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背负式消防设备的按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543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于背负式消防设备的按钮装置,涉及应急救援设备技术领域,高度集成、能够实现装备的小型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减压阀与中压管连接,中压管与封闭型快速插座连接;直通型快速插头一侧与面罩和供气阀连接,气瓶中的气体从减压阀经过中压管最终流入面罩;线缆连接器公头通过第一线缆组与面罩上的人机交互设备连接;由减压阀引出的高压管接入主控模块,由减压阀引出中压管连接到面罩;由主控模块引出的第二线缆组接入连接器母头,连接器母头上安装按钮;通信装置通过通信线缆直接连接线缆连接器母头,再通过与线缆连接器母头相连的线缆连接器公头,实现与面罩上的人机交互设备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背负式消防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背负式消防设备的按钮装置
本技术涉及应急救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背负式消防设备的按钮装置。
技术介绍
消防救援人员通常都需要携带众多防护装备来应对现场发生的各种危险。而在危险环境下救援人员(如消防员)的生命安全主要依靠气体呼吸器(如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来保证,救援人员必须时刻确保气瓶中的气体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并且,救援人员需要及时把现场信息传给队友或指挥中心,实现高效能的协同救援,因此通信装备也是必备的;此外,在现场复杂气体环境下,还需要进行毒气检测,对现场的危险进行合理评估;进一步的,救援时还需要通过红外等装置及时判断遇险人员的位置和生命体征等等。可以预见,未来的救援将呈现更加多维的传感和信息收集处理的趋势。同时,方便救援人员携带,减少救援人员的负担,始终都是应急救援设备的核心设计指标之一。因此,如何将空气呼吸器、通信装备、传感器组等需要互相配合的仪器、部件,进行高度集成,实现装备的小型化和标准化,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于背负式消防设备的按钮装置,集成度高,实现装备的小型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减压阀(16)与中压管(4)连接,中压管(4)与封闭型快速插座(6)连接;直通型快速插头(5)一侧与面罩(1)和供气阀连接,将封闭型快速插座(6)与直通型快速插头(5)互插后,气瓶(20)中的气体从减压阀(16)经过中压管(4)最终流入面罩(1);线缆连接器公头(7)通过第一线缆组(3)与面罩(1)上的人机交互设备(2)连接;由减压阀(16)引出的高压管(19)接入主控模块,由减压阀(16)引出中压管(4)连接到面罩(1);由主控模块引出的第二线缆组(12)接入连接器母头(8),连接器母头(8)上安装按钮(9),按钮(9)也接入通信线缆(11)和第二线缆组(12);通信装置(10)通过通信线缆(11)直接连接线缆连接器母头(8),再通过与线缆连接器母头(8)相连的线缆连接器公头(7),实现与面罩(1)上的人机交互设备(2)的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于背负式消防设备的按钮装置,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将以往需要分别配备的各类传感器装置与分散式供电方式集成到一块背板上,通过一体化模块设计,可集成与压力传感相关以及保障救援人员安全的扩展功能,将空气呼吸器、通信装备、传感器组等需要互相配合的仪器、部件,进行高度集成,实现装备的小型化。背负方便,且降低了模块在复杂环境下遭受撞击的几率,方便救援人员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空呼整体布线示意图,其中采用的是有线HUD作为示例;图2为本技术的线缆连接器母头与封闭型快速插座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线缆连接器母头底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线缆连接器母头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线缆连接器公头与直通型快速插头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线缆连接器公头底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连接器公头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连接器公头和母头对接示意图(即直通型快速插头与封闭型快速插座对接);图9为本技术的连接器公头接线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连接器母头接线示意图。附图的各个标号分别表示:1-面罩,2-人机交互设备,3-第一线缆组,4-中压管,5-直通型快速插头,6-封闭型快速插座,7-线缆连接器公头,71-插针,72-直通型快速插头固定孔,73-线缆连接公头进线盖,8-线缆连接器母头,81-金属触点,82-封闭型快速插座固定孔,83-组件1,84-组件2,85-按钮安装位,86-中压管固定孔,9-按钮,10-通信装置,11-通信线缆,12-第二线缆组,13-右肩带,14-左肩带,15-第三线缆组,16-减压阀,17-背板,18-电子压力表,19-高压管,20-气瓶,21-机械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背负式消防设备的按钮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减压阀(16)与中压管(4)连接,中压管(4)与封闭型快速插座(6)连接。如图1、图9、图10所示的,直通型快速插头(5)一侧与需要供气的面罩(1)和供气阀连接,将封闭型快速插座(6)与直通型快速插头(5)互插后,气瓶(20)中的气体从减压阀(16)经过中压管(4)最终流入面罩(1)。如图5所示的,线缆连接器公头(7)通过第一线缆组(3)与面罩(1)上的人机交互设备(2)连接。第一线缆组(3)与中压管(4)集成包装在同一个高压管(19)外皮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高压管(19),主要用于输送气瓶中的气体,这种管线通常可以是高压管线,也可以依据具体的需求采用其他类似的输气管线。由减压阀(16)引出的高压管(19)接入主控模块,具体来说,减压阀(16)引出的中压管(4),经过封闭型快速插座(6)与直通型快速插头(5),最终连接到面罩(1)。由主控模块引出的第二线缆组(12)接入连接器母头(8),连接器母头(8)上安装按钮(9),具体的,由主控模块引出的第二线缆组(12)接入连接器母头(8),再通过与线缆连接器母头(8)相连的线缆连接器公头(7),实现背板上的模块与面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背负式消防设备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减压阀(16)与中压管(4)连接,中压管(4)与封闭型快速插座(6)连接;/n直通型快速插头(5)一侧与面罩(1)和供气阀连接,将封闭型快速插座(6)与直通型快速插头(5)互插后,气瓶(20)中的气体从减压阀(16)经过中压管(4)最终流入面罩(1);/n线缆连接器公头(7)通过第一线缆组(3)与面罩(1)上的人机交互设备(2)连接;/n由减压阀(16)引出的高压管(19)接入主控模块,由减压阀(16)引出中压管(4)连接到面罩(1);/n由主控模块引出的第二线缆组(12)接入连接器母头(8),连接器母头(8)上安装按钮(9),按钮(9)接入通信线缆(11)和第二线缆组(12);/n通信装置(10)通过通信线缆(11)直接连接线缆连接器母头(8),再通过与线缆连接器母头(8)相连的线缆连接器公头(7),实现与面罩(1)上的人机交互设备(2)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背负式消防设备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减压阀(16)与中压管(4)连接,中压管(4)与封闭型快速插座(6)连接;
直通型快速插头(5)一侧与面罩(1)和供气阀连接,将封闭型快速插座(6)与直通型快速插头(5)互插后,气瓶(20)中的气体从减压阀(16)经过中压管(4)最终流入面罩(1);
线缆连接器公头(7)通过第一线缆组(3)与面罩(1)上的人机交互设备(2)连接;
由减压阀(16)引出的高压管(19)接入主控模块,由减压阀(16)引出中压管(4)连接到面罩(1);
由主控模块引出的第二线缆组(12)接入连接器母头(8),连接器母头(8)上安装按钮(9),按钮(9)接入通信线缆(11)和第二线缆组(12);
通信装置(10)通过通信线缆(11)直接连接线缆连接器母头(8),再通过与线缆连接器母头(8)相连的线缆连接器公头(7),实现与面罩(1)上的人机交互设备(2)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背负式消防设备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背板(17)上铺设有高压管(19),高压管(19)与气瓶(20)的减压阀(1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背负式消防设备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组成第一线缆组(3)的线缆,包括:第二扩音通信线缆、第一HUD线缆和第一电源线缆;
组成第二线缆组(12)的线缆,包括:第二HUD线缆、第二电源线缆和手动报警线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背负式消防设备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信线缆(11)包括:第一扩音通信线缆和PTT线缆,为6芯屏蔽线;
第一线缆组(3)为8芯屏蔽线;
第二线缆组(12)为6芯屏蔽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背负式消防设备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通信线缆(11)与第二线缆组(12)都通过固定圈固定于中压管(4)上,且通信线缆(11)、第二线缆组(12)和中压管(4)共同穿过右肩带(13);
连接压力表的线缆则穿过左肩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亚兵汤凯
申请(专利权)人:畅特南京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