能够与固体物料充分混合,增加液体物料与固体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应效率与反应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二级输送装置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二级输送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附图3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壳体部分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附图5中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一级输送装置;2、二级输送装置;3、筒套;4、双输出轴减速机;5、支撑架;6、反应釜;21、壳体;22、螺旋推进轴;23、转轴电机;24、导料口;25、螺旋绞叶;26、长孔;27、密封条;31、螺旋开口;32、筒套驱动装置;33、安装腔;35、密封圈;36、筒套电机;37、盘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包括一级输送装置1以及二级输送装置2,所述一级输送装置1末端与二级输送装置2首端相连接。所述一级输送装置1可选择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负压输送机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优选螺旋输送机,以与二级输送装置2的结构相配合。具体的,二级输送装置2为在螺旋输送机的结构基础上改进而成。所述二级输送装置2包括壳体21、螺旋推进轴22以及转轴电机23,所述壳体21为圆筒状,所述壳体21首端焊接于一级输送装置1末端相连接的导料口24,所述一级输送装置1的出料口位于导料口24上方,且一级输送装置1的壳体与导料口24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料口24为倒锥形的导料口,从而可对一级输送装置1输送的物料进行更好的承接。所述壳体21两端焊接支撑架5,本装置的二级输送装置2通过支撑架5安装在反应釜内,使得壳体21横置在反应釜顶部。其中壳体21两端均穿过反应釜,反应釜顶部通过密封壳将反应釜笼罩,且密封壳与壳体21相接触部分通过密封胶圈等密封材料封闭,使得二级输送装置2与一级输送装置1的连接端、二级输送装置2的转轴电机23分别暴露在反应釜的两侧。所述螺旋推进轴22两端与壳体21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所述螺旋推进轴22外壁上焊接螺旋绞叶25,所述转轴电机23安装在壳体21末端,所述转轴电机23用于驱动螺旋推进轴22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电机23通过减速机带动螺旋推进轴22转动,通过螺旋推进轴22带动螺旋绞叶25的转动,可与壳体21内壁相配合推动物料逐步向末端移动,其原理与普通的螺旋输送机原理一致。所述壳体21外壁上沿其轴线方向开设长孔26,在使用时壳体21为横置在反应釜进料口的上方,此时长孔26即处于壳体21的正下方作为落料口。所述壳体21外壁上转动安装筒套3,所述筒套3内壁与壳体21相接触,筒套3作为长孔26的封堵。所述筒套3两端为安装腔33,所述安装腔33的直径大于筒套3的直径,所述安装腔33之间为接触段,两端的安装腔33与接触段焊接。所述安装腔33与壳体21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且所述安装腔33靠近接触段一端填充橡胶的密封圈35,所述密封圈35与壳体21相抵触。密封圈35用于防止物料进入到安装腔33内对筒套3的转动造成干扰。所述接触段与壳体21转动摩擦接触。所述筒套3外壁上开设螺旋开口31,所述螺旋开口31沿筒套3外壁螺旋设置1圈,其中螺旋开口31与长孔26始终具有重叠部分,该重叠部分的开口即为最终的落料口。所述壳体21末端安装筒套驱动装置32,所述筒套驱动装置32用于驱动筒套3转动,使螺旋开口31与长孔26的重叠部分随着筒套3的转动而不断变换位置,从而改变物料的掉落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筒套驱动装置32为单独设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包括一级输送装置(1)以及二级输送装置(2),所述二级输送装置(2)置于反应釜顶部,其特征是:所述一级输送装置(1)末端与二级输送装置(2)首端相连接;所述二级输送装置(2)包括壳体(21)、螺旋推进轴(22)以及转轴电机(23),所述壳体(21)为圆筒状,所述壳体(21)首端设置与一级输送装置(1)末端相连接的导料口(24),所述螺旋推进轴(22)与壳体(21)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推进轴(22)外壁上设置螺旋绞叶(25),所述转轴电机(23)设置在壳体(21)末端,所述转轴电机(23)用于驱动螺旋推进轴(22)转动,所述壳体(21)外壁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长孔(26),所述壳体(21)外壁上转动设置筒套(3),所述筒套(3)外壁上设置螺旋开口(31),所述螺旋开口(31)与长孔(26)相对应,所述壳体(21)末端设置筒套驱动装置(32),所述筒套驱动装置(32)用于驱动筒套(3)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包括一级输送装置(1)以及二级输送装置(2),所述二级输送装置(2)置于反应釜顶部,其特征是:所述一级输送装置(1)末端与二级输送装置(2)首端相连接;所述二级输送装置(2)包括壳体(21)、螺旋推进轴(22)以及转轴电机(23),所述壳体(21)为圆筒状,所述壳体(21)首端设置与一级输送装置(1)末端相连接的导料口(24),所述螺旋推进轴(22)与壳体(21)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推进轴(22)外壁上设置螺旋绞叶(25),所述转轴电机(23)设置在壳体(21)末端,所述转轴电机(23)用于驱动螺旋推进轴(22)转动,所述壳体(21)外壁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长孔(26),所述壳体(21)外壁上转动设置筒套(3),所述筒套(3)外壁上设置螺旋开口(31),所述螺旋开口(31)与长孔(26)相对应,所述壳体(21)末端设置筒套驱动装置(32),所述筒套驱动装置(32)用于驱动筒套(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筒套(3)两端设置安装腔(33),所述安装腔(33)的直径大于筒套(3)的直径,所述安装腔(33)之间为接触段,所述安装腔(33)与壳体(21)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所述接触段与壳体(21)转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腔(33)靠近接触段一端设置密封圈(35),所述密封圈(35)与壳体(21)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长孔(26)两侧的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利付兵孟兆玲赵传亮刘宝伦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