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保险丝座用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58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3
一种汽车保险丝座用注塑模具,包括:一个治具,所述治具用于承载保险丝座基体;一个底模,所述底模用于合模的表面之上开设有用于对保险丝座进行第一次注塑的第一模腔,所述底模用于合模的表面之上还开设有用于对保险丝座进行第二次注塑的第二模腔,所述底模还配置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位于所述第一模腔与第二模腔之间、供注塑料射入;一个上模,所述上模用于与所述底模配合进行合模以将保险丝座进行注塑。对保险丝座先后在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进行注塑,从而缩短了第一次注塑之后向第二模腔转运的时间,进而减少了在转运的过程中的温度的损失,放置注塑制品形变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保险丝座用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的
属于注塑加工领域,具体是用于汽车保险丝座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保险丝座是指汽车电器里面的保险丝安装用的底座,保险丝座用于向车体的各个部位传达驾驶信息。汽车保险丝座目前大多通过注塑加工而成,注塑成型是一种生产由热塑性橡胶或热固性塑胶所构成的部件的过程,就是将塑胶在射出成型机的料筒中进行加热融化,再由经料筒的喷嘴以很快的速度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中,经一定时间的冷却定型之后,即可得到制品。目前由于市场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更加要求汽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其中在保险丝座的要求也愈发的突出,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并且还有精准的尺寸要求。在保险丝座的进行注塑的时候,是在保险丝座基体之上进行注塑,将保险丝座基体包覆在其内部,从而达到了相应的要求,如图1所示,保险丝座基体包括与保险丝的两端进行连接的两个端子501、用于固定安装端子501的端子本体500,端子本体500的两端用于将两个端子501引出,而在目前的注塑加工过程中,往往都是在保险丝座基体之上进行一次注塑成型,但是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在注塑产品的表面会出现缩水的现象,该缩水处受表面注塑材料向内收缩的拉力形成一个凹陷区,该凹陷区使得注塑之后的制品会出现一定尺寸的收缩,从而影响了尺寸的精度,同时由于注塑之后在冷却收缩的过程中也会造成两个端子之间的间距的变化,这样严重影响了汽车保险丝的安装或者带有安全风险,这种情况目前的解决方式往往是更换稳定性较高的材料来解决,使得注塑之后的产品尺寸变形较小,但是这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在注塑生产加工保险丝座的过程中,由于注塑生产加工时,热熔的注塑料在冷却的时候出现收缩导致整体尺寸变化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保险丝座注塑的模具。其技术方案如下:用于软性线路居中外覆TPU的注塑模具,包括:一种汽车保险丝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治具,所述治具用于承载保险丝座基体,所述治具包括有治具横梁以及设置在所述治具横梁之上穿入保险丝座端子且与其构成过盈配合的叉头,且所述叉头的长度大于保险丝座端子的深度;一个底模,所述底模用于合模的表面之上开设有用于对保险丝座进行第一次注塑的第一模腔,所述第一模腔具有供所述叉头伸入第一模腔的第一叉头通道,所述底模用于合模的表面之上还开设有用于对保险丝座进行第二次注塑的第二模腔,所述第二模腔与所述第一模腔仿形,其所述第二模腔开口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模腔开口处面积,所述第二模腔具有供所述叉头伸入第二模腔的第二叉头通道,所述底模还配置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位于所述第一模腔与第二模腔之间、供注塑料射入;一个上模,所述上模用于与所述底模配合进行合模以将保险丝座进行注塑,所述上模用于合模的表面之上开设有用于对保险丝座进行第一次注塑、与所述第一模腔进行合模的第三模腔,所述上模用于合模的表面之上还开设有用于多保险丝座进行第二次注塑的、与所述第二模腔进行合模的第四模腔,且位于所述第三模腔与所述第四模腔之间还配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配合且供注塑料射入,所述第二流道射出端具有分别通入所述第三模腔与第四模腔的水口。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二模腔与所述第一模腔仿形,且所述第二模腔开口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模腔开口处面积,所述第四模腔与所述第散模腔仿形,且所述第四模腔开口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模腔开口处面积。优选的,所述治具设置有脱料装置,所述脱料装置包括有脱离板,所述脱离板具有供所述叉头穿过的通孔,所述脱离板套装于所述叉头之上,且所述脱离板两端处均固定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沿轴向与所述叉头平行且朝向所述治具横梁方向伸出,所述治具横梁之上开设有供所述拉杆伸出的通孔,所述拉杆伸出所述治具横梁的顶端装设有直径大于所述拉杆的拉杆帽、套装在所述拉杆伸出所述治具横梁的一段之上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被所述拉杆帽与所述治具横梁压紧。优选的,注塑模具还具有自动脱料结构,所述自动脱料结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底模之上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顶端具有朝向所述底模外侧下方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之上定位柱,开设在所述治具横梁之上、供所述定位柱穿入的定位孔,使得所述治具通过所述定位柱穿入所述定位孔之中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之上,设置在所述治具脱离板的两端处的推动轮,所述推动轮通过与其转动配合的转轴与所述脱离板连接,设置在所述上模之上的推板,所述推板向下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推动轮,且所述推板的下表面具有与所述安装台的斜面倾斜方向相反的斜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上模和底膜均设置有两个模腔,且容积不同,实现对保险丝座进行分两段进行注塑,并且由于用于两次注塑的模腔均在于一个底膜或者上模之上,所以在进行将保险丝座进行在一些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进行转换时需要的时间较短,能够大大降低在转换的过程中温度的损失,在第二次注塑的过程中第一次注塑的内模模体还具有较高的温度,故在注塑之后的保险丝座在冷却的过程中已经第一次注塑的内模模体大大降低了缩水的概率,进而经第二次注塑之后的保险丝座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内膜模体的支撑之下,也大大降低了缩水率,进而保证了注塑的保险丝座的尺寸以及产品质量。同时,在设置有脱料装置和自动脱料结构,使得在已经对保险丝座进行注塑完成之后能够快速的脱离治具,并且在自动脱料结构的作用实现在注塑的过程中对已经注塑完成的保险丝座实现快速便捷的在治具之上脱离,能够实现减少人工参与的情况直接完成自动的脱料工作,降低了人工的工作强度,节省了人工降低人工成本。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保险丝座基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底膜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里上模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里治具的正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里治具的侧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底膜结构示意图一。图8是本专利技术里上模的结构示意图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为了使得在汽车保险丝座在注塑加工时,不会出现或者减少在注塑之后出现注塑料在冷却的时候出现收缩的情况出现,避免出现在注塑料冷却的时候将两个端子之间的间距尺寸造成改变的情况,使成品整体尺寸符合标准,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保险丝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个治具,所述治具用于承载保险丝座基体,所述治具包括有治具横梁以及设置在所述治具横梁之上穿入保险丝座端子且与其构成过盈配合的叉头,且所述叉头的长度大于保险丝座端子的深度;/n一个底模,所述底模用于合模的表面之上开设有用于对保险丝座进行第一次注塑的第一模腔,所述第一模腔具有供所述叉头伸入第一模腔的第一叉头通道,所述底模用于合模的表面之上还开设有用于对保险丝座进行第二次注塑的第二模腔,所述第二模腔与所述第一模腔仿形,其所述第二模腔开口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模腔开口处面积,所述第二模腔具有供所述叉头伸入第二模腔的第二叉头通道,所述底模还配置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位于所述第一模腔与第二模腔之间、供注塑料射入;/n一个上模,所述上模用于与所述底模配合进行合模以将保险丝座进行注塑,所述上模用于合模的表面之上开设有用于对保险丝座进行第一次注塑、与所述第一模腔进行合模的第三模腔,所述上模用于合模的表面之上还开设有用于多保险丝座进行第二次注塑的、与所述第二模腔进行合模的第四模腔,且位于所述第三模腔与所述第四模腔之间还配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配合且供注塑料射入,所述第二流道射出端具有分别通入所述第三模腔与第四模腔的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保险丝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治具,所述治具用于承载保险丝座基体,所述治具包括有治具横梁以及设置在所述治具横梁之上穿入保险丝座端子且与其构成过盈配合的叉头,且所述叉头的长度大于保险丝座端子的深度;
一个底模,所述底模用于合模的表面之上开设有用于对保险丝座进行第一次注塑的第一模腔,所述第一模腔具有供所述叉头伸入第一模腔的第一叉头通道,所述底模用于合模的表面之上还开设有用于对保险丝座进行第二次注塑的第二模腔,所述第二模腔与所述第一模腔仿形,其所述第二模腔开口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模腔开口处面积,所述第二模腔具有供所述叉头伸入第二模腔的第二叉头通道,所述底模还配置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位于所述第一模腔与第二模腔之间、供注塑料射入;
一个上模,所述上模用于与所述底模配合进行合模以将保险丝座进行注塑,所述上模用于合模的表面之上开设有用于对保险丝座进行第一次注塑、与所述第一模腔进行合模的第三模腔,所述上模用于合模的表面之上还开设有用于多保险丝座进行第二次注塑的、与所述第二模腔进行合模的第四模腔,且位于所述第三模腔与所述第四模腔之间还配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配合且供注塑料射入,所述第二流道射出端具有分别通入所述第三模腔与第四模腔的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丝座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二模腔与所述第一模腔仿形,且所述第二模腔开口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模腔开口处面积,所述第四模腔与所述第散模腔仿形,且所述第四模腔开口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模腔开口处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高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元汇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