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缪伟杨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67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再生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包括呈中空状的再生管、套设于再生管外的保温层、缠绕于保温层外的电磁加热线圈、突伸至再生管内的搅拌轴及设置于再生管外并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转动驱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采用电磁加热的方式产生高温来恢复活性炭的活性,有效地实现了再次回收利用的目的,且搅拌轴对再生管内的活性炭进行搅拌,使得对再生管内的活性炭加热均匀,有利于提高了激活活性炭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
本技术涉及活性炭再生
,尤其是指一种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
技术介绍
活性炭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吸附剂,随着经济的发展,活性炭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源于其独特的分子构造,活性炭的内部有很多孔隙,正是这种独特的内部构造,使得活性炭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特别适用于印染、化工等领域的环保吸附处理领域。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饱和活性炭再生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通过活性炭再生技术使活性炭重新恢复吸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使活性炭能够循环使用,降低了成本,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但是,现有再生技术的结构复杂,投资成本超重,设备占用地方大。由于活性炭加热不均匀,所以活性炭的再生效率低,且难以保证再生后的活性炭质量。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其包括呈中空状的再生管、套设于再生管外的保温层、缠绕于保温层外的电磁加热线圈、突伸至再生管内的搅拌轴及设置于再生管外并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转动驱动器。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经由电磁加热控制器与电源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还包括底座,所述再生管倾斜设置于底座。进一步地,所述再生管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再生管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进一步地,所述再生管的顶端设置有进料门,所述进料门用于关闭或打开进料口;所述再生管的底端设置有出料门,所述出料门用于关闭或打开出料口。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门的一端与再生管转动连接,进料门的另一端经由第一锁固件与再生管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出料门的一端与再生管转动连接,出料门的另一端经由第二锁固件与再生管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再生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均可拆卸地连接有封盖。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口或第二通风口可拆卸地连接有送风器。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内均内置有废气过滤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将活性炭放置在再生管内,利用电磁加热线圈对再生管内的活性炭进行加热,使得再生管内的温度达到所能激活活性炭的高温,使得活性炭恢复原有的活性,有效地实现了再次回收利用的目的。在高温激活活性炭的过程中,保温层对再生管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热量的散失,且转动驱动器驱动搅拌轴在再生管内转动,转动的搅拌轴对再生管内的活性炭进行搅拌,使得对再生管内的活性炭加热均匀,有利于提高了激活活性炭的效率和质量。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采用电磁加热的方式产生高温来恢复活性炭的活性,有效地实现了再次回收利用的目的,且搅拌轴对再生管内的活性炭进行搅拌,使得对再生管内的活性炭加热均匀,有利于提高了激活活性炭的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再生管;2、保温层;3、电磁加热线圈;4、搅拌轴;5、转动驱动器;6、电磁加热控制器;7、底座;8、进料门;9、出料门;10、第一锁固件;11、第二锁固件;12、第一通风口;13、第二通风口;14、封盖;15、搅拌叶;16、脚轮;17、推把;18、轴承;19、送风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其包括呈中空状的再生管1、套设于再生管1外的保温层2、缠绕于保温层2外的电磁加热线圈3、突伸至再生管1内的搅拌轴4及设置于再生管1外并用于驱动搅拌轴4转动的转动驱动器5。在实际应用中,将活性炭放置在再生管1内,利用电磁加热线圈3对再生管1内的活性炭进行加热,使得再生管1内的温度达到所能激活(再生)活性炭的高温,使得活性炭恢复原有的活性,有效地实现了再次回收利用的目的。在高温激活活性炭的过程中,保温层2对再生管1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热量的散失,且转动驱动器5驱动搅拌轴4在再生管1内转动,转动的搅拌轴4对再生管1内的活性炭进行搅拌,使得对再生管1内的活性炭加热均匀,有利于提高了激活活性炭的效率和质量。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采用电磁加热的方式产生高温来恢复活性炭的活性,有效地实现了再次回收利用的目的,且搅拌轴4对再生管1内的活性炭进行搅拌,使得对再生管1内的活性炭加热均匀,有利于提高了激活活性炭的效率和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再生管1为钢铁;所述电磁加热线圈3经由电磁加热控制器6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再生管1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电磁加热控制器6电连接。该结构设计,为了保证温度恒定且自动调节,控制精度高,工作稳定性好。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还包括底座7,所述再生管1倾斜设置于底座7,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6装设于底座7。底座7支撑再生管1,由于再生管1倾斜设置,所以在活性炭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在再生管1内移动,不但便于向再生管1内加入活性炭,还便于将再生后的活性炭倒出。本实施例中,所述再生管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活性炭通过进料口进入再生管1内,便于向再生管1内加入活性炭;所述再生管1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再生管1内的活性炭经由出料口倒出,便于活性炭的出料。本实施例中,所述再生管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门8,所述进料门8用于关闭或打开进料口;所述再生管1的底端设置有出料门9,所述出料门9用于关闭或打开出料口。在对活性炭加热的过程中,进料门8关闭进料口,出料门9关闭出料口,保证了激活活性炭的稳定性,减少热量的散失。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门8的一端与再生管1转动连接,进料门8的另一端经由第一锁固件10与再生管1的顶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出料门9的一端与再生管1转动连接,出料门9的另一端经由第二锁固件11与再生管1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该结构设计,便于进料门8打开或关闭进料口,便于出料门9打开或关闭出料口。本实施例中,所述再生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口12和第二通风口13,所述第一通风口12和第二通风口13均可拆卸地连接有封盖14;第一通风口12位于再生管1的底端,第二通风口13位于再生管1的顶端,第一通风口12为进风口,第二通风口13为出风口。根据实际情况,当需要对再生管1通风时,打开封盖14,再生管1内的高温空气能够裹挟从活性炭中分离出来的废气经由第二通风口13排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口12或第二通风口13可拆卸地连接有送风器19;优选地,所述送风器19为鼓风机,所述送风器19与第一通风口12连通。送风器19不定时地经由第一通风口12向再生管1内送风,以便于再生管1内的高温空气能够裹挟从活性炭中分离出来的废气经由第二通风口13排出。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中空状的再生管、套设于再生管外的保温层、缠绕于保温层外的电磁加热线圈、突伸至再生管内的搅拌轴及设置于再生管外并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转动驱动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中空状的再生管、套设于再生管外的保温层、缠绕于保温层外的电磁加热线圈、突伸至再生管内的搅拌轴及设置于再生管外并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转动驱动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经由电磁加热控制器与电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还包括底座,所述再生管倾斜设置于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管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再生管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活性炭再生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管的顶端设置有进料门,所述进料门用于关闭或打开进料口;所述再生管的底端设置有出料门,所述出料门用于关闭或打开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伟杨
申请(专利权)人:缪伟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