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旋转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43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放置、悬挂物件,解放内层空间,优化取用方式,实现快速取用,档位旋停,优化纵深空间的利用率的一种新型旋转架机构,解决消防车由于消防物件的存储、取用,受限于纵深等因素,内层空间常常被弃用或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机构通过旋转换位,实现了消防作战快捷取用及放置,为消防或其他领域节省作战时间、优化附件立体放置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旋转架机构
本技术涉及消防车配套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旋转架机构。
技术介绍
消防车可以运送消防员抵达灾害现场,并为其执行救灾任务提供多种工具。现代消防车通常会配备钢梯、水枪、便携式灭火器、自持式呼吸器、防护服、破拆工具、急救工具等装备,部分的还会搭载水箱、水泵、泡沫灭火装置等大型灭火设备。然而消防物件的存储、取用,受限于纵深等因素,内层空间常常被弃用或利用率不高。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用于放置、悬挂物件,解放内层空间,优化取用方式,实现快速取用,档位旋停,优化纵深空间的利用率的一种新型旋转架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放置、悬挂物件,解放内层空间,优化取用方式,实现快速取用,档位旋停,优化纵深空间的利用率的一种新型旋转架机构,解决消防车由于消防物件的存储、取用,受限于纵深等因素,内层空间常常被弃用或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技术实现过程如下:一种新型旋转架机构,包括框体总成(1)、斗盒(2)、锁止机构(3)、上支座总成(4)、下支座总成(5)、旋转轴(6),所述框体总成(1)上设有若干斗盒(2),所述框体总成(1)下端设有锁止机构(3);所述框体总成(1)上端设有上支座总成(4),所述框体总成(1)下端设有下支座总成(5),所述上支座总成(4)与下支座总成(5)之间设有旋转轴(6)。进一步,所述锁止机构(3)包括手柄(31)、手柄套(32)、前顶块(33)、转轴(34)、后顶块(35)、第一弹簧(36)、限位块(37)、拉杆(38)、拉杆螺纹接头(39)、拨叉(7)、销轴(8)、销轴座(81);所述手柄(31)一端设有手柄套(32),所述手柄(31)另一端与前顶块(33)连接,所述前顶块(33)上设有转轴(34),所述前顶块(33)与后顶块(35)接触,所述后顶块(35)、第一弹簧(36)和限位块(37)通过拉杆(38)连接,所述拉杆(38)通过拉杆螺纹接头(39)与拨叉(7)的第一接口(71)连接,所述拨叉(7)第二接口(72)与销轴座(8)连接,所述销轴座(8)内部设有销轴(81)。进一步,所述前顶块(33)与后顶块(35)接触的一端的形状为梯形,所述销轴(81)的上端比下端细,所述销轴(81)的上端设有第二弹簧(82),所述销轴(81)下端设有推杆(83),所述销轴座(8)设有与推杆对应的通道(84),所述锁止机构(3)的中部设有导向块(9)。进一步,所述下支座总成(5)上设有若干定位孔(51)。进一步,所述斗盒(2)和定位孔(51)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进一步,所述一种新型旋转架机构的下部设有限位挡块(10)。进一步,所述框体总成(1)外面可悬挂物品。本技术的积极效果:(1)本技术内侧设置斗盒可放置物件,外侧壁可悬挂物件,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便于物件存储和取用。(2)下支座总成上预制有定位孔,可旋转至任意四个档位上取放物件,提高了灵活性。(3)旋转架机构旋转至最大位置时,旋转架机构内侧位置处于开放状态,可取放纵深位置的物件。附图说明图1为旋转架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旋转架机构左视图;图3为锁止机构示意图;图4为锁止机构手柄端局部放大剖视图;图5为锁止机构拨叉端示意图;图6为锁止机构拨叉端局部放大剖视图;图7为锁止机构拨叉端局部放大剖视右视图;图8为下支座总成示意图;图中,1框体总成,2斗盒,3锁止机构,31手柄,32手柄套,33前顶块,34转轴,35后顶块,36第一弹簧,37限位块,38拉杆,39拉杆螺纹接头,4上支座总成,5下支座总成,51定位孔,6旋转轴,7拨叉,71第一接口,72第二接口,8销轴座,81销轴,82第二弹簧,83推杆,84通道,9导向块,10限位挡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为了解决消防领域纵深空间利用率低的难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旋转架机构。本技术所述新型旋转架机构可以应用于消防领域或其他领域,以解放纵深空间取用、放置需求。此外,本技术所述机构通过旋转换位,实现了消防作战快捷取用及放置,为消防或其他领域节省作战时间、优化附件立体放置空间。实施例1如图1-8所示一种新型旋转架机构,包括框体总成(1)、斗盒(2)、锁止机构(3)、上支座总成(4)、下支座总成(5)、旋转轴(6),所述框体总成(1)上设有四个斗盒(2),所述框体总成(1)下端设有锁止机构(3);所述框体总成(1)上端设有上支座总成(4),所述框体总成(1)下端设有下支座总成(5),所述上支座总成(4)与下支座总成(5)之间设有旋转轴(6)。进一步,所述锁止机构(3)包括手柄(31)、手柄套(32)、前顶块(33)、转轴(34)、后顶块(35)、第一弹簧(36)、限位块(37)、拉杆(38)、拉杆螺纹接头(39)、拨叉(7)、销轴(8)、销轴座(81);所述手柄(31)一端设有手柄套(32),所述手柄(31)另一端与前顶块(33)连接,所述前顶块(33)上设有转轴(34),所述前顶块(33)与后顶块(35)接触,所述后顶块(35)、第一弹簧(36)和限位块(37)通过拉杆(38)连接,所述拉杆(38)通过拉杆螺纹接头(39)与拨叉(7)的第一接口(71)连接,所述拨叉(7)第二接口(72)与销轴座(8)连接,所述销轴座(8)内部设有销轴(81)。进一步,所述前顶块(33)与后顶块(35)接触的一端的形状为梯形,所述销轴(81)的上端比下端细,所述销轴(81)的上端设有第二弹簧(82),所述销轴(81)下端设有推杆(83),所述销轴座(8)设有与推杆对应的通道(84),所述锁止机构(3)的中部设有导向块(9)。进一步,所述下支座总成(5)上设有四个定位孔(51)。进一步,所述定位孔(51)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进一步,所述一种新型旋转架机构的下部设有限位挡块(10)。进一步,使用时,旋转带有手柄套(32)的手柄(31),前顶块(33)绕转轴(34)定轴转动,拨动后顶块(35)向后移动,拉杆(38)随之向后移动,推动另一端的拨叉(7),拨叉(7)绕第二接口(72)定轴旋转,推动推杆(83)向上移动,使销轴(81)销轴座(8)内竖直向上运动,实现解锁,框体总成(1)绕旋转轴(6)旋转,至销轴(81)到下支座总成(5)下端面预制的4个定位孔(51)中的一个时,松开手柄(31),在第一弹簧(36)的作用下后顶块回复原位,带动拉杆(38),同时拨叉(7)回复原位,销轴(81)在第二弹簧(82)的回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下端插入定位孔(51)位内,实现锁定。由此实现本技术旋转架机构的旋转换位。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出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旋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总成(1)、斗盒(2)、锁止机构(3)、上支座总成(4)、下支座总成(5)、旋转轴(6),所述框体总成(1)上设有若干斗盒(2),所述框体总成(1)下端设有锁止机构(3),所述框体总成(1)上端设有上支座总成(4),所述框体总成(1)下端设有下支座总成(5),所述上支座总成(4)与下支座总成(5)之间设有旋转轴(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旋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总成(1)、斗盒(2)、锁止机构(3)、上支座总成(4)、下支座总成(5)、旋转轴(6),所述框体总成(1)上设有若干斗盒(2),所述框体总成(1)下端设有锁止机构(3),所述框体总成(1)上端设有上支座总成(4),所述框体总成(1)下端设有下支座总成(5),所述上支座总成(4)与下支座总成(5)之间设有旋转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旋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斗盒(2)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旋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3)包括手柄(31)、手柄套(32)、前顶块(33)、转轴(34)、后顶块(35)、第一弹簧(36)、限位块(37)、拉杆(38)、拉杆螺纹接头(39)、拨叉(7)、销轴座(8)、销轴(81),所述手柄(31)一端设有手柄套(32),所述手柄(31)另一端与前顶块(33)连接,所述前顶块(33)上设有转轴(34),所述前顶块(33)与后顶块(35)接触,所述后顶块(35)、第一弹簧(36)和限位块(37)通过拉杆(38)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锋李文起李宗浩张棋然朱瑞涛张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银河消防科技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